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采訪的每一天,我都被當年從江蘇溧陽水西村走出去的將士們感動著。雖然他們大都已步入耄耊之年,雖然他們大多體羸形弱,但每當談起在水西村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的戰斗生涯,談起他們的那段激情燃燒的崢嶸歲月,無不精神倍增,激動不已。在他們充滿激情的回憶之中,我也沉浸在烽火連天的戰爭歲月,眼前浮現出在槍林彈雨中“大刀向鬼子們頭上砍去”的英勇壯舉,耳邊聽到在硝煙彌散的戰場上“向前、向前、向前,我們是鐵的新四軍……”的嘹亮軍歌回響天際。
水西村,當年的戰火硝煙早已消逝,昔日的戰場已化作萬頃良田和滴翠茶園。在新四軍建軍70周年的重要日子里,我們更加懷念和敬重當年為革命勝利作出巨大貢獻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特別思念當年從水西村走出去的將士們。2007年,我們一行人專程來到北京采訪當年從水西村走出去的新四軍將士們。
在北京我們馬不停蹄地開展工作,先后采訪了楚青、張銍秀,萬海峰、馬蘇政等十六位在水西生活和戰斗過的老革命。
那天下午,我們來到萬壽路的部隊駐地,在一幢普通小樓里,我們見到了從水西村走出來的開國將軍、曾任昆明軍區司令員的張銍秀。
親切的握手、熱情的問候立即縮短了我們之間的距離。這是一位92歲高齡、滿頭銀發的老人,平靜地坐在藤椅上。知道我們的來意后,將軍很是高興,首先就問:“水西村的鄉親們好嗎?生活富裕了嗎?”當我們告訴他溧陽發展變化很大,全市今年要全面實現小康時,將軍連連說好,并告誡我們說:什么時候都不能忘掉人民群眾。
韋崗一仗樹威風
講到水西村,激起了將軍對那段崢嶸歲月的無限回憶,戰斗生涯的往事也如潮水奔涌而來。
為了擺脫國民黨軍的種種限制并開辟蘇南抗日根據地,1939年張銍秀隨粟裕來水西村。當時正值各種力量相互交織,兵來匪往,百姓苦不堪言,加上復雜的地形,給新四軍立足江南帶來很大的困難。
初到江南,部隊常常在村頭的草垛旁、百姓的屋檐下露宿。條件艱苦,張銍秀自己也沒被子,有時就與粟裕司令合用一條被子。
為在江南取信于民,展示抗日的決心,粟裕司令決定先在江南打一仗。時任偵察參謀的張銍秀多次深入到敵后偵察,了解到日軍在交通線上耀武揚威、很是猖狂,便向粟裕司令建議在韋崗打一場伏擊仗。
韋崗戰斗雖然只打死打傷二三十個日本鬼子,其影響卻是巨大的,在百姓傳說中是打死日本人二三百個。這一仗打出新四軍抗日的決心和威風,更有力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從此日本鬼子不敢輕舉妄動。“新編第四軍,先遣出江南;韋崗斬土井,處女奏凱還。”就是當年粟裕為這次伏擊戰的勝利所作的詩。
新四軍在水西村一帶連續打了幾個漂亮的戰斗,如新豐之戰、賀甲之戰、延陵之戰,不僅揚我軍威,更封住了國民黨污蔑我軍“只能打小仗,不能打大仗”和“游而不擊”的胡言亂語。
世上最簡陋最獨特的打籃球
在水西村,張將軍就住在指揮部的旁邊。在戰斗的空隙,將士們不忘練槍法練刺殺,占山頭奪紅旗。當然他們最喜歡的還是打籃球。張將軍說:那時打籃球很特別的,因為條件太差,只有場地,沒有球框。于是兩隊各派一人站在場地的兩頭作為球框,“球框”站在那兒接到籃球了就算進球。這也許是中國歷史上最靈活、最簡陋而又最獨特的籃球活動吧!張將軍身材高大,是打球的好手,經常和陳毅司令及其他戰友們一起打球,當然也和水西村的小伙子一起打比賽。講到這時,將軍臉上充滿了帥氣和豪氣。
“水西村的老百姓真好,雖然當時條件還很艱苦,但老百姓非常支持我們,既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又是我們的青紗帳。”張將軍深情地說,江南作戰,沒有北方大片青紗帳可以掩蔽,有的卻是田間小道、河湖港汊,地形十分復雜,但由于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就如進入了青紗帳。他說每次戰斗前他都要去實地查看地形、了解敵情的兵力布署等。直到現在,老人還能清楚地講出南渡、周城、竹簀橋、茅山及金壇、武進的許多地名及方位。張將軍常常裝扮成商人和戰友們一起出入在敵人的據點周圍和周邊的村莊,常與地方上的國民黨周旋,與青紅幫和大刀會的人打交道,也常常遭遇危險。有一次被青幫的人扣住,并圍禁在一座破廟里,張將軍與他們斗智斗勇,并通過當地的群眾的幫助,最終化險為夷。
“什么時候都不能忘掉人民群眾”
在我們的訪談中,在張將軍身上有許許多多動人心弦的戰斗故事和大無畏的英勇壯舉,但他講得最多的還是人民群眾,講得最動情的也是人民群眾。他說新四軍從初到江南僅幾千人的隊伍,到最后渡江北上時已壯大為一萬多人的隊伍,而且人強馬壯,為蘇中的“七戰七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其中人民群眾是新四軍的靠山。當時第三戰區的司令是國民黨的顧祝同,他在新四軍的給養上千方百計地刁難。當時我軍糧彈俱缺,但我們有人民群眾,不僅軍糧得到保證,就連槍支彈藥也通過群眾在民間收集和收購。當時江南有各種各樣的地方勢力,民間也散有許多武器彈藥。
兩個多小時的訪談漸近尾聲,我們的思緒也從遙遠的過去回到現實之中。在我們采訪的客廳左面的墻上掛著一幅用鏡框精心鑲嵌的照片,細看,是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央七個政治局常委與張將軍等幾位老同志的合影。張將軍說,這是2005年中央召開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座談會時,中央領導與他們一批抗戰老戰士的合影。
在我們訪談結束時,張將軍站起身來,拉著我們的手語重心長地說:“什么時候都不能忘掉人民群眾,我們要牢記兩個永遠,那就是人民永遠是我們的靠山,我們永遠是人民的勤務兵。”聽著將軍這番話,我的心更猛烈地跳動起來:這就是一位開國將軍的崇高情懷,更是將軍集一生的經歷和全部的人生體驗得出的最強烈的心聲。
編輯小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