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傳言,把前乒乓球世界冠軍推上了新聞熱點。
傳言說鄧亞萍任CEO的、人民網旗下的即刻搜索2年花了若干億,但效果不佳。又有媒體緊跟調查,以數據加以佐證:國內搜索引擎市場上,百度的使用率和占有率均超過70%,占去3/4個蛋糕。360、谷歌、搜搜等瓜分殘羹冷炙。鄧亞萍的“即刻搜索”沒能排進前10位。占有率低于萬分之一,使用率幾乎為零。
在網上,主流的批評意見是:鄧亞萍一個前運動員懂個球事?讓她搞人民搜索是典型的外行領導內行,純粹是找死。
我在微博上說這是偏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為什么鄧亞萍就做不了搜索公司的CEO。她打乒乓球不假,但那時她23歲之前的事情。23歲以后,人家就一直在努力學習中,清華、劍橋都待過,最后還拿了劍橋的經濟學博士。劍橋,這文憑買來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吧。
不要先入為主的就認定搞體育的一定都有如下潛在含義: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不學無術、文化知識薄弱、聽黨的話等等……其實,干哪一樣,只要能干到世界頂尖水平,都說明這個人素質不簡單。
又有人說,鄧亞萍不行,有事實佐證啊,即刻搜索不是沒搞好嗎?這大概確實是事實,但也沒法反推出鄧亞萍不行,更跟她打乒乓球的出身沒有任何關系。以國內的搜索市場現狀,換李開復來就能做好?
現在的國內搜索市場是百度一家獨大。此外,還沒有一家搜索公司是純靠搜索技術或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的。搜狗和360也有些市場不錯,但那都是輸入法平臺和殺毒平臺幾億用戶帶過去的,沒有這倆平臺,純靠即刻搜索這么干,強大如周鴻祎也不行。
又有說,既然市場如此這般殘酷,人民網為什么還要做搜索?是啊。但這得問人民網高層,仍舊跟鄧亞萍沒關系。你還可以問騰訊搜搜,網易有道,盤古搜索,中搜,宜搜,它們為什么還要在這個市場燒錢。
又有人,比如李開復導師,問,一個搜索公司的老總為何由黨來任命,為什么要用納稅人的錢來做搜索?是啊,導師問的很有道理。但另外的問題則是,一個搜索公司的老總為何不能由黨來任命,為什么不能用納稅人的錢來做搜索?這類事情,不是中國的普遍現狀嗎?為什么擱到鄧亞萍身上就該成為例外。是不是更該問一句:一個石油公司的老總為何由黨來任命?為什么要用納稅人的錢來……在中國,這類問題問下去,豈有窮盡。
而且,假如人民網請來的CEO不是鄧亞萍,而是李開復,這些問題是不是一樣可以問出來?答案顯然是肯定的。
為什么國人對鄧亞萍當搜索公司的CEO格外敏感?在國外,比乒乓球運動員在不學無術方面堪稱旗鼓相當的演員,比如阿諾施瓦辛格都能當州長,演員當總統的,比如里根也不乏先例啊。
或日,人家那是合法選舉的產物。但若論任命程序,鄧亞萍就非法乎?
問題出在哪兒呢?
這次,鄧亞萍是踏踏實實的躺槍了,或許,她想憑自己的能力在互聯網業里干出點什么,但她身上的那些符號,前乒乓球世界冠軍。舉國體制,重點培養,國家投資,政府任命等等,已經把她的個體全部遮掩。
她曾經為此受益,她現在為之躺槍。
果然是,出來混,總是要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