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熬夜的心理準備
因為胎兒在媽媽肚子里時并沒有晝夜之分,他習慣在黑暗的環境里活動,因此新生兒也是沒有晝夜之分的。在肚子里時媽媽的心跳和媽媽體內各種體液流動造成的咕咕聲時刻陪伴著寶寶,這都會讓他感到安心和舒適。所以新生兒往往會在明亮的白天,甚至在各種嘈雜聲中安然入睡。到了晚上,反而會因周圍過分安靜而感到不安,不肯入睡。通常這種日夜顛倒的情況會持續幾個月,有時可持續到出生后8~9個月。
新手熬夜Do
讓寶寶建立起白天醒、夜晚睡的生物鐘
幫寶寶區分白天和夜晚 白天應盡量讓家中保持明亮,多和寶寶說說話。到了晚上不妨只開小夜燈,且盡量保持周遭環境的相對安靜,讓寶寶對夜晚產生認知,養成到了晚上就要安靜睡覺的習慣。這樣逐漸地將寶寶的生物鐘調回到晝起夜眠的軌道上來,讓他漸漸遠離日夜顛倒。
形成固定的睡前流程 在晚上睡覺之前,安排一些固定的、合理的
睡前活動,幫助寶寶形成固定的睡眠模式。可以在睡前為寶寶洗個熱水澡,給他換上睡衣,陪寶寶看看布書,玩些安靜的游戲如唱兒歌,或是給寶寶喂奶,這些活動都具有催眠效果。這樣到6個月后,寶寶就會有固定的睡眠習慣。
養成規律的睡眠時間 有的媽媽以
為白天寶寶玩得越累晚上睡得越好,這是錯誤的。白天過于疲勞,晚上寶寶會出現煩躁不安的情況,同樣不利于晚上入睡。讓寶寶在白天形成有規律的休息時間,寶寶睡上2~3個小時后用音樂或一些自然的噪音去叫醒他,既確保足夠的休息,又讓寶寶不至于睡得太久。晚上,也要引導寶寶在某個固定的時間入睡,讓他不至于晚上太興奮造成新一輪的日夜顛倒。
利用白天充分休息
珍惜每一個睡眠機會 媽媽們要學會創造各種條件,讓自己睡個覺。有時候,即便半個小時的睡眠也能給你帶來好心情!寶寶的睡眠時間是最可以利用的整塊時間,媽媽們可以利用這整塊時間與寶寶共眠。當寶寶安然入睡時,不要忙著去洗洗涮涮,而要抓緊時間休息,哪怕是閉目養神。千萬要記得把電話調成靜音,不要讓它驚擾了好覺,為自己創造一個安靜、閑適、健康的休養環境,才可以更好地照顧寶寶!
合理安排,提高效率 生活中很多事情不必事必躬親,放手讓電器代勞吧。建議買一個電動的吸奶器,雖然價格比一般手動的貴了點兒,但可以節省下不少時間多休息。發揮每一個家電設備的作用,讓它們為提高效率做出貢獻,電飯鍋、溫奶器、電磁爐、洗衣機、電壓力鍋等等都會是節省時間的好幫手。另外,想方設法做“一舉兩得”的事,比如給寶貝做撫觸的同時,不妨給自己也設計一些鍛煉身體的動作,讓同一段時間承擔兩種功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將寶貝的物品分類放在固定的地方,這樣可以節省四處找東西的時間。
巧借外力,讓家人共同分擔育兒重任
可以考慮請月嫂來幫忙,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去休息 月嫂接受過專門的培訓,對于寶寶的護理、喂養、媽咪的產褥期護理都很在行,新手媽媽還可以跟她們學到很多育兒知識,避免走彎路。除了給寶寶喂奶、洗澡、做撫觸最好還是由媽媽親自動手外,其他事情就可以請月嫂幫忙做了。
發揮爸爸在育兒當中的重要作用 把帶寶寶的事兒交給孩子他爸,這樣既能增加父子間的感情交流,媽媽也可以乘機松口氣。記住,媽媽一定要學著放手,給爸爸足夠的信任,在開始階段要不厭其煩地從旁指導,有足夠的耐心,別怕他做不好,多多鍛煉,相信孩子他爸一定能慢慢勝任的。當寶寶有了超級奶爸,媽媽就可以騰出時間來休息了!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各司其職 老人們如果能夠給新手爸媽幫幫忙,那就再好不過了!為了避免資源浪費,要協調好老人的工作,比如奶奶負責做飯、爺爺負責買菜……這樣一來,既節省出了媽媽的時間,也不會使老人太累。
新手熬夜Don’t
不要迷迷糊糊給寶寶喂夜奶 有些新手媽媽只要聽到寶寶夜里稍微有動靜,就條件反射把乳頭塞給寶寶,即使自己還沒有完全醒來。其實這是非常不恰當的,因為通常寶寶都會吃幾口就不知不覺又睡著了,這時候如果媽媽迷迷糊糊睡著了,被寶寶含在嘴里的乳房就有可能阻礙寶寶的正常呼吸,甚至引發意外。
不要情緒煩躁嚇到寶寶,影響泌乳 媽媽們往往容易忽視哺乳時的心情,中西醫研究都發現媽媽生氣后的乳汁,嚴重時會產生妨礙嬰兒發育的可怕毒素,因此不要因為半夜好夢被寶寶侵擾而遷怒寶寶,更不可在情緒煩躁時馬上哺乳。
不要為了方便開燈睡覺 任何人工光源都會產生一種微妙的光壓力,這種光壓力的長期存在,會使嬰幼兒表現得躁動不安、情緒不寧,以致難于成眠。讓寶寶久在燈光下睡覺,也會使他每次睡眠的時間縮短,睡眠深度變淺而容易驚醒,并且對于嬰幼兒來說,極易造成視網膜的損害,影響其視力的正常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