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在提出難以回答的問題時,大人們往往會胡亂搪塞過去,他們很少有機會得到專業、準確的回答。為此,英國編輯吉瑪·埃爾溫·哈里斯在收集了孩子們的問題后,請專業人士予以解答,這些問答匯集成了《大人物解答小孩子提出的大問題》一書。
答題的有很多都是國際知名的學者,如語言學家諾曼·喬姆斯基回答“為何動物不能像人類一樣說話”時說:“關于語言和動物,我們還有許多不懂的東西。有些研究猿猴的科學家相信猿猴能夠學一點人類的語言。我認為這些科學家只是在欺騙自己,猿猴做的是其他事情。”科幻作家菲利普·普爾曼回答“作家是如何獲得靈感的”,哲學家阿蘭·德波頓回答“夢是怎樣形成的”,許多答問者的名字前都有教授、博士的頭銜。
有的問題是幾乎每個小孩子都會問的:為什么恐龍滅絕了,而其他動物沒有滅絕?有外星人嗎?吃蟲子會有事兒嗎?為什么猴子愛吃香蕉?大人怎么知道每一片雪花都是不一樣的?我為什么胳肢不了自己?(神經科學家回答說:“你的大腦總是在預測你的行動,以及你的身體會有何感覺,所以你胳肢不了自己。別人能胳肢你是因為他們會讓你感到吃驚。”)
有些問題則像是天才兒童提出來的:人腦是地球上最強大的東西嗎?我的大腦是怎樣控制我的?有的問題就是哲學問題:如果宇宙源自無(Nothing),它怎么變成有的(Something)?我們為何不能永生?上帝是誰?有小學生問:“數字一直那樣排下去嗎?”數學家馬爾庫塞·杜·桑托依的回答簡短而生動:“有這樣一個笑話。一位數學老師問:‘最大的數字是幾?’一個孩子迅速舉手回答說:‘一萬億。’老師說:‘一萬億加一呢?’那個孩子說:‘好吧,我的答案很接近了。’這個笑話之所以有趣,是因為那個孩子以為老師說的一萬億加一就是最大的數字。實際上,老師是在回答數字是否會一直排下去。如果數字不是一直排下去,那就意味著有最大的數字。但如果有最大的數字,我總可以給它加一,得出一個更大的數。”
有些問題挺成人化,如一個小朋友問:“我為什么會感到無聊?”現在小朋友們只要有手機和iPad玩,是不會覺得無聊的。專家的回答并不新鮮,但為了便于小朋友理解和接受,他用動物做了類比:動物園里的大象無聊的時候就會心情不好,發脾氣;當它的生活太千篇一律時,它就會感到無聊,比如每天吃一樣的食物,玩一樣的玩具。專家的建議是,感到無聊時,就換一下玩法,活動活動。
有些回答問題的人并非專業人士,如小朋友問:我們為什么在晚上睡覺?回答問題的是一位喜劇演員,他說:“等到上大學時,你就白天也能睡覺了。”
書中最有趣的問題是:“如果一頭奶牛一年都不放屁,然后它放了一個大屁,它會飛到太空中去嗎?”美國女科普作家瑪麗·羅奇回答說,奶牛確實會產生大量氣體,大部分都是它的胃消化草時產生的甲烷。但奶牛胃里的氣并不是屁。屁是腸子里產生的,而奶牛的腸子基本上不進行消化活動。牛不僅不放屁,也不打嗝。牛和其他反芻動物有一個很高明的辦法排出甲烷。當一頭牛覺得肚子脹,需要排氣時,它會把氣排出,但不是直接從胃部排出,因為那樣會發出響聲,暴露其藏身之所。奶牛可以使氣體進入肺部,然后悄悄地呼出。假如收集一頭牛呼出的甲烷,一年大概是84千克。火箭專家計算出,84千克甲烷能夠把900千克的東西噴射33秒,也就是說能把一頭675千克重的奶牛送到近5千米高的空中。太空始于30千米高的地方,所以奶牛一年不放屁也飛不到太空。
有些答案可能會讓小朋友更加迷惑,從而讓他們知道,科學的結論跟常識是有很大差距的。比如,有小朋友問:為何血液是紅色而非藍色的?一位醫生回答說,人的血液確實是紅色的,因為血液中有一種重要的化學物質——血紅素,它把氧氣從肺部帶到身體各處。但有些動物如烏賊、龍蝦的血就是藍色的。有小朋友問為何地球是圓的,答案的最后說:“對地球尺寸的現代測量表明它不是球形的,地球的旋轉使赤道受到重力的擠壓,它的直徑比赤道寬40千米。”
(選自《三聯生活周刊》2012年第45期,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