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很多新媽媽抱怨月子里的委屈,其實這是最傷身體的。心態不好,吃得再好,也會影響身體的復原。
產后調養,食補只是一部分,調整心態才是關鍵。人常說“坐月子就是女人在修內功”,新媽媽應該如何坦然應對才能“功德圓滿”呢?
正視產后落差,不做月子怨女
生命是奇跡,締造生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既然當初決定了付出就要正視之后所有的變化。
生理帶來的負擔
分娩后,體內激素水平急劇降低,產后長期的低雌激素水平易導致產婦焦慮、煩躁,對家人也可能有過分的言語和行為,更嚴重的,就變成產后抑郁癥。
很多新爸爸、長輩們可能會認為產婦嬌氣,這么多人伺候著,還這兒挑刺兒那兒不滿的,于是,家庭矛盾產生了。但其實,據調查,這種狀態大約有50%以上的產婦都出現過,與產后生理變化是有一定關系的。
心之“解藥”
1 產婦自身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正視這些變化并擺正心態,積極做好恢復鍛煉。
2 家人們要理解產婦,在寶寶剛出生的幾個月內,更寬容地對待產婦,幫助其度過這段非常時期。
產前產后的心理落差
很多產婦,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初產婦容易在生完小孩后,還沒能及時把自己調整到一個母親的新身份上來。
平時在家中是大家的掌上明珠,懷孕后,家人更是對其百般疼愛,小心呵護。寶寶出生了,家人自然把重心遷移一大部分在小寶寶身上,這時,本身嬌慣了的產婦或者是性格內向的產婦就會覺得自己不像以前那么受家人重視了,心理上就會有落差。
心之“解藥”
1 產婦要用心體會初為人母的成就感和喜悅之情,理解丈夫和家人,也許他們只是太激動于新生命的誕生并不是忽略你。
2 家人也要調整好自己的新角色,盡量避免引起產婦的心理失衡。特別是作為小寶寶的父親、產婦的丈夫,如未能給寶寶和媽媽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也很容易讓產婦覺得心里委屈,心態自然不好了。
產后好心態,細節中“修煉”
好心情是產后調養最好的補品。只有擁有平和的心態,才能有心力去適應和調整產后巨大的身體負擔和心理壓力。具體要怎樣做呢?
修身篇
保證充足睡眠
●產婦在產褥期既要負擔養育寶寶的責任,又要盡快把自己的身體恢復起來,就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充足了,神清氣爽,心情自然好很多。
●也許產婦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并不容易,寶寶兩三個小時就要喂一次奶,半夜也如此。需要適當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不管在白天還是晚上,只要寶寶睡了,自己累了的話就抓緊時間休息。
飲食清淡
●產婦在坐月子期間要吃得清淡些,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多喝溫開水。
●不要急于吃大量的補品,不要吃得太油膩,這些食物很容易令人心煩氣躁,失眠焦慮,嚴重的還會出現種種上火跡象。
●要合理飲食,除了正常的一日三餐,還可另加一到兩頓甜點或湯水,注意自內而外地調整身心狀態,不吃含咖啡因的食物。
適當活動
●運動可激活人體內生態酶的活性,加速各種激素的分泌,有效抵抗疾病的侵襲。產婦如能抽出一定時間來參加戶外運動,那對恢復身心健康是極為有利的。
●如果戶外對于需要時刻照顧寶寶的產婦來說不方便的話,可以平時在家做些簡單的運動。比如在做家務時收縮一下腰腹部的肌肉:忙里偷閑在陽臺上彎彎腰、踢踢腿,或者給寶寶做做撫觸,自己也正好活動活動,都是很有益身心健康的。
融入社會
●產婦要打開自己的心靈世界,多讓自己能有和社會接觸的機會,這樣才能心胸開闊,不去糾結在無謂的小事上。
●在月子里,可以讓丈夫回家多說說上班發生的事。
●平時,空閑下來的時候,聽聽新聞,看看報紙,和家人討論討論社會上正在發生的事。
●親自帶寶寶去戶外曬曬太陽,和鄰居聊聊天。
修心篇
家人溝通
●生育和養育是家庭事件而非女性一人的職責,所以整個家庭每一個成員須調整自己,共同經歷角色轉換。
●不管小事大事,都要多溝通,多關懷,多理解和忍耐。一家人心齊了,才能在產褥期給寶寶和產婦一個良好的環境。
換位思考
●很多新爸爸會在添了寶寶后,感到壓力大,更勤奮地工作。或是不知所措,對寶寶的照料幫不上忙。產婦要理解丈夫對家庭的奉獻和初為人父的不適應,不要認為只有自己勞苦功高。
●丈夫也該理解妻子產后生理心理變化和照顧寶寶的辛苦,要比以前更關心妻子,主動分擔家務。
●產婦如覺得長輩做得不合適,也要換位思考下,想想對方的難處,委婉提出,不能亂發脾氣。
找友傾訴
●當壓力過大時,不妨找好友、閨蜜傾訴一下,適當地發泄,吐吐苦水,把心里的憋屈都說出來了,會發現也就那么回事兒,沒那么值得斤斤計較的。
●也可以找和自己差不多時間生產的新媽媽們聊一聊,看看大家是怎么處理事情的,有了共鳴,心情自然會好很多。
●問題更嚴重一點的話,可以考慮去找心理醫生,讓專家來幫助你緩解壓力。
自我調節
●產婦要在認知上不斷自我成長和自我突破,做個獨立自主的女性,認識自己的價值,并肯定其角色重要性。
●在照顧寶寶的閑暇之余,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如看電影、聽音樂等,在自己的愛好中忘記煩惱。
發現快樂
●生活中有很多點點滴滴是值得記錄和分享的。小寶寶的出生和慢慢長大就是一件很有記錄意義的事。
●產婦如果把重心放在記錄寶貝的成長上,會發現小寶寶的每一個行為每一個舉止是多么的有意思,會打心底里快樂起來。
●學著用寶寶的眼光來審視社會,用寶寶的心來感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