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專家提醒,在冬季老年人應該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另外,很多老年人忽略了自身身體骨骼變化的許多“信號”,沒有做到及時防治,結果延誤了病情。在此提醒中老年人當骨骼出現以下幾個癥狀時應該特別注意。
問題一:
手腳容易抽筋
秋風漸涼,但是仍舊有不少中老年朋友還堅持下水游泳鍛煉身體,或者用冷水洗衣、洗漱,不少中老年朋友會有手腳遇到冷水“抽筋”的狀況。
有關教授指出,這是“缺鈣”的信號。
隨著機體的老化,骨骼中的鈣質也在流失,如果平時不注意補充鈣質,就會在不經意間導致“缺鈣”的發生。
當機體受到冷的刺激時,肌肉就會快速收縮,這時肌肉局部就會需要大量鈣離子,而體內鈣離子不充足,很難在短時間內供應肌肉對鈣的需求,就會導致肌肉的收縮與放松難以協調,從而引起肌肉痙攣,引發抽筋。
對策:平時在接觸冷水前,應充分活動手指和腳趾,做好伸展運動。同時多到戶外活動,接受適當的陽光照射,也會對強健骨骼大有好處。
問題二:
晨起下地走路腳部疼痛
許多中老年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每天早晨起床下地,腳剛和地面接觸時“骨頭縫”疼,堅持走幾步,就會略有緩解。楊茂偉教授指出,這是“缺鈣”和“韌帶退化”的信號。
有關教授解釋說,人的每只腳上具有26塊骨頭,這些骨頭通過韌帶和肌肉連接,組成我們的腳部,使我們能夠行走并支撐我們身體的重量。當休息一晚,我們的腳部處于無壓力狀態,韌帶和肌肉也就處于放松狀態,當晨起剛下地時,腳部承受身體自身重量,韌帶肌肉瞬間處于緊張狀態,使這26塊腳骨“各就各位”執行“走路”和“承重”功能。
對策:專業人士建議說,中老年朋友在起床后可以在床上稍微活動一下腿腳各關節,然后緩慢下地,漸漸把身體重量加在腳上,讓腳部有點適應的時間,可以減少疼痛。另一方面,平時應注重補充鈣質,多吃高鈣食品,適當鍛煉,加強韌帶強度。
問題三:
行走時突然“腿軟”
不少老年人走路時,總是突然感覺腿發軟,像是要摔倒。
對策:有關專家指出,盡量避免身體肥胖,防止加重膝關節的負擔,一旦身體超重,就要積極減肥,控制體重。
最后,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如果癥狀繼續發展,最終導致膝關節磨損加重,膝關節疼痛、腫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