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小學家長自述:開學一月摧垮堅持6年教育觀》一文后,我聯(lián)想很多,感慨很多。不少教師與家長嚴重缺乏溝通,忽視了家長素質(zhì)高低不同的特點是感慨之一。如何與不同層次的家長相處,預防、解決可能出現(xiàn)的矛盾,努力與家長形成合力教育孩子,是我們需要面對的難題。下文,是我由此聯(lián)想起自己的四個活動案例,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參考。
案例一:善于利用每一個與家長溝通的渠道
一般,學校每學期都要開家長會。上學期,我在家長會上微笑著講了許多肺腑之言,其中說了這樣的內(nèi)容:
“感謝家長百忙之中來參加會議。我們相聚一堂是為了孩子的成長,只要大家認識到教師是真心愛你們的孩子,一切為孩子著想,只要我們教師認識到家長不光愛著自己的孩子,同時也關(guān)愛著班級中的其他孩子,我們就會首先想到攜手,即使見到對方有些不足,相信也會大度寬容。我懇請家長對我的教學多提建設性意見,多作批評。歡迎多與我溝通聯(lián)系,可用電話,也可在自己孩子的家庭作業(yè)上寫留言等等。寫留言,進行書面對話,我們可像家人閑談一樣,不拘泥形式。有些時候,我會進行家訪,也會請有的家長到學校來面談。不是特殊情況,一般我不會請家長來校,還望家長諒解。家長也可讓我到自家面談。”
議論:家長會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渠道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渠道,如,電話、面談、書面交流等。教師多提示家長注意不同渠道特點,并帶頭常走這些渠道與家長進行交流,非常有利于團結(jié)家長,開發(fā)利用家庭資源,有利于及時化解與家長的誤會,發(fā)現(xiàn)、解決與家長之間的矛盾。
案例二:讓教育博客成為教師與家長溝通的紐帶
我近幾年堅持寫教育博客。在博客中,我開設了“學生園地”欄目——其中博文,一般以教材中的習作為主要話題,常為學生、教師、家長共同合作的。與學生、家長交流時,我們常會說提起教育博客中的“學生園地”。
上周課間,幾位同學圍在我身邊,七嘴八舌說道:“我爸爸經(jīng)常上你的博客,看了你的文章,說你是最棒的教師。說習作奧妙不少,很有趣。”“我媽媽看到別人的家長在習作后寫留言了,叫爸爸也不要老動嘴不動手,哈哈。”“我叫家長為我的習作寫評語,他們就是不寫。估計要面子,怕寫不好,真拿他們沒有辦法。”
議論:我的教育博客不僅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渠道之一,也是表現(xiàn)自己新理念、教學思路、個性特點、價值觀的好陣地。利用教育博客,讓家長看到教師對教育現(xiàn)狀的深層次思考,及對一些教育現(xiàn)象的質(zhì)疑,家長對教師會多一份理解、親近。這樣的“學生園地”,其實也在鼓勵家長參與學校教學,同來創(chuàng)造愉快的學習氛圍,幫助孩子成長。
案例三:提前對家長進行摸底
有的教師,往往遇到家長找麻煩時才會由衷感嘆:這家長太不講道理了。碰上如此家長,常會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為了避免發(fā)生不愉快的沖突,我一般會提前對家長進行摸底。
開學初,得知自己帶了新班級,我立即到其前任班主任處取經(jīng)。
我:以前的成績總表還在嗎?
班主任:在,等會找給你。
我:這班家長有什么特點?能給我大概說說嗎?
班主任:還行,大多數(shù)家長很配合。有一個家長曾來學校發(fā)過脾氣,很護短……
我:單親家庭有多少個?
班主任:這班單親家庭特別多,上學期總成績后十名的,4個是單親家庭……
回去后,我在成績表的學生名單后,寫上家長姓名,并貼上嘆號、問號等記號(貼上為了以后好變動)。即提示自己,在以后的相處中,對嘆號家長,要注意溝通的方式,對問號家長,自己言行等要多點謹慎、禮貌,注意保持適當?shù)木嚯x,對與其合作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議論:提到家長,我們應該想到“尊敬”“團結(jié)”,但不可忘記社會上也有“不講理”的大人。通過初步調(diào)查、交流、進一步觀察,了解家長素質(zhì),可對優(yōu)秀家長多點期待,而對比較難纏的家長,我們則要注意溝通的方式和語言的藝術(shù),發(fā)揮教師的智慧。還應該提前“備課”,做類似的調(diào)查摸底工作。
案例四:學會退讓,用愛心化解矛盾
遇上以強硬態(tài)度來“討公道”的家長,我們?nèi)绾蚊鎸δ兀课蚁氲綆啄昵坝龅降囊粋€家長。
一個家長怒容滿面,來到辦公室找我討公道:我的孩子不是你教的時候,經(jīng)常被表揚。他在上周的考試成績領先他人,你為何還要含沙射影地批評他?
我:我班在進行小組“捆綁教學”嘗試,學生的成績也要看其合作能力……
家長:我不管你那么多,反正我的孩子考試比別人強。你對他的態(tài)度,讓他精神壓力太大,他近來經(jīng)常頭疼……
見此,我找借口離開,請其他老師與之交談。家長離校后,與他交談的老師說他揚言,要我向他賠禮道歉才能罷休。見此,我權(quán)衡再三,便打去電話,說自己的工作思路沒有解釋清楚,才會引起家長的不理解,還望家長多體諒,并與之扯扯其他話題,緩和緊張氣氛。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對其孩子像對待其他孩子一樣,仍帶愛心。只是對其孩子小組淡化些“捆綁”,注意不與其家長產(chǎn)生矛盾。待不教其孩子時,這家長主動來見我,說了好多贊揚的話語,對自己以往的態(tài)度深表歉意。
議論:我們贊揚某人為事情付出,常用“忍辱負重”一詞。“忍辱”排在“負重”之前,可見要做到“忍辱”難度之大。而較多時候,“忍辱”像“負重”勞動,表現(xiàn)的也是美好的品質(zhì)。為了工作、孩子,我們“忍辱”,有一定素質(zhì)的家長見之,終究會被你的“不是小人之心”所打動。若有人素質(zhì)太低,我們分散太多精力與其糾纏、較真,即使打了勝仗,也不能說明自己有能力,有品位。彎曲是為了更好地發(fā)展。在關(guān)注學生、教師整體利益的基礎上,有時候,老師的退讓“忍辱”,反而是退一步海闊天空。
(作者單位:江蘇連云港市大慶路小學)
責任編輯 趙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