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鶴鳴
(沈陽職業技術學院,沈陽 110045)
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社會生活模式和工作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面對全球范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撞擊,高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必須正視挑戰,針對傳統思想教育方式的不適之處作出相應調整,才能不失時機地將高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推向一個新臺階。
總體上,當代大學生是健康向上,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的。但由于一部分學生在家長的溺愛中成長起來,存在一些這樣那樣的思想道德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少數學生在人生價值取向選擇中認為自己的事業高于一切。說明有些大學生只想到自己的前途,缺乏對社會貢獻的使命感。首先應想到的就是擁有好的事業一定不要忘記回報國家、社會。因為國家培養一名優秀的大學生不容易,我們要把在學校學習到的知識技能充分利用上,尤其是職業院校畢業的大學生,要知道職業院校的學生是國家目前所需要的專業技能型人才。所以作為當代大學生要樹立起國家主人翁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具有與祖國共命運、同呼吸的深厚感情。因為祖國的生存與發展是每個人生存與發展的先決條件,祖國的興衰關系著每個人的安危榮辱。
當代大學生多數贊成正確人生價值觀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為國家、為集體做出貢獻,贊同以集體主義為價值觀的核心。但目前個人主義、利己主義在部分大學生中也頗有市場,由于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的膨脹,而導致了集體主義觀念淡化。一些大學生認為人的本質是自私的,他們選擇個人主義為自己立身行事的準則。時時從“利己”出發,對同學漠不關心,對集體活動缺乏熱情,不關心國家大事,缺乏社會責任感,團隊合作意識差。
為什么有些公司在招聘的時候明確指出不接收應屆畢業生,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就是現今大學生普遍缺乏奉獻精神。大學生對單位要求偏高,希望在大城市工作、待遇優厚、有發展前景。但他們也許沒有想過什么樣的畢業生才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過分高估自己,認為效益不好的單位不能有好的發展,而用人單位認為現在的大學生由于家庭環境影響,喜歡享受,缺乏奉獻的精神。
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對高職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著深刻的影響,對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來說,關鍵是如何發揮時代變革的積極作用,并通過有效措施和途徑消除其負面影響。
(1)應堅持以做人教育為根本的德育思想
每年新生入校第一周入學教育,應把“做什么人”、“怎么做人”的教育放在第一課,學院管理制度明確提出“走進高職院,首先學做人”。讓學生懂得做人比求知更重要。針對城市學生和農村學生的生活消費反差的實際情況,把教育的重點放在艱苦奮斗,自立自強教育上,以生活上勤儉樸素,思想上樂于進取,意志上百折不撓為主要教育內容,通過強化艱苦奮斗意識,樹立典型,規范學生行為。
(2)嚴格要求,嚴格管理
高職學院應堅持從嚴治校的原則,從日常行為抓起,嚴格規范、嚴格要求、嚴格管理,把學生日常行為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細化成各種規章制度,使學生選擇正確的做法,自覺學會辨認真善美和假丑惡。這樣再用嚴格的紀律去約束,學生易于接受,學院的各項規章制度也可得到貫徹執行,學生也能自覺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道德習慣。
高職教育培養目標強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自主性,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在教育和技能訓練中,學生要學會按照教師的指導去做,還要提倡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主尋求問題的最佳解決途徑,并適時取得培訓證書和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因此高職教育把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作為目標已經取得共識。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職業素質、身心知識素質。由此可見,高職學院必須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力度。
(1)制定高職學生思想道德條例
高職學生在校生活的階段性特點需要分年級有針對性地制定學生道德條例并施之以教育。一年級主要對學生進行政治理論教育、思想品德教育,重點考核學生政治觀念、政治立場和道德觀、價值觀及集體主義精神。二年級對學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職業理念教育,重點考核學生意力觀、職業道德,遵守社會公德和愛國主義思想。三年級對學生進行畢業、擇業、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教育,重點考核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2)建立公正測評機制
建立公正測評機制的主要目的在于反映學生思想現狀,確立導向推動思想教育工作。既發揮測評機制的校正和激勵作用,又保障高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實處。實施評價的主體對評價結果的客觀性會產生較大影響。因此,貫徹學生思想道德條例的測評應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外,更應具備客觀實際的規律。
(3)建立結果運作機制
一是建立考核記分制度,將每學期考核記分情況寫入學生個人檔案,作為學生評優、推薦、任命使用時的客觀依據。二是建立跟蹤機制,對考核不及格者,輔導員教師要開出限期整改的提示報告單,進行跟蹤督察,重者執行學籍懲處。
思想政治工作要與學生管理相結合,做到在管理中實施教育,在教育過程中強化管理。
(1)構建思想政治工作網絡
形成學院黨委成員、機關黨政部門、院系黨總支、系學生辦、輔導員、任課教師、學生干部、非黨積極分子的龐大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專兼職結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環節的育人機制。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目標,開展各種主題教育活動,結合實際,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求新、求細、求深、求實,使教育活動富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力戒形式主義,走過場。在思想政治工作開展過程中尋求切實有效的教育形式,善于總結、凝練工作特色和亮點,積極創建品牌活動,創辦有學院特色的教育模式。注意培養挖掘典型,通過各項優秀先進的評選活動,號召廣大同學向榜樣學習,用典型激勵身邊人。
(2)明確責任形成合力
以上人員要分工明確,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形成高職院校思想工作合力,并使之工作內容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學院采取有效措施、優化人員素質、加強培訓學習,以優良品質和高尚的人格力量,感化、帶動、引導、教育學生。
毫無疑問,發明獎、技術革新獎、技能人才選拔賽等,都具有很大的誘惑力和鼓動力。高職院校在專業課教育中,要善于發現,努力造就一批創新人才。開發學生天賦,培養學生個性,依據愛好、專長、興趣、鉆研方面技能對有所建樹的學生給予鼓勵、表彰,打破傳統“教材本位”的禁錮,造就一批品德高尚,敬業心強,善于發明創新,勇于刻苦鉆研的適用型人才,這對學生今后的事業、專長發展都有很重大的意義。
[1]曲建武.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科學體系研究[M].沈陽: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斯諾,鄭永廷.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羅紅鐵.思想政治教育專論[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4]金初冬.高職院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思考[J].技術與市場,2011,(6):19 -22.
[5]唐木蘭.高職院校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存在的問題及實效性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2,(5):1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