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投資UC的肥皂劇,春節后開始正式進入第二幕。
UC在移動互聯網上有卡位,有團隊,也有收入,這些百度都缺。因此,再度買UC,是再正常和自然不過的事情。
UC也需要找個靠山,之前功能機時代有運營商靠,現在智能機時代運營商勢微,靠上去也不過爾爾,騰訊又咄咄逼人,以瀏覽器起家的UC得找個百度這樣的大東家才能繼續輾轉騰挪。這樁看上去很順暢很自然也很合情合理的買賣,從2012年夏天起就一直被認定為幾乎接近簽字,但—直是幾乎而已。
表面上看,讓雙方不斷陷入拉鋸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價格。根據線報,雙方的價格一直在8億到8.8億美元之間來回:百度出到過8.16億美元,UC執意要8.8億美元??瓷先フ娴牟畈欢?,就看誰讓步。
UC本來是想讓的,但騰訊內斗給了UC喘息的機會,2012年下半年QQ瀏覽器所在的MIG一直處于調整動蕩中,沒有給UC足夠多的壓力,UC想投靠百度,一多半是因為騰訊,一看騰訊打得不猛,自然樂得繼續太極。當然俞永福一直想做家十億美金的公司也是這樁交易沒那么痛快的隱性因素。
百度一方,則是有人想讓,有人不想讓。百度UC這個交易里,百度移動互聯網業務現在的業務帶頭人李明遠的角色很是微妙,也很是關鍵,李明遠從實習生就在百度,是百度真正的予弟兵,中間有兩年離開,去的正是UC,位居UC副總裁之列,對兩邊都很熟悉,知雙方之長短,百度投資UC,與其關聯很大,他也會是最大的受益者,從他的角度上說,價格上讓一讓無妨,只要能談攏。
但李彥宏不想讓,不是李彥宏難為李明遠(沒必要),也不是李彥宏舍得不多掏幾千萬美金(百度老有錢了),而是李彥宏不想給業界留下一個百度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落后了,得著急起來的印象。既然著急,那就會讓那些百度的并購對象們抬價,這樣百度會花更多的銀子。說
到底,李彥宏內心并不著急,他內心雖然認可并購可以幫助百度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時間換空間,但在時間上,百度還輸得起。
也有人說,這個策略出自百度的高級顧問何海文。何海文是誰,前網易CFO,中國互聯網歷史上著名的鐵娘子;其夫關國光是快錢的CEO;何海文也是百度早期員工之一,在2003年到2004年在百度工作過,兩年前回歸百度,掛高級顧問銜,進百度總裁會。好吧。即便是出自何海文的策略,沒有李彥宏的首肯,這個策略也斷然得不到貫徹,說到底,百度還是李彥宏一個人的百度。
據接近李彥宏給百度推薦案子的某著名投行人士爆料,雨度買公司的原則是寧可錯過,不可買貴,和菜市場買東西一個心態。如果這一說法成立,那么,也足以理解,為什么再度和UC的姻緣會因為嫁妝問題談不攏了吧。
回頭看這兩天UC關于百度入股的諸多傳言,核心傳播點只有兩個:一是價格,不應該是10億以內,12億都少,15劍20億才合適;二是360被扯進來說也要參股。這兩點疊加在一起,其實只有一個點,那就是雨度趕快下決心吧,拖得越久,價格就越難談。
百度是上市公司,Q1財報的發布時期日益臨近,李彥宏必須試探資本市場對于其在移動互聯網轉型力度,要是壓力大,那李彥宏高價買UC的決心容易下,反之亦反。至于到時UC是不足愿意接受百度的報價,是不足愿意繼續談,這個其實由不得UC。一個輸不起,一個輸得起,誰主動?說到底,俞永福哥三雖然能干,但玩起腹黑,還和李彥宏不是一個量級。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俞永福有意,李彥宏無情。只是怕這么下去,毀了一段好姻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