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藝術品市場的開端似乎有些不太妙?!
畫廊的生意有點難做
首先是韓國系畫廊傳出整體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這倒不會太令人出乎意料。因為北京的畫廊業一直做得不死不活的,藝術品一級市場也一直沒有起到它應有的作用,而自2011年以來,藝術品市場的深度調整又進一步加劇了這種困境。尤其2012年底,畫廊界傳出贏利很差的消息。
韓國畫廊多從事經營中國當代藝術和引進國外的當代藝術作品,原以為中國當代藝術自2006年爆發之后會扶搖而上,大家都來分一杯羹。誰知道,基礎不牢,當代藝術卻一直走在下降通道上,處于江河日下般的調整中,而且至今沒看到止跌反彈的起色,這勢必打擊了韓國畫廊的經營信心。
北京畫廊協會程昕東主席曾在2012年底的一次藝術品論壇上談到,如今北京的大部分畫廊還不知道怎樣經營畫廊和代理畫家。2013年畫廊協會主要的工作是業務培訓!另外,長期以來,畫廊與畫家之間的代理合同一直遵守的不好,畫家悄悄在下面賣畫,畫廊的經營運作又乏善可陳,都影響了畫廊的發展。2012年4月開始,北京海關嚴查進口藝術品,,強化對于藝術品進口的稅收,這對于主要經營進口當代藝術的畫廊來說無異于當頭一棒!
韓國畫廊全軍覆沒似乎就可以理解了!
在這樣的形勢下,拍賣業就好過嗎?
大拍賣行春拍征集難征精品
今年春拍,各家拍賣行都遇到了賣家惜售征集難的問題。國內的拍賣公司還做不到國際上佳士得蘇富比兩家就可以寡頭壟斷貨源的局面。我想,造成征集難的原因有幾個方面:首先,市場價格不好自然就影響了賣家出貨,競爭則越來越激烈,賣家坐等上客,還要貨比三家。其次,目前藝術品市場資源中的一部分精品在深度沉淀,流通量在逐漸減少;另外,一些收藏家和私人企業開始籌劃建立美術館、博物館,預留了很多優秀作品到館藏當中,而一旦藝術品成為了美術館的藏品,再次進入市場流通的可能性也就變得越來越低。實際上,征集難主要對于那些藝術品的精品和稀缺之品,拍賣企業很喜歡那些出路正,品相好,人見人愛,很值錢但價格又好商量的拍賣品。普通藝術品的征集難度似乎沒有那樣嚴重!因此,大拍賣行們更為擔心的是讓人眼球一亮的“開門”新貨、高價位拍品的缺少,而不僅僅是拍品的數量。因此,2013年春拍的規模很有可能會比去年明顯縮小。
我在參觀完蘇富比香港和保利香港在北京的拍賣預展之后,感覺到兩家公司“春拍必勝”的信心,兩家公司都不約而同地于四月初在香港舉辦春季拍賣。蘇富比亞洲總裁程壽康先生在言談話語中表達出了對于春拍及今后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充足信心。保利執行董事趙旭先生介紹到,這次香港春拍準備了1000件拍品,比2012年首次秋拍的拍品數量多出一倍!保利香港已經聘用了四十多名員工,其獨立運作的能力已經初步顯現。當談起征集難的話題,趙旭說,“我這次基本都沒有到征集前線,而是由各個部門員工到美國、日本、臺灣及內地獨立去征集。我覺得,市場不好時,比得就是員工的業務素質和領導的管理能力以及企業的經營品牌。我相信此次春拍一定能獲得良好成交!”另外,據了解,為了在弱市中吸引買家進場,調動競價積極性,保利香港這次暫不跟隨佳士得、蘇富比提高買方傭金,仍延續上次的15%的傭金比例。
從大拍賣行身上看到的征集難,也許還只是影響春拍規模、檔次和總成交的問題,換句話說,只是拍多拍少、掙多掙少的問題。最難辦的是那些新、小拍賣企業。他們成立的時間不長,幾乎沒有什么品牌經營的能力,運作能力和競爭能力都遠遠無法和那些大拍賣行相提
并論。但他們的企業數量卻占了拍賣市場的大多數。
小拍賣行難以生存
在北京,每年都有一百余家拍賣企業在經營藝術品,其中七八十家都屬于小拍賣行。他們為了生存會不擇手段,競爭更是十分慘烈,業內口碑也不十分好!一直以來,他們當中的贏利者都是少數,每年淘汰個十幾家又新進來十幾家,嘗試拍賣了幾場一看不好做又自動出局了。
一些拍賣公司明知道不掙錢或者賠錢還要干,是因為還有別的目的:有的是為了爭取和保持國家文物局給文物拍賣企業劃分的一類或二三類的拍賣資質,如果停止拍賣就會失去或無法申請更高的資質了:有的拍賣行做藝術品,是為了做業績,以此去爭取中拍協的企業評定資質,憑業績或資質再去爭取人民法院等權力機構的非藝術品拍賣業務;甚至有幾家這樣的拍賣行,一旦爭取入圍了人民法院的拍賣企業名單,就馬上放棄了藝術品拍賣業務;也有的拍賣企業靠非藝術品拍賣掙到了錢,做些藝術品拍賣是為了裝點門面,增加品種,明知積累經營經驗,一旦市場轉好,自己抓住機會,也許還能上到更大的企業陣營。
2012年,在藝術品市場大幅下滑的局面下,小拍賣企業們出現了更多的問題。有一些拍賣公司秋拍之后就失去了蹤影,電話沒有人接了,辦公地址不知遷去了哪里?有些公司解除了承包藝術品拍賣的合約,出現了歇業的狀態;某些公司欠了委托人的成交款還沒有結帳;還有拍賣公司欠了布展公司的費用,甚至還有欠聘用拍賣師的出場費的!
前幾年,北京的小拍賣公司還可以玩點先收圖錄費、鑒定費、全賣假畫之類的違規操作,經過媒體多次曝光,尤其在市場不佳的情況下,會更難混下去!通過這次市場調整,純粹靠賣假畫也可以過日子的時代也許從此一去不返了!
我相信,2013年春拍,小拍賣公司拍賣會的數量還會進一步減少,流失率也許會在20%以上!
藝術品拍賣市場新的曙光也許就在眼前
市場不好,也許正是行業優勝劣汰的時機,也許正是拍賣企業重新思考企業定位、拍品定位的時候,也是企業間互相聯合、取長補短以及兼并重組的好時機!
我以為,征集難并不代表賣不好!在拍賣場上,買賣雙方總是互相博弈的。賣家不愿意拿出東西來,造成資源緊缺,買家競爭就會更加地激烈,而出現價位上漲。這樣就會進一步刺激賣家出貨。因此,2013年春拍征集難也許正是“黎明前的黑暗”,正處于市場反轉前的拐點,縮量之后往往意味著反彈的到來!當今,喜歡文物藝術品收藏的人群在明顯增多,每次去看拍賣預展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拍賣場永遠不缺少生人!這種收藏群體的增大就必然帶來拍品競爭的更加激烈的程度。因此,2013年秋拍或2014年春拍也許就是激動人心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