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雖然沒有雙手,但以驚人的毅力從小學讀到大學,并考取了國家律師資格證。2007年,她投身法律援助事業;2011年,她成為全國優秀律師;2012年3月,關于她個人的先進事跡新聞通氣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她就是郭二玲,雖家境貧寒,但卻以崇高的職業良知傾心為困難群眾提供無償法律服務,深入田間地頭,幫扶貧弱,伸張正義。
鴻雁折翅未哀鳴,心生雙翼照南飛。“法律援助,服務的是困難群體,很多時候,案子結了,受援人就把你當成朋友,甚至是親人。”謹記這種刻骨銘心的感受,郭二玲把法律的公平正義帶到老百姓心里。一個失去雙手、需要別人援助的人,卻忘我地援助別人,用自立自強的精神書寫著燦爛的人生。無手也能伸出援手,郭二玲展現的正是法律援助的真諦。這是2012年度法治人物年度評選時評委會對郭二玲的評語。
“你兄弟打我,你是教唆犯!”
“你愛上哪兒告就上哪兒告去吧,我等著!”
“你們都冷靜一下,一個說完一個說,都有說話的機會。”
4月9日上午10時許,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昭君路司法所,來自湖南的農民工申請人和被申請人之間發生的人身損害案正在進行調解,這已經是雙方發生爭執一個月以來的第七次調解了,兩人情緒依然很激動。12時許,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被打的農民工獲得了6000元賠償,被申請人的相關訴求也得到了滿足。看著雙方當事人一同向她揮手說謝謝說再見,調解員郭二玲露出了滿足的笑容,她說:“這是我最有成就感、最幸福的時刻。”
“從事法律工作去幫助別人一直是我的理想,雖然常會遭到受援人的質疑,但我用自己的行動把質疑變成信任。”揮動著“雙手”,爽朗的郭二玲講述著自己的人生之路。
1983年一個普通的秋日,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西園村,一位母親出門時忘了像往常一樣把正在熟睡的孩子用布帶拴在炕上。只有11個月大的孩子睡醒后爬上連著炕頭的鍋臺,雙手伸進了鍋里。心碎的母親抱著孩子踉蹌著跑到了醫院。后來,這個孩子陸續掉光了所有手指,手掌也漸漸萎縮。這個不幸的孩子就是郭二玲。幸運的是,在父母的悉心教導下,吃飯、寫字、做飯,殘肢磨破了結繭,再磨破再結繭,無數次練習后郭二玲長出了一雙屬于自己的靈巧的“手”。學校拒收殘疾學生,郭二玲就苦苦哀求試讀。一路坎坷,郭二玲走過了求學路。2006年,她從黑龍江雞西大學畢業,并獲得了法律和漢語言文學雙學位。
2007年,郭二玲第一次參加司法考試時,呼和浩特市司法局的一位領導發現了這個特殊的考生,他邀請郭二玲到呼和浩特法律援助中心幫忙。郭二玲在幫忙的過程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坐標。她覺得法律援助這個平臺比做社會律師更符合自己的人生追求。于是,在2008年通過司法考試后,她放棄了做社會律師的機會,留在了法律援助中心工作。
可是,郭二玲經常遇到的是質疑。2008年,郭二玲做專職律師之初,一位當事人上上下下把郭二玲打量一番后,問:“你是律師?你能寫法律文書嗎?能去法院進行程序申請嗎?”面對質疑,郭二玲說:“先把您的情況跟我說一下,我給您分析一下,您如果覺得我給您解決不了問題,再找別的律師也不遲,您看這樣行嗎?”當事人半信半疑地把自己的情況講給郭二玲聽,郭二玲條分縷析地為他理清了該有的法律關系和應采取的解決辦法,當事人現場決定把自己的事情交給郭二玲代理。
“這樣的事情遇到的太多了。其實我感覺自己和普通人沒什么差別。從事法律工作去幫助別人一直是我的理想,做法援工作就是我的理想在不斷實現的過程,工作中雖然時常遭到受援人的質疑,但我不氣餒,我一直都在用自己的行動把質疑變成信任。”言談中郭二玲的臉透出發自內心的驕傲。
4月10日上午,農民工李小軍拿著一審判決書找到郭二玲表達感謝:“這一萬八千元工錢可是我們家的救命錢,現在能拿到了,我不知道該怎么感謝郭律師才好。”這位農民工當初看著郭二玲的殘肢也曾心有疑慮,現在他對郭二玲除了感謝就是欽佩。
郭二玲說:“現在是經濟快速發展期,我接觸到的最多的案件是涉及征地拆遷補償款的案件、農民工討薪的案件、子女遺產繼承糾紛案件、老人贍養糾紛案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法律援助律師處理的都是社會最小細胞的‘病癥’,工作雖然瑣碎但是很有意義,我的工作就是做一枚構建和諧社會的‘螺絲釘’。”
郭二玲遭到的質疑不只來自受援人,還有一些領導,但郭二玲用工作業績改變了他們的看法。他們由衷地感嘆:“二玲的工作比有手的人做得還要好!”
