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河車,俗稱胎盤,剛娩出時為紅色,稍為放置后轉紫色,因此稱為“紫河車”,在中藥里被認為有補血之效。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兒孕胎中,臍系于母,胎系母脊,受母之蔭,夫精母血,相合而成。雖后天之形,實得先天之氣,顯然非他金石草木之類所比。其滋補之功極重,久服耳聰目明,須發烏黑,延年益壽”。
國人自古識“胎盤”為滋補上品,它能從根本上醫治和調節人體各器官的生理功能,激活人體內的衰老細胞及細胞再造功能,使身體各部位生理功能恢復到幾年、甚至幾十年前的狀態,使人精力旺盛,青春煥發。
據史料記載,中國歷史上最早將“紫河車”作為保健養生用物的當首推在2200年前統一中國的秦始皇,公元前219年,40歲的秦始皇沿渤海灣東行,巡視京都海疆,尋找長生不老之藥。找遍天下長生不老的處方,竟是胎盤,秦如皇便將其推崇為長生不老藥。自此之后,紫河車一直做為皇室養生之上品。清宮太醫私傳,慈禧太后在中年以后就長年服食足月頭胎男嬰胎盤,以養容顏。不止中國,在西方,宮廷也服用胎盤的歷史,十八世紀法國路易十六的王妃以及傳說中的美女瑪莉愛德華,都服用過人胎盤。
而中醫認為,紫河車性溫,味甘咸,入肺、腎經,具有大補氣血、益精補腎的功能,是一味常用的滋補藥。用其可治氣血兩虛、脾虛食少、肺虛咳嗽、產后缺乳、遺精陽痿、帶下崩漏、流產不孕等癥。
中國受中醫文化的影響深遠,歷來認為紫河車的進補應用有以下幾種:
1.產后缺乳:紫河車烘干,研為細末。 每次5克,每日2次,用豬蹄湯送服。
2.陽痿遺精,身體虛弱:紫河車半具,冬蟲夏草10克,共燉食。
3.腎虛精少,不孕不育:紫河車1具,黨參75克,干地黃75克,枸杞子75克,當歸75克。將紫河車切碎,與4味藥一并加水浸泡,煎煮3次,分次濾出藥汁,合并濾液,用文火煎熬濃縮,兌人蜂蜜1000克,調勻成膏。每次3匙,早晨用黃酒沖服。或用鮮胎盤洗凈,煮爛,調味食之,久服能孕子嗣后。
4.各種貧血:紫河車30克,大棗10枚,枸杞子15克。水煎服,每日1劑。或用胎盤粉,裝人膠囊服用,每次2~4克,每日3次,可收補氣養血之效。
敬請關注下一期《神奇的中藥——紫河車(下)》中對紫河車改善白細胞減少癥、支氣管哮喘、肺結核、消瘦、增強免疫力等進補應用的介紹。
本刊特別提示:紫河車在中藥中雖然治療神奇,但在西醫仍有爭議。以上驗方僅供參考,必須要在專業醫生的辯證之下才可以選用,否則藥不對癥,發揮不出應有的效果。一般情況下,每人身體情況并不相同,根據個人體質不同,請務必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