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輕畢業生走上了教師崗位,他們懷揣夢想,胸懷遠大抱負,很想早日成為“名師”,成為教育事業的棟梁之材。但他們初登講臺,面對幾十雙眼睛,雖然有滿腹才華,卻無法一下子施展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工作的能力,促進自己專業成長,顯得尤為重要。下面筆者結合自身的經歷和當前學校教育工作實際,給新教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提出五條建議,以期達到共同探討、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勇挑工作重擔,負重奮進,苦練工作的“內力”
年輕教師剛走上工作崗位,容易出現不愿挑重擔、工作圖輕松的情況,這在表面上看似乎是情理之中,畢竟剛走進新領域,工作拈輕怕重可以理解,但對于個人專業成長來講卻千萬要不得。因為,每個人的工作作風的最初形成,就像汽車發動機的“磨合期”,如若“磨合”不好,發動機就發揮不了最大效力,也容易產生“無力”或“熄火”現象。因此,初涉教壇的年輕教師也一樣,剛開始工作,如果工作量少、工作單一、責任度不高等,時間一長就會形成習慣,工作中就會出現時間觀念不強,不會科學合理統籌調配時間,不會恰當處理工作與學習過程中的矛盾等現象。一旦后來工作量加大,就會手忙腳亂,工作費力且效果不佳。不但培養不了工作能力,而且會喪失工作熱情,如果喪失了工作熱情,就談不上個人專業成長,“名師夢”也會破滅,一輩子也許就是一個“教書匠”,而成不了“教育家”。
所以,剛走上工作崗位,年輕教師要有挑起重擔向前沖的勇氣,要善于自加壓力,尋找工作機會,尤其是學校除“上課”之外的其他工作。記得我剛參加工作時被分配到一所偏遠的鄉村小學,跨年級代兩個班的語文,還代5個班的音樂課,另外我還主動要求每天帶早操,周課時一度達到24節,一天忙忙碌碌,晚上寫教案、閱作業到半夜,覺得工作、生活很充實。后來無論多大的工作量壓在身上,我都能應付自如,皆因形成了比較勤奮的工作習慣,這些都讓我受益一生。
二、苦練“基本功”,為專業發展植入肥沃的土壤
現在許多年輕同志,在從事教師工作之前,雖然都受過系統的專業知識教育,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功底,但一登上講臺,普通話不過關,粉筆字不過關,課堂駕馭能力差等現象屢見不鮮。這些都是教師“基本功”中的基本,不能小瞧這些本領,它的強與弱直接影響著個人的專業發展。寫一手漂亮的字,說一口流利、表達清晰連貫的普通話,那是個人魅力的外在表現。尤其是小學教師,工整的板書、標準的普通話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
因此作為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教師,應注重苦練自己的“三字一話一畫”基本功,因為這時自己的語言、字體還未定型,有很大的可塑空間,只要堅持兩三年,就會有很大的進步和收獲。這樣既能提高自己的“基本功”,又能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從而使自己的專業成長有了廣闊肥沃的土壤。試想一個文化專業知識扎實,而“基本功”不過關的教師,只能被別人說成是“茶壺里煮餃子——有貨倒不出”。而“基本功”扎實的教師,就會受到學校的喜愛和學生的尊敬,個人也很容易獲得成就感,從而使自己工作信心大增,激情高漲,就會在專業成長的過程中,步入“高速路”,而成為同行中的“佼佼者”。
記得我曾經有一位老同事說過他的成長經歷。他剛從高中畢業,就當了一名小學代課教師,初登講臺的他,還很膽怯,見人說話就臉紅,但他很喜歡教師這個職業,于是暗下決心,從練習普通話入手,每天堅持跟著收音機里的新聞聯播練習普通話,買隨身聽,練習漢語拼音聲韻母的發音,這使他的普通話水平在很短的時間里得到很大提升。同時他還在苦練鋼筆字的基礎上,苦練粉筆字。后來只經過短短的三年,他就成了學校的骨干,再三年后被當地中學看中,將其“挖”到中學重點培養,現在已是當地小有影響力的“名師”。他的成長經歷,讓人深深感受到扎實的“基本功”對一名教師專業的成長和發展是多么重要。
三、培養個人良好的志趣,為專業成長拓寬發展之路
年輕教師走上工作崗位后,需要培養個人良好的志趣和多種才能,方可拓展自我發展之路,有利于自己的專業化成長。小學生模仿能力很強,崇拜多才多藝的老師,因此小學教師除了自己的專業外,體育、音樂、美術、棋藝等都要懂一些、會一些,閑時教學生寫一寫書法、唱一唱歌曲、跳一跳舞蹈、打一打乒乓球、下一下棋等,這樣既可以給學生“賣弄”自己的本領,還能將學生牢牢地吸引在自己的周圍。
因此年輕教師可以根據自身實際,多選擇些良好的個人愛好,如臨習書法、練習樂器、訓練體育項目等,并將這些融入自己的教學過程,這既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還能增添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從而拓寬自己專業成長的發展之路。教師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不能讓社會物欲所左右,更不能沉溺于網絡、賭博等惡習之中,葬送自己美好的前程和“名師”之夢。
四、善于學習他人長處,為專業成長儲存能量
一個教師的成長,要遵循“發展——借鑒——創新——再發展”的規律。青年教師走上講臺后,為了避免因“摸著石頭過河”而走大量的彎路,最好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選定一位名師作為自己的榜樣,看看別人怎么上課、備課、批閱作業,怎么跟學生和同事相處,怎么對待自己的工作,通過類似參照與模仿可以全面探索榜樣的成長經歷,學習榜樣的優點長處。
這個榜樣可以是你身邊的同事,也可以是你的老師,還可以是當今社會的教育名家。無論選誰當榜樣,這都能為自己的工作提供“參照物”,在專業成長和發展的道路上形成目標,確定方向。從這些榜樣的工作經歷中、工作方法上、思想道德上汲取精華,為自己的專業成長儲備能量,蓄積內力,達到厚積薄發,成就自己夢想的目的。
五、廣泛涉獵其他學科知識,為專業成長增加渠道
對于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張嘴閉嘴就是自己所學的專業怎樣,而不考慮學校和崗位的實際情況就未免顯得好高騖遠、不切實際了。殊不知,現在的中小學分配給你的教學任務,很可能和你的所學專業是不太吻合的,而你不可能因為專業不符,就不去接受分配給你的教學任務。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年輕教師必須自主涉獵其他學科知識,通過多方涉獵來整合自己的專業知識結構,建構適應自己工作崗位的知識體系,抱著勤奮的態度,認真踏實的精神,走“繼續學習型”發展之路。只有廣泛涉獵各類學科知識,才能在專業成長之路上,立于不敗之地,才能建成個人專業發展廣泛而豐富的“材料大庫”,進而拓寬專業成長的取材之道,實現自己成為“名師”的理想。
雖然,教師個人的專業化成長,有很多有效途徑可走,但通過自身努力,走自我成長之路,應當是青年教師專業成長和發展中的上上之策。
(作者單位:甘肅岷縣鎖龍九年制學校)
責任編輯 趙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