2010年,郭二玲報名響應每年組織動員一批律師志愿者和一批大學生志愿者到西部無律師縣和律師資源嚴重短缺的貧困縣,無償為貧困百姓提供法律援助服務的“1+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先后在和林格爾縣和玉泉區義務服務。
基層法律援助部門領導往往是一兩個人承擔著一個縣或區的法律援助工作,任務很重。當他們看到盼來的志愿者是個殘疾人時,都先后打電話向上級法援部門訴苦:“派個殘疾人來,是搞服務,還是讓我們照顧她?”
案子一個接一個地考驗著郭二玲,也讓郭二玲不斷證明著自己的能力。
受援人周靈香身患癲癇病生活無法自理,已經和另外一個女人長期同居的丈夫提出離婚。考慮到周靈香的婚姻已經沒有實際意義,郭二玲力求在經濟上多給她爭取一些補償。在郭二玲的爭取和法院的調解下,周靈香獲得了2萬元的生活費。
62歲的農民田滿友因車禍導致左腳和兩根肋骨骨折、頭部縫了21針。肇事者沒有露面,自己又沒錢交住院押金,田滿友躺在醫院心急如焚。郭二玲接到求援電話立刻趕到和林格爾縣人民醫院。她買了飯菜送到病房,并留下200元錢。下午,郭二玲趕到交警隊領取了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晚上7點多她又趕回醫院給田老漢張羅飯菜。為盡快落實治療費,郭二玲多次找到肇事司機協調賠償事宜,肇事司機很不配合,郭二玲就找肇事司機的父母和妻子耐心地做工作。第四天,肇事司機支付了3000元醫療費。隨后,郭二玲通過訴訟調解,為田滿友爭取到全部治療費用和賠償金。
在和林格爾縣和玉泉區服務期間,郭二玲辦理各類援助案件50多件,接待咨詢當事人近6000人次,舉行法律宣傳和法律培訓50多場次。
曾經質疑郭二玲能力的兩地領導都由衷地感慨:“二玲的工作比有手的人做得還要好!”
