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一個特殊的學生——成金華引起了我的關注,他的衣服總是洗不干凈似的,戴在胸前的紅領巾也是皺巴巴的,歪歪斜斜。在他身上,你看不到少先隊員所應該有的那神采奕奕的風采。開學的一段時間里,他常常被少先隊值日生扣分,扣分的原因不是遲到,就是沒有佩戴紅領巾。為此,我曾找他談話,并提出要求。但每次談話,他只是天真地笑笑,不說“行”,也不說“不行”,談話過后他依然我行我素。我唯有等待教育時機的出現。
那天,成金華又遲到了,被值日生扣了分。當他出現在教室門口時,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又是他,他最可惡了,總是遲到、遭扣分。老師,罰他!”可他呢,神情茫然,沒有反駁。看來,自卑心已經在他心里扎了根,他已經接受了同學對自己的失望和不屑,那被孤立、被鄙視的尷尬表情讓我難受。我不忍心當著大家的面問他為什么遲到,我怎能用“做了錯事,理應受到處罰”的道理,讓一個自卑的孩子接受不友好的責備呢?我用關切的眼神看著他,示意他回到座位上。只見他背著舊書包,默默地走向座位,然后放下書包,默默地坐著,好像什么事都沒發生,一切都無關緊要。
這是早讀課,但他沒有拿出書來,我輕輕走到他身邊,親切地說:“拿出語文書,跟大家一起讀書吧。”盡管是細小的舉動,還是引起了學生們的關注,大家把目光投向金華身上。讀書聲漸漸小了,我沒有再說什么。我從他身旁走開,專心地拿著語文書,接著學生們剛停下的地方繼續往下讀,一邊讀,一邊邁著輕輕的腳步在教室里走動,偶爾還留意一下金華的表現。過了一會兒,我發現他居然拿起書開始讀起來。
班有班規,金華違反紀律不受批評,不用承擔責任,這顯然不利于班級的管理。在班規面前人人平等,誰違反了紀律就要知錯,就要改正。正想著,發現教室地面有污跡,于是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早讀課后是課間操時間,我走到金華身邊輕輕地對他說:“金華,老師看教室地面有些污跡,你能幫老師拖一拖地嗎?”金華一聽,一句話沒有說,就向衛生間跑去。我知道他是去拿地拖了。很快,他拿著地拖往回走,我則帶同學們排隊去了運動場。一個課間操的時間,他就把地面拖干凈了。
第一節是我的語文課,課前幾分鐘,我說:“金華因為遲到被扣分了,但他已經為班級做了件好事,他態度很好,地拖得很干凈,這是負責任的表現。”我留意到金華的表現,他眼里帶著微笑。這時有同學說:“老師,你真怪,金華違反紀律你沒有批評,反而表揚他!”我笑著說:“人都會犯錯誤,犯了錯能知錯改錯就是好孩子。是好孩子,老師就不舍得批評。金華也有自己的優點,他做了錯事不找借口,聽從別人的批評,大膽改正。他為班級拖地也是做好事呀。同學有缺點,我們一起來幫他克服,好嗎?”這時,學生們臉上綻開了燦爛的笑容。我又對金華說:“金華,你也不想遲到,對嗎?下次,你努力改掉遲到的壞習慣,讓我們看到你進步,好嗎?”他點點頭,臉上終于露出純真的笑容。
下課了,我悄悄把金華叫到辦公室,進行了一次愉快的談話。我讓他不要看不起自己,不要以為學習成績不好就什么都不好。當然,我也提出一些改進目標,讓他對自己樹立起信心,能做好的事就盡力去做好。我跟他商量:“我們不能讓同學們看不起,首先,想辦法做到不遲到如何?不妨讓媽媽幫你安排好時間,上學的路上別走走停停,這,你可以做到嗎?”金華點點頭說:“可以的。”“真好。上早讀課時,繼續像今天一樣好好表現,堅持著,好嗎?”金華又點點頭說:“可以的。”“學完課文后要寫好生字詞,按時交生字詞作業;輪到自己值日時認真打掃衛生,這應該也可以做到。我們就從這些可以做到的事情做起,堅持下去,過一段時間,同學們就會喜歡你的。”金華認真地聽著,不時點點頭,有時還給我一個笑容。
對這樣特殊的學生,我不期望一件事、一席話就改變他。晚上,我打電話給金華的父親,給他講了金華當天發生的事,分析了金華在班里的情況,希望他能幫助金華重新樹立好形象。我讓他明白,要從小事情開始幫助孩子改變,堅持做好可以做好的事。別小看是小事,積累下來,他會看到改變的好處,感受到進步的快樂。他爸爸也覺得有道理,還說這個辦法實在、管用。
這之后,他遲到的壞習慣真的改了。但他偶爾也上課分散精神,偶爾會缺交作業,他的這些表現我可以體諒,因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上課時,我還會多一點走到他身邊,給他提示;他缺交作業時,我會把他找來,讓他補上那些較為簡單的習題;有時我會教他讀課文,幫他聽寫生字詞。每次把他叫來,我都會給予鼓勵,提醒他繼續克服缺點。我以為,就算這孩子學習成績一直不理想,往深一層想,那又有什么關系呢?也許長大后,他想起自己的童年生活,就會想到有這么一個老師,曾帶給他一些溫暖的回憶,這份真摯的愛將伴隨他一生。
(作者單位:廣東清新縣第三小學)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