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大寒,凍成一團。”冬季氣溫比較低,我們會想盡各種辦法來取暖。但有的人在取暖過程中不注意細節(jié),進而對自己的健康造成了不利的影響。比如,冬季晚上有的人喜歡蒙頭睡覺,蒙著頭睡覺感覺是比較暖和,但被窩中的不潔氣體會讓你出現渾身乏力的現象。那么,我們應該避免哪些錯誤的取暖方式呢?
經常戴口罩 在寒冷冬季,很多人總是戴口罩。其實,口罩會使局部空氣溫度升高,呼出的二氧化碳有一部分又被吸入,進而易導致呼吸不暢。鼻黏膜有豐富的血管和海綿狀血管網,血液循環(huán)十分旺盛,當冷空氣經鼻腔吸入肺部時,一般已接近體溫。人體的耐寒能力應通過鍛煉來增強,若依賴戴口罩防冷反而使人體變得嬌氣,更容易患感冒。不過,患上了冷風刺激的鼻炎,點滴藥物以后,戴上口罩適度保溫,真的有助于鼻炎水腫的消失。
蒙頭睡覺 有些人習慣把自己的頭蒙在被窩里睡覺,感覺上會暖和些,但是被窩里的氧氣會越來越少,二氧化碳和不潔氣體卻越積越多,所以蒙頭大睡后,經常會感到昏昏沉沉,全身疲乏無力。
衣服穿厚才保暖 寒氣逼人的冬季,有的人為了保溫防寒,穿得鼓鼓囊囊,以為穿得越多越暖和。其實,這是片面的。因為衣服本身不產熱,只起到隔離的作用,使得衣服與肌體、衣服與衣服之間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小氣候區(qū),使人體的熱量得以保存,從而感覺到溫暖。另外,冬季吃火鍋時如果穿衣過多過厚,熱量過大,使皮膚血管擴張,流向皮膚的血流增多,從而增加了散熱。這樣,反而降低了機體對外界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
手腳冰凍用火烤 冬天手腳長期暴露在外,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此時,要是馬上用火烘烤會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縮力,出現毛細血管擴張、動脈瘀血、滲透壓增強,局部易瘀血。輕的形成凍瘡,重的造成組織壞死。所以,冰凍的手腳只能輕輕揉擦,使其慢慢恢復正常溫度。
常吃火鍋保暖 冬季很多人都喜歡吃火鍋。然而,火鍋并不是對每個人都適宜。冬季氣候干燥,火鍋調料又偏于溫熱,如畏寒明顯尤其是四肢怕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舌質淡、脈沉細,屬中醫(yī)陽虛者,吃火鍋較宜。如有口干舌燥、自汗盜汗、動輒氣促、午后升火、手足心易熱、舌質紅或偏紅、大便干結等屬中醫(yī)氣陰兩虛者,應少食或不食火鍋。另外,高血壓、胃病患者不宜食辣。
飲酒御寒 生活在東北林區(qū)的伐木工人有飲酒御寒之說,認為喝酒以后,會增加體內熱量,起到御寒的作用。河北、山東、山西以及江南的部分農村也有這種說法。其實,這就大錯特錯了,飲酒后會使人血液循環(huán)加快,有渾身發(fā)熱的感覺,這是酒精促使人體散發(fā)原有熱能的結果,飲酒時酒精使人熱汗淋漓,酒勁過后,因太多熱量散出體外,反而會感到渾身冰涼,導致酒后寒冷。
空調溫高好暖和 為了在室內享受溫暖,有相當一部分人,喜歡將空調的溫度調至27℃或以上,使得室內溫度如同春夏之交,的確使人感覺十分舒適。但長期在空調環(huán)境中的人易患空調綜合征。具體表現為鼻塞、口干、咽喉干燥、頭疼、免疫功能下降等。室內外溫差太大,極易患感冒;一些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則容易發(fā)生中風、心肌梗塞、面神經癱瘓,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