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看一場畢加索的原作展,主辦方帶來了一批珍貴照片同時展出,以此向參觀者介紹畫家的生平,孰料卻撩動了我等八卦女子的狗仔精神。
文藝圈向來與特立獨行、潦倒頹廢等字眼分不開,特別在畢加索的時代,更是充滿了性與暴力。這位一生有過兩任妻子四名同居情婦無數情人的大師,直至七老八十仍在孜孜不倦地誘拐少女,真正實現了所有男人活到老愛到老的宿愿。
每一個迷戀上畢加索的女人似乎都是那么全身心地投入,以至于戀情結束之后,她們仍久久地沉浸其中,在他死后,遺孀杰奎琳·羅克自殺身亡,另一位情人瑪麗埃·德萊塞同樣如此,仿佛對于她們來說,他便是全部,失去了他就等于失去整個世界。
然而對于愛上畢加索的女人來說,再怎樣癡心也改變不了最終被拋棄的命運,唯一的例外是弗朗索瓦茲·吉洛特,她是個敢于帶著一雙兒女主動離開畢加索的奇女子,并因為出版了一本既大膽又暴露的《我與畢加索的生活》而引起軒然大波,畢加索從此拒絕再見她生的一對子女。
如此八卦狗血的題材,當年一定讓輿論界沸騰了一把。然而在展出的照片中,我卻找到了一張畢加索與弗朗索瓦茲在海邊的合影。她身著婀娜多姿的長裙,戴一頂洋溢著夏威夷風情的草帽,臉上帶著自信張揚、生機勃勃的笑容,像是女皇出巡,昂然走在前方。他反而似卑微的仆役,亦步亦趨地緊隨在她的身后,為她撐起一把碩大的遮陽傘,絲毫不見藝術家的傲骨,眼神中反而有著揮之不去的寵溺。她顧盼生姿,明明沒有回頭望他,身子卻還是微微左傾,表明她依然在意著他的存在,而他的眼中則只有她。照片中雖然還有著其他的不相干者,畢加索和弗朗索瓦茲卻營造出一個完美的、只有他倆存在的強大氣場,令人們的目光不得不被他們所吸引。
能讓見慣美女的畢加索表現得如此殷勤,弗朗索瓦茲確實有著不可小覷的魔力。這個即使離開了畢加索后仍然活得精彩紛呈的女人,究竟有怎樣的秘訣,才抵擋住了藝術大師的超強魅力,沒有在分手后顧影自憐、怨天尤人?
弗朗索瓦茲曾這樣說過:“對于畢加索來說,給女人畫像就是一種誘惑她的方式。”“其他女人是通過她們的肖像畫來認同自己的,所以畢加索一旦歇手不畫她們了,她們的一切也就完了。”而弗朗索瓦茲沒有陷進去,“從沒有被封閉在自己的肖像畫里,從而沒有成為他的俘虜。”
瞧,就是這么簡單。所以照片上的弗朗索瓦茲才笑得那么開懷和坦然,從頭到尾,她相信自己沒有必要為畢加索去改變些什么,她相信他愛上的就是真實的自己,她也不需要通過他的認可去確定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即使某日分道揚鑣,在她的世界里,她也仍然是唯一的女皇。
這樣的女子,生命力如沙漠里的仙人掌般強韌,卻反而能愛得徹底、活得精彩。今天的我們,往往忘記了自我的重要,婚前女皇婚后女仆的例子比比皆是,日復一日,終于令自尊低到了塵埃里,到得那時,被拋棄也實在怨不得旁人。
在愛情中,雖然有時不妨放低身段,但女人的心態,卻始終要如女皇般高貴自愛。
(編輯 李婉莉 njlw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