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捕行動
2012年7月中旬的一個周一上午,位于北京最繁華商圈之一的三里屯SOHO開進了三輛警務大巴,100多名警察沖入新訊天下廣告傳媒有限公司(下稱新訊傳媒)和雅歌時代廣告傳媒有限公司(下稱雅歌時代)的辦公室,一部分轡察負責控制在場員工,另一部分警察搜查辦公電腦,當場封存了所有員工的QQ聊天記錄。隨后,在場100多名員工(包括清潔工阿姨)被送海淀區各派出所做筆錄。
此次抓捕,源于一個為期兩月的整治非法網絡公關行為專項行動,由中央外宣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等四部門聯合部署,從2012年4月起在全國范圍內展開,其中重案由公安部直接啟動。
新訊傳媒的業務與刪帖無關,但雅歌時代是業內有名的“刪帖公司”,兩家公司都在三里屯SOHO600余平方米的辦公室辦公。雅歌時代從2006年下半年涉足刪帖業務,員工上百人。隨著對雅歌時代調查的深入,牽涉的名單越來越長,不僅百度、干龍網、搜狐、網易、中工網、和訊網等多家網站有工作人員被捕或被調查,北京市網監處亦有警員被捕。“刪帖”早已經脫離了早年的粗放模式,成為一條由公關公司、門戶網站中高層甚至部分監管官員里應外合聯手操縱的灰色產業鏈。
據雅歌時代一位前高管透露,僅2011年一年雅歌時代的毛利就高達5000萬元,一半以上收入來自與二三線城市政府官員刪帖。雅歌時代總經理顧騰達因此成為富豪,被圈內人戲稱為“差五毛一個億”。
顧騰達起家
30多歲的河北保定人顧騰達有一個在圈內廣為人知、但拿不上臺面的身份——雅歌時代創始人。據多位業內人士稱,存涉及刪帖的公關公司中,雅歌時代數一數二。顧騰達發現這一生財之道純屬偶然。2006年前,顧騰達和其弟顧騰飛同為百度公司層級較低的員工。當時很多網站尚未建立非常嚴格的內控制度,刪帖很容易,不需要什么技術含量和渠道關系。頭腦靈活的顧騰達利用刪帖信啟、的不對稱,開始涉足刪帖業務。最初其行為尚在規則之內,通過正常申訴渠道,顧騰達一晚上就可幫人刪除20多個帖子,一個帖子至少收1000元人民幣,最多高達3000元-4000元,一晚上有兩三萬元收益,堪稱無本萬利。據雅歌時代早期員工透露,當時有消費者在百度貼吧投訴華日家具的質量問題,貼了幾張產品照片,共14個帖子。顧騰達刪一個帖報價800元,總價1萬余元。顧騰達當晚就成功刪除了全部帖子,—文未花。第二天,華日家具帶著現金來公司付賬。顧騰達由此發現,在網絡時代,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有大量的刪帖訴求,刪帖生意大有可為。
刪帖在對外宣傳中通常被冠之以危機公關。顧騰達曾經給員工描述過刪帖生意的本質:“像富士康工人跳樓事件,正常的公關手段是道歉、賠償,但很多企業因為上市或想降低成本等原因,等不及周期比較長的正常公關,會把重點放在防止輿論擴散上。一些地方領導和明星也有此需要,幾乎每一個行業每一個人都有可能產生刪帖訴求。”
2010年3月,因雅歌時代被媒體曝光,名氣漸大,為了掩護及拓展業務,顧騰達又以其父顧文喜名義,注冊100萬元成立了新訊傳媒,幫助企業通過正面宣傳進行網絡推廣同時逐漸弱化雅歌時代這個名稱。但新訊傳媒接手的從事正面推廣的客戶都來自雅歌時代的刪帖客戶。以刪帖和優化為主的雅歌時代由明轉暗。
找上門的和挖掘出來的客戶
開始找上門來的客戶主要是企業。尤其在有關消費者維權的央視“315”晚會前后,找上門刪帖的企業劇增。找官員刪帖“幾乎是一找一個準”,特別是“兩會”前后。企業有成本限制,會評估負面新聞的影響來考慮是否要在刪帖上投入成本。官員為了仕途,刪帖不計成本,顧騰達曾在公司內部對銷售員培訓時稱,“一單至少50萬元”。
