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子忠
(臺州科技職業學院 浙江·臺州)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高職教育的任務,這對我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提出新的要求: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自信是高職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的重要體現,在培養學生技能的同時不能夠忽視學生自信心理的塑造。
青少年時期是人的職業技能和心理素質形成發展和逐漸趨于成熟的重要階段。良好心理素質不僅有助于學生提高學業質量,還能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積極的人生觀、事業觀。高職學生既有一般大學生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由于我國傳統教育觀念、高職院校師資規模和部分用人單位渴求“高學歷”人才等現實因素的影響,高職院校學生在學校和社會中常常感覺“技不如人”,自信心不足,甚至存在自卑心理。而剛剛走出“高考”籬墻的大學生在充滿期待的同時又不得不面對“分層教育”的復雜心情。因而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不容忽視。
我國長期奉行的“應試教育”思想是高職院校按學業成績進行分層次教學的主因。因此,有關按學業成績進行分層次教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國。從已有的文獻來看,高職院校推行分層教學主要涵蓋以下三個教學領域:
分層教學的一個應用領域是英語教學,“從分層次考試入手,通過大學英語分層次考試、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的層次設置、教學班的選擇、‘走班制’的實施和分層次作業,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水平的較大提升”,但同時也有研究指出分層教育導致低層次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沒有學習動力等負面因素,提醒要保護學生的自尊。
并且也有學者嘗試將分層教學引入到高等數學教育改革中,指出以學生實際基礎的不同,實施不同層次的教學,但也有部分學者對分層教育存在問題進行探討:指出目前分層教育存在的問題,并就分層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與解決辦法進行論述。
分層教學的第三個應用領域是內分班教學,有學者從社會人才需求、學生構成、培養目標三個方面分析指出可以運用分層教學的方法分別對基礎層、求知層、努力層、渴望層和精英層的學生“因材施教”。
從以上文獻梳理來看,有關高職院校分層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學生學業成績方面,沒有完全脫離“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即使有部分研究人員指出當前分層教育需要改進之處,但提出的措施仍然是以提高學生學業成績為中心的,有關分層教學對大學生自信心理素質方面影響的研究幾乎是空白。
對我校市場營銷專業部分同學的實地訪問與調查,發現分層教學環境的確給學生的自信力產生一定的影響。除極少數學習成績好的同學能夠獲得成就感之外,大部分學生的整體自信度較低,他們認為分層教學造成自信力不足,甚至出現自卑的現象。主因如下:
(一)分層教學導致學生學業自信不足,自我效能感下降。自我效能感是人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分層教育導致學業成績不良的學生不受老師的重視,得不到來自教師的贊揚與肯定,這種負面的強化使學生產生不自信心理。充滿否定的外界反饋造成學生的自我評價發生偏移。學業方面的挫敗,降低了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對學業成績失去興趣和動機,逐漸形成習得性無助感,這種無助感、聽天命的心態又影響其他方面的自我成就感,進而導致自信心全面喪失。這又反過來限制了他們其他方面能力的正常發揮,增加失敗率,容易陷入惡性循環中。
(二)分層教學對社交自信心理構成較大的負面影響。進入大學階段之后,大學生的社交作為學業以外的大學生活重要組成部分開始成為影響學生整體自信的又一重要因素。調查表明,分層教學造成部分學生在人際交往、戀愛等方面自信心不足,擔心自己因在校低層次得不到別人的認可,進而影響其對自我能力的正確判斷。極個別性格開放、自我意識強的同學在人際交往、戀愛方面較為順利,這方面成功的經歷有助于提高學生自我效能感,對高職學生整體自信心提高有很大的影響。同時,社會交往能力也是現代職場成功的必備利器,在以工作應用為導向的高職學生自信心構成中占據重要地位也不無依據。
(三)分層教學導致部分學生自我定位模糊,職業規劃不清晰。通過對部分學生的訪談,部分學生反映分層教學降低了他們對自身職業能力的信心。大三級學生自信心低于大一、大二年級學生。由于部分用人單位盲目追求高學歷、高職生職場定位模糊等因素使得剛走出校門的高年級學生更容易遭受挫折。進而對自身職業能力產生懷疑,自信心下降。分層教學造成的職業定位模糊以及挫敗感降低了學生對所學職業技能的自信。
專業成績固然重要,但學生自信心理的培養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自信能夠促進人能力的超常發揮,增加成功的概率。相反,沒有自信甚至自卑會抑制能力的正常發揮,進而降低成功的可能。因而,大學生開展自信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分層教育在注重專業成績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目前已經開展分層教學的專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盡量減輕負面影響:
(一)確立綜合評定體系。大學教育不能單純以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優秀與否的尺度。高職學生學業上的“失敗”,蠶食了他們本該擁有的自信、掩蓋了他們難得的優點、長處。筆者以為,高職階段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將學生從高考的陰影下解放出來,樹立自信,正確評價自我。讓學生從學習、生活、能力等全方位多層次的角度重新認識自我。這就要求分層教學管理者要努力挖掘學生的優勢、提高學生自信心,將學生心理健康作為培養的一項指標給予相應的權重。
(二)挖掘特長,搭建平臺,提高自信。教師在分層教學中應根據高職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力在同學中組織開展各種活動。如辯論、才藝比拼、職場模擬等活動,全方位地為學生提供展示絢麗的舞臺,使學生都能在各種具體活動中找到適合自己特長的舞臺。當學生品嘗成功的喜悅、積累成功的經驗的時候,他們用這種體驗強化自我效能感,增強自信度,提高自我評價準確性。
(三)提供培養職業技能的平臺,培養職業自信。側重實踐能力是高職學生的優勢,教師應該讓他們感受到職業技能帶來的成就。校企合作、建立實訓基地等為學生提供運用專業技能的機會和平臺,學生從中也能獲得一種成就感,幫助提升職業自信。學校教師尋找職業與自身優勢的最佳結合點,提高職業適應力,鞏固職業自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校可以通過開展心理測試、職場能力調查等活動讓學生認識自我、了解目標職業,最終尋找自我與職業的最佳結合點,為學生在求職中揚長避短提供了科學依據,提高了求職成功率,提高職業自信度。
[1]朱山軍.對高職大學英語分層教學的實踐探索[J].職教論壇,2005.1.
[2]賈紅瑜.因材施教的高職英語分層教學實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4.
[3]王新隴.建立高職院校數控專業英語分層教學模式[J].2011.7.
[4]王曉微,張寶玉.高職英語分層教學探索[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3.
[5]任佳麗.淺談高職院校數學課程的教學改革[J].中國電子商務,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