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部分3月齡內的寶寶來說,睡眠是個極其磨人的問題:你不明白剛剛還乖巧睡覺的小家伙怎么下一刻就毫無征兆地大哭起來,任憑你怎么哄,都無法安撫;更糟糕的是,每到夜晚降臨,當疲憊不堪的你想睡個好覺時,他卻頻頻哭鬧、不肯入睡,你喂了奶、換了尿片,但卻仍無法安撫他。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0~3月齡的寶寶都有哪些常見的睡眠問題。

鬧睡
幾乎每個寶寶都有過鬧睡的經歷,尤其是剛出生不久的新生寶寶,常常在入睡前一定要好好哭鬧一番。有時候需要大人抱起來搖搖拍拍,有時候需要邊喝奶邊睡,有時候卻怎么都哄不好,非要哭得精疲力竭才肯入睡。
對策一:檢查睡眠環境是否合適
有時寶寶會因為睡眠環境不舒適而“鬧睡”,如太熱、太冷、太吵或光線太強等。寶寶不會說話,只能用哭鬧來表達。
所以,給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很重要。安靜、光線昏暗、空氣清新的室內環境有助于睡眠。同時,要避免給寶寶睡眠時穿著過多,只要穿內衣褲就可以了;如果怕寶寶夜間踢被著涼,可以穿個睡袋,但是要減少蓋被。寶寶睡眠時穿著蓋被是否合適,可以小手、小腳、后頸溫熱不出汗為宜。
對策二:給寶寶充分的摟抱,增強安全感
0~3個月的寶寶對外界環境還很陌生,即使沒有尿了、餓了、睡眠不適等因素,也常會在睡前哭鬧,這是因為寶寶對周圍的環境還缺乏信任感,對外界還不適應。
這時媽媽應當充分回應寶寶的哭聲,將他抱起來,貼在自己的胸口,讓寶寶傾聽自己的心跳聲,這樣有助于讓寶寶回憶起自己在媽媽子宮里的感覺,有助于安撫他的情緒、緩解哭鬧。并且哭鬧時,能及時得到媽媽的摟抱,可讓寶寶知道:有媽媽在。這樣有助于增強寶寶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晝夜顛倒
小寶寶的生活作息還未規律,常常吃飽了就睡,睡醒了就吃。但到滿月后,睡眠狀況會有所改變,寶寶覺醒的時間會越來越長。比較令人崩潰的是,有些寶寶白天睡飽后,晚上便精神抖索,“咿咿哦哦”自顧說話或者哭鬧,讓勞累一天的父母疲憊不堪。
對策:盡量減少白天的睡眠
小寶寶還未形成與大人步調一致的生物鐘,白天睡飽了,晚上自然精神了。想要改變寶寶的這種睡眠狀況,關鍵是要減少白天的睡眠時間,慢慢把覺推移到晚上。所以,白天,媽媽要多陪寶寶玩耍,如給寶寶聽音樂、做被動操,或帶他出去走走。寶寶白天玩累了,晚上自然更容易入睡。
另外,如果半夜寶寶一覺醒來,手舞足蹈、“咿咿呀呀”地要和你說話,只要寶寶不哭鬧,先不要開燈,也不要理會,或許過一會兒寶寶就會自己睡著的;如果寶寶哭鬧明顯了,再把寶寶抱起來看看是什么原因,排除尿了、拉了、餓了等原因外,和寶寶面對面躺下,輕拍寶寶的背部,讓他的小臉貼在媽媽的胸口,這樣有助于緩解寶寶的情緒。
睡時短
小寶寶常常每隔兩三個小時,甚至一兩個小時就會醒來一次喝奶,如果是在白天還沒什么問題,但是夜晚也太磨人了,精疲力竭的媽媽幾乎沒有一晚能睡個整覺。
對策:嘗試夜間側躺著哺乳,新手爸爸一定要共同分擔育兒工作
照顧3月齡內,尤其是月子里的寶寶,十分幸苦。由于這個階段寶寶的生活作息還不規律,常常睡醒了吃,吃飽了睡,每隔兩三小時就會醒來一次,即便夜間也是如此。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新手爸爸的作用十分重要,一定要和新手媽媽共同承擔夜間的育兒工作,比如當寶寶因為饑餓而哭醒時,可以將寶寶抱到媽媽身邊,讓媽媽與寶寶面對面側躺著哺乳,這種姿勢在夜間對媽媽和寶寶來說,都比較舒適。待哺乳結束后,新手爸爸再將寶寶抱回自己的嬰兒床。
寶寶這種每隔兩三小時就要醒來喝奶的狀況,一般在4~6月齡輔食添加后會逐步好轉,所以,在此之前,新手爸媽要做好心理準備,尤其是爸爸要多分擔育兒工作,不要讓新手媽媽覺得夜間自己是一個人在“孤軍作戰”。
腸痙攣
大部分寶寶在出生2周后,會出現腸痙攣的情況,也叫“黃昏哭吵綜合征”或腹絞痛,大都發生于日落后的特定時間段,當然也有部分是發生在一天中的其他固定時段。這個時候,寶寶常毫無征兆地大哭大鬧,你試著喂奶、換尿片、哄抱,都無法讓他安靜下來,更別說讓他睡覺了。
對策:采取能想到的各種辦法,和家人輪流看護
腸痙攣,大部分寶寶在3月齡前都經歷過,盡管醫學專家們多年來對此有很多研究和報道,但原因尚未明確。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寶寶這種較難安撫的哭吵肯定是不舒服的表現,在排除其他疾病可能的前提下,建議新手父母們采取各種你認為有效的方法安撫寶寶,比如,哄抱、輕輕搖晃、喂奶拍嗝、聽音樂、對他吹口哨……
雖然,安撫腸痙攣的寶寶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但是這種“辛苦”一般不會超過12周,大部分寶寶在3~4月齡后,這種腹絞痛的現象就不常見了。所以,在此期間,只要你的方式能夠減輕寶寶的痛苦,就應該積極地去做;并且,建議家人能夠輪流看護寶寶,共同分擔育兒的幸苦,這樣寶寶才能得到更全面更周到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