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童年的夢里,教師是最神圣的,我在學生時代的最大理想,就是有朝一日能成為三尺講臺上的人民教師。高考時,我將師范類作為我的第一填報志愿。經過努力,我如愿考上了夢寐以求的美術院校并接受了較為系統的美術專業訓練。
1999年我從師范院校畢業,作為本地第一批被分配到農村小學的大專院校畢業生,滿懷理想與憧憬的我踏進如今這所農村小學,開始了任教之路。但是,我在抵達后才知道,我是這所學校唯一的專職美術教師,沒有前輩教師可以指導我。
那時的我志比天高,在開學初期的那段時間整日恍恍惚惚、頭腦有些發蒙。而再當我走進課堂,看到孩子們所繪制的稚嫩、夸張的事物造型時,滿臉寫的都是驚訝。特別是當我看到這些孩子們的作業中竟然出現藍太陽、黑月季這些“離譜”色彩畫后,我更是無比的納悶與彷徨。
理想與現實的反差使我頓覺無比委屈,甚至還曾一人偷偷躲到宿舍流淚。當時的我真不知該如何教好這些孩子們。好長一段時間,我都郁郁寡歡、沉默無語,同事們以為是我工作太累的緣故,勸我注意多休息。一位中青年教師還“善意”地給了我一些“經驗”:只要不體罰與變相體罰學生,課堂上不出什么差錯,美術課嘛反正是副科,可以“隨意一些”,不要給自己找累??墒聦嵣希挥形易约翰琶靼變刃挠魫灥恼嬲?。
當時,由于我沒能真正適應小學美術教學規律,次年春,我帶的學生在兩年一屆的全市中小學生藝術節美術類現場比賽中也收獲慘淡,幾乎在全市小學組墊底。這樣的結果曾讓我無地自容,學校領導也對我的專業能力表示了質疑。
痛定思痛,我體會到了“既來之、則安之”這句話的深切含義,這讓我暗下決心在此好好干一番。后來的好長一段時間,我思索著從自身找出原因來改變當時的美術教學現狀。此后一有空,我就拿出教科書仔細揣摩一番,在經過細心觀察后,我發現美術課本中有好多課時由于條件限制并不適合農村小學。我尋思著是否可以從農村附近尋找一些資源來補充我們的課堂教學。于是,一節課前,我嘗試著讓孩子們自帶了一些落葉、花種、稻草、小樹枝等教他們做小動物拼貼畫。讓我驚喜的是,孩子們在這堂課中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濃厚興趣,雖然交上來的作品并不十分美觀,可這是孩子們第一次真正動手與動腦的體驗,這讓我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此后,我又多次引導他們學做拼貼畫,孩子們也逐漸做出了一些像樣的作品。我把孩子們這些作品擺放在美術室的四周,讓他們真正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我也在疲倦中體驗著成功的快樂。
我又繼續思考著,是否可以讓孩子們學一學我在美院所學的扎、蠟染工藝。在嘗試之前,我也曾考慮過一人帶著孩子們學扎、蠟染是否太累人了,況且在我的堅持下,校領導也只是抱著將信將疑的目光期待著我的“計劃”。但高昂的斗志促使我說干就干。后來各種材料差不多準備齊全了,可唯獨缺一個小火油爐,沒辦法,只好找來一只舊臉盆臨時充當“小火油爐”。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我每天放學后同孩子們一起體驗扎、蠟染制作流程。可有一次,蠟與柴火在舊臉盆中放得太多了,火燒得較大,險些釀出意外,直到現在我想起這事還心有余悸。就這樣,我帶著孩子們制作出一幅幅精美的扎、蠟染作品。孩子們在制作扎、蠟染中收獲了喜悅與成功,領導們看了孩子的作品后也由衷地發出贊嘆聲。我也再次在辛苦中收獲了快樂。
此后,我還利用一切機會“冒著膽”帶孩子們到校園里、田野中進行寫生,讓他們自己去體驗四季中各種事物的造型,積累他們的知識面,更培養了他們的觀察力與思維力。同樣,課堂中,我也允許孩子們合作,允許他們自由走動、相互學習,允許他們作畫中大膽用色。另外,我還嘗試教他們學剪剪紙、學吹吹塑、學習用油畫棒與水彩顏料結合作畫……看到孩子們的興奮勁兒,我也同樣感覺到自己在繁瑣中收獲著快樂。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在我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孩子們的美術素養得到了極大的提高。2004年夏,我所帶的學生在參加本市教育局組織參賽的“全國青少年文化活動周”中獲繪畫全國一至三等獎8人次,在全市參賽學校中排在前列。另外,我所帶的孩子們在其它一些全國、省、市美術類比賽中陸續獲得一些佳績。看到孩子們及家長滿意的笑容,領會到學校領導信服的贊揚,我深深體會到了這幾年的辛苦是值得的。
當一名老師是繁瑣、辛苦及清貧的,但我深深地熱愛著這份崇高的職業,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一名為實現教育理想而累并快樂著的老師。
(作者單位:江蘇金壇市朱林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 趙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