工作著的郭二玲很幸福。她說:“法律援助律師服務的人群是弱勢群體,很多時候案子結了,受援人就把你當成了朋友甚至是親人,這種成就感是沒辦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每個人都不可能知道自己明天會怎樣,但是遇到了事情就要去面對、去解決,而不是逃避。你的腿現在還有痙攣現象,說明還有希望,要付出全部的努力去爭取康復。”
“我就是沒自信,這落地窗這么大,我不敢到窗前看外面,怕別人看到我會同情我,會笑話我。”
“我辦案天天坐公交車跑,很多人都會盯著我看,他們看我的時候我也看他們,直到他們不再好意思看我。做好自己的事情,讓別人去看吧,你應該這么想。”
今年35歲的朱文霞,2010年底因車禍高位截癱。曾經事業成功家庭美滿的朱文霞車禍后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幾度產生輕生的念頭。郭二玲代理她的案件后,除了在法律上幫助她,還常常用自己的心路歷程鼓勵朱文霞重新設計自己的人生。同為殘疾人的不幸經歷和貼心的鼓勵,讓朱文霞逐漸從車禍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前一段時間,29歲的農民潘錦不幸患了尿毒癥,妻子起訴離婚。郭二玲接案當天就為他起草了答辯狀。心懷感激的潘錦和母親步行兩公里給二玲送來5個西紅柿。當老人看到二玲殘缺的雙肢時心疼得直抹眼淚:“閨女,你這沒手的人還要為有手的人操心辦事,可苦了你了!”望著眼前的老人,一股暖流在郭二玲心中涌動。
這種感動幾乎每天都在撞擊著郭二玲的心靈。受援人田滿友出院后拄著拐杖給郭二玲送來一包豆角。他說:“孩子,我也沒有什么能報答你的,這是我自己種的。雖然你沒有手,但誰娶了你當媳婦都是有福氣的,希望你以后找個好婆家。”
受援人的依賴和信任,讓郭二玲不論面對怎樣的困難都不曾放棄自己從事法律援助工作的信念。
在和林格爾縣服務時,郭二玲租住在一家便宜的私人小旅館里。房間不足7平米,沒有通風透氣的窗戶,沒有洗浴設施,沒有衛生間。臘月的一天深夜,天下著大雪,忙碌了一天的二玲拖著疲倦的身子回到小旅館。郭二玲從房間里找到一個幾天前吃剩的涼饅頭用殘肢夾起來放到嘴邊,饅頭硬得像塊石頭,一不小心掉到地板上又滾到了床下。郭二玲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酸楚,眼淚撲簌簌掉了下來。可想想白天受援人急切無助的眼神,她擦擦眼淚又坐到桌前開始整理調查筆記。
每個月交通補貼1000元,吃飯補貼1500元,這是郭二玲目前做志愿律師一個月的全部收入。因此,能坐公交車去做的工作她絕不打車,與別人合租的房子雖不能洗澡,但和一年前比房間有了衛生間,郭二玲已經覺得很滿足。
“幸福在我看來,就是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因為我更能理解他們心中的苦楚。”在辦案過程中,郭二玲越來越體會到法律援助律師的社會價值。她說,法律援助律師服務的人群是沒錢請律師的弱勢群體,很多時候案子結了受援人就把你當成了朋友甚至是親人,其實就是法律的公平正義讓他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這種成就感是沒辦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記者手記: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一千個人,會有一千種答案。在郭二玲看來,用一顆感恩的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就是幸福。
“法律援助,服務的是弱勢群體。很多時候,案子結了,受援人就把你當成朋友,甚至是親人。把法律的公平正義帶到老百姓心里,我感覺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郭二玲這樸實的話語中,滿溢著豐盈厚實的幸福感。
郭二玲在法律援助工作中體會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感動,是法與情之間的沖突與融合,是不斷努力過程中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重合的簡單幸福。做一枚構建和諧社會的“螺絲釘”,這幸福簡單卻又足夠深刻。
人生意義取決于靈魂生活的狀況。馬克思說:“我的幸福屬于全人類。”他以此為目標,為人類的解放事業貢獻了一生,他是幸福的。有一首歌唱道:“幸福在哪里,朋友哇告訴你,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溫室里。幸福在哪里,朋友哇告訴你,它在你的理想中,它在你的汗水里。”這種人生境界也是幸福的。郭二玲坦然面對身體缺陷,克服種種困難,弘揚法治的力量,以幫助弱勢群體維權為己任,她同樣是幸福的。
幸福沒有標準,金盆銀匙、錦衣美食的人,未見得幸福;粗衣布履、粗茶淡飯的人,未見得不幸福。幸福從來都與貧富無關,與地位無關。人之幸福,在于心之幸福;人之幸福,在于精神之富足。從點滴的生活中感受幸福,從熱愛的工作中體會幸福,但愿每個人都可以像郭二玲一樣,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