李穎 孫曉薏 張麗君
(上海市普陀區長征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上海 200333)
臨終關懷(hospice care)是指由社會各層次(護士、醫生、社會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政府和慈善團體人士等人員)組成的團隊向臨終患者及其家屬提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等方面在內的一種全面性支持和照料[1]。臨終護理即安寧護理,是指對于那些得了不愈之癥的患者,提供全人化的照顧,以維護患者最佳的生命品質;同時對其家屬給予社會心理上的支持[2]。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普陀區長征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舒緩療護病房共收治30位臨終患者,現將護理情況報告如下。
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普陀區長征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舒緩療護病房共收治30位臨終患者,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48~88歲。臨床診斷均為晚期癌癥,其中肝癌1例、肺癌10例、胃癌3例、食管癌1例、胰腺癌3例、腸癌4例、卵巢癌2例、腎癌2例、骨肉瘤2例、胸腺瘤2例。
1.2.1 環境護理
盡可能為患者提供清潔舒適、安靜的環境,滿足患者的需求,從而減輕其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安詳的度過生命最后時光。
1.2.2 癥狀護理
1)皮膚護理 根據患者病情采取舒適的體位,勤翻身,使用減壓床墊。保持床單平整、清潔,及時更換潮濕的被褥,預防壓瘡發生。
2)口腔護理 臨終患者由于食欲下降、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常出現口腔出血、炎癥、潰瘍,應保持口腔清潔,每天用生理鹽水清潔口腔。
3)呼吸護理 臨終患者各器官功能處于衰竭狀態,應注意觀察呼吸頻率、深度,痰液情況等,必要時應用吸引器或呼吸機。
4)營養護理 晚期癌癥患者呈現惡液質,應給予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吞咽困難者給予流質飲食,進食宜慢,以免發生嗆咳,病情危重者應置胃管鼻飼或靜脈輸注高營養液。
5)疼痛護理 護理人員對疼痛進行觀察、評價,根據患者的疼痛程度、身體狀況等采取措施控制疼痛。①藥物療法:按三階梯止痛治療方案采取口服、按時、個體化給予鎮痛藥治療。必要時采用音樂療法、針灸、冷熱敷、按摩等非藥物療法,減輕患者對疼痛的恐懼。
6)心理護理 按照癌癥末期患者心理變化的5個階段(否認階段、憤怒階段、協議階段、抑郁階段、接受階段)分別給予心理疏導,鼓勵患者表達內心的情感,安排家屬陪伴、親友見面;不過多地打擾患者,不勉強患者做不情愿的事情。主動關心家屬,聆聽家屬的敘述,對家屬的心理反應表示理解、同情并提供方便和幫助。
30例臨終患者住院時間為1~84 d,平均住院天數(18.5±3.2)d。患者疼痛數字分級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評分,均為0~1分(0分為無痛;10分為不可忍受的痛)。家屬對臨終患者舒緩療護服務滿意度為97.5%。
良好的醫療環境,便利的工作設置,使醫護人員、臨終患者和家屬等共處在融洽的情感空間,有利于醫患之間的理解溝通[2-3]。我們設置了家庭化的開放式病房,光線充足、明亮寬敞、空氣流通,擺放鮮花或盆載植物,每天定時進行紫外線空氣消毒,給患者創造一個良好舒適的環境。同時還在院內設置了談心室,緩解患者及家屬心理上的壓力;多功能的綜合活動室,緩解患者及家屬生理上的疲勞和壓力;對于有特殊要求的患者,盡量提供單獨空間,提供無線網絡供患者與外界進行交流,將對患者有特殊意義的物件,如紀念品、照片、慰問卡及宗教圖像等放置在患者看得見的地方,或根據患者意愿擺放這些物品,使患者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提高了其終末期生活的質量。
完善臨終患者全面護理照顧是有尊嚴走完人生道路的保證。要加強臨終階段的基礎護理工作,為臥床不起的患者進行翻身、拍背、按摩;幫助患者清潔口腔、洗臉梳頭、剃胡須、擦澡等;保持衣服、被褥的清潔干燥平整;如條件允許,安寧護士會鼓勵女性患者用淡妝來提高自信,滿足患者舒適和自尊的需要,以保持患者良好的情緒,提高生活質量。
絕大部分晚期癌癥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不僅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而且容易使患者失去生存的勇氣,有效地控制疼痛是臨終護理晚期癌癥患者的重要內容[3]。
3.3.1 疼痛評估
安寧護士要密切觀察患者任何微小的變化,對疼痛進行正確評估并及時向醫生反饋。目前我們應用的疼痛評估方法主要是數字分級法(NRS),請患者自己對疼痛的性質和程度進行描述。也可以讓患者用“輕、中、重”等詞語來表達,或用“減輕、加重”來描述。
3.3.2 三階梯止痛法
采用WHO推薦的三階梯止痛法,正確掌握給藥的方法及途徑,按照藥物的半衰期及作用時間,階梯給藥、口服給藥、定時給藥、個體化給藥。
3.3.3 非藥物止痛療法
在藥物鎮痛的基礎上,必要時給予非藥物止痛的治療,如心理暗示止痛法、轉移止痛法、放松止痛法、物理止痛法等,以增加止痛的效果。
3.3.4 觀察止痛藥物不良反應
在用藥過程中注意觀察阿片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如便秘、口干、惡心嘔吐、呼吸抑制、精神異常等,進行及時處理。囑患者多食用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和水果,多飲水。在首次使用阿片類藥物及增加藥物劑量時,應加強病情及呼吸功能的觀察。
3.4.1 溝通與交流
臨終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恐懼、痛苦及悲傷。安寧護士要主動關心體貼患者,認真傾聽患者陳述,了解其心理需求,盡量滿足其要求。溝通時要以患者為中心,對患者要寬容、接納、平等、講誠信,并注意保護患者隱私。注意使用傳遞感情的技巧,如我們每天早晚兩次查房時護士總會握一下患者的手、使患者感到親切,增加信任感和安全感,以最佳心理狀態配合治療與護理。注意患者的靈性需求,協助患者完成未了的心愿,如有特定的宗教信仰的患者,滿足其宗教需要,使患者安心接受死亡。
3.4.2 死亡教育
選擇合適的時機,對患者進行死亡教育,通過死亡教育,使患者正確看待死亡。針對不同的患者,傳遞積極理性的信息。如在患者接受的狀態下,護士可以對患者講述生命最后時刻要做的事情,陪伴患者一起回顧過去,鼓勵患者寫遺書,對活著的人提出希望,并告知患者死亡時的注意事項,讓臨終患者平靜面對死亡。
3.4.3 為家屬提供哀傷輔導
引導患者家屬尋求一定的社會支持,支持家屬安然度過陪伴親人的最后時光,安寧地面臨別離,讓家屬嘗試釋放自己的情緒,跨越哀傷,重投生活。
參考文獻
[1]王小潔, 李淑美.臨終患者的護理[J].實用醫藥雜志,2010, 27(10): 921-922.
[2]施永興, 王光榮.緩和醫學理論與生命關懷實踐[M].上海: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 2009: 4, 217.
[3]鄭翠玲, 邱花葉.晚期癌癥患者的臨終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 2003, 9(4): 307-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