在刪帖后,雅歌時代還會向客戶推銷一種網絡監控軟件,這個軟件能監控小論壇的負面新聞,使用一個月的價格達數萬。雅歌時代是這一軟件的一級代理商,軟件賣給企業的價格是一次性40余萬元,給雅歌時代的價格僅10萬元。
有時一個業務員接到訂單,但自己沒有關系能搞定,會向其他業務員求助。一個雅歌時代的員工加入了300多個QQ群,有一半是刪帖公司同行的群。如果實在找不到刪帖的論壇關系,雅歌時代員工會通過發大量的軟文,以網絡優化的方式將負面信息擠到后面。
灰色刪帖鏈
隨著內控加強,刪帖不再是吃頓飯、說幾句好話就能解決。一條從公關公司到各大網站內容編輯及中高層管理人員之間的灰色刪帖鏈在慢慢形成。對于轉載較多的新聞,首先要刪除源頭網站。雅歌時代員工回憶曾經接過的一個大單,是深圳的一家私募公司被揭露帶有傳銷性質,當時包括人民網、新華網在內全國幾百家網站和論壇都轉載了。這家公司報價100萬元,要求將所有帖子刪除。雅歌時代的十余名員工分批接受任務,先花大力氣把源頭的負面新聞公關掉,然后一家家找轉載的網站,要求刪除轉載的新聞,這宗單子前后耗時兩月,成本僅1萬多元。
隨著刪帖業務量越來越大,競爭的公關公司越來越多,以及各自培育的地下網絡日臻成熟,刪帖價格也慢慢固化下來。與此同時,各大網站也在加強內部管控,對于底層的“內鬼”以權謀私的處理日趨嚴格,用“一經發現、立即開除”這樣的手段殺一儆百,也日漸普遍。“日志是系統自動形成的,你只要刪帖,系統馬上發信,所以非常容易被發現。小編在CMS里做刪除,還要填報理由。”
“關鍵在于要跟網站主管內容的領導搞好關系,這就能刪除得比較快。”合作方式并非千篇一律,一般的帖子打個招呼就能刪。有時事情比較大,會按次直接約定打點的費用。與此同時,“要了解關鍵負責人的喜好,個人關系、合作感情的培養,需要長年打點和積累”。為他們提供服務的這家公關公司為了搞定某門戶網站的內容負責人,就仔細搜集和研究了他的個人資料,然后投其所好,從高爾夫和女色入手鋪墊關系。
百度漏洞
百度業務主要在百度貼吧,貼吧分兩種:有吧主的和和無吧主的,有吧主的貼吧刪帖相對簡單,直接找吧主刪除,價格幾百元不等。無吧主的貼吧,業務員就找百度管理貼吧員工,起初刪一個帖子給百度員工500元,一天刪十個就賺5000元。
據一位了解百度內部刪帖程序的人士透露,再度刪帖有專門的部門“在線管理部”。通常提出刪帖要求的有三個來源:公司、媒體和政府。對公司卡得比較緊,比如公司提出刪帖要求后,百度內部需要由編輯向主管匯報,逐級往上。只有一定級別的主管同意后,向在線管理部門同級別的人寫郵件。由該部門主管下達刪除指令。如果提出刪帖要求的是媒體或官員,手續會簡化一些,通常不需要上報到很高級別,但相關郵件需要抄報上面的領導。比如找到百度在線管理部內和雅歌時代接口的人,就可以實現刪除。對于關鍵詞屏蔽,上述百度內部人士說,普通運營人員沒有權限,至少需要分管搜索業務的副總裁批準,即使分管銷售和大客戶的副總裁也沒有權限。
這個業務吸引了不少企業:企業最怕的就是搜索引擎會放大負面新聞的影響,另外,總有一些公關不下來的網站,對這類網站,惟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過“關鍵詞屏蔽”來減少負面影響。據雅歌時代內部人士透露,這樣的業務需要動用在網站之外更高層的力量,成本很高,只有極少數有特殊關系的公司能做到這點。一般對外報價一單從幾十萬元到上百萬元不等,這些錢有很多流入了“特殊關系”人士。雅歌時代的一位內部人士舉例說,陜西國土資源局的一位領導曾找公關公司要求刪除戴天價表圖片的新聞,后來公關公司就是動用了特殊關系才達到了刪帖目的。也有些時候,業務員會在巨大的誘惑下,不惜偽造地方政府公章和冒充網監處工作人員,鋌而走險。一位雅歌時代的老員工認為這也是此次雅歌時代出事的原因之一。
現在每天網絡上依舊充斥著各種水軍,違法就該伏法。但想想那些花錢消災的買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