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問題自古以來就是天下第一大難題,懷孕后似乎因為“母憑子貴”稍有緩解,但畢竟是兩代人,在許多理念、做法上還是會有沖突。那么,前輩媽媽們都遇到過哪些懷孕期間典型的“婆媳矛盾”,當遇到這些問題時又該如何巧妙地應對呢?
案例一婆婆經常猜測胎兒性別
自從懷孕后,婆婆和親戚們談論最多的話題就是我肚子里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而且還經常在我背后觀察我的身形及走姿,甚至還慫恿老公帶我去認識的醫生那里做B超鑒定性別。
——靜靜媽
K.O應對方法
首先,孕媽媽自己要調整好心態,不要去理會婆婆的猜測,權當婆婆是在自娛自樂吧。然后,再和老公說明這種情況,讓老公找個適當的機會,去和婆婆好好談一談,并且經常灌輸男孩女孩都是一樣好的想法給婆婆。通常情況下婆婆還是會聽取自己兒子的建議的。這樣一來,婆婆猜測的毛病就會少犯,婆媳的問題也不至于升級。
案例二懷孕期間婆婆不管不問
懷孕以后我都是住在娘家的,每天都是自己的媽媽照顧我的飲食起居,由于婆婆是外地的,所以她也搭不上手。但是貌似婆婆大人就默認這種狀態了,平時也不來一個電話問候一下我的情況,更不會想到要來看看我了。哎,好像我肚子里的孩子跟她沒關系似的,真是讓人郁悶。
——閃閃媽
K.O應對方法
不要對婆婆抱有太大的期望,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原本兩個陌生的女人,只是因為一個男人而走到一起,談不上會有太多的感情。所以,孕媽媽要想得開,不要給自己制造太多添堵的想法。此外,你可以讓老公給他媽媽打電話的時候適時地提醒一下,或者你自己大度一些,先打電話給婆婆問問她們二老的身體情況,相信婆婆也會在電話里問及你的情況的,此時就可以順勢和婆婆分享一下小寶寶的情況。
案例三懷孕期間婆婆干涉得太多
我懷孕的時候是和公婆一起住的,婆婆對我的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干涉得比較多,比如房間和客廳的空調一直開著太浪費啦、早上睡得太晚起床啦、吃橙子或布林容易把寶寶的皮膚吃黃或吃黑啊、或者經常說我應該吃些什么,不應該吃什么等,總是讓我覺得很厭煩。
——樂樂媽
K.O應對方法
不要太在意婆婆的說法和想法,孕期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愉悅的心情,讓自己開心就行。關于一些生活習慣的問題可以和婆婆溝通,同時告訴婆婆,由于自己是孕婦比較怕熱,開著空調會舒服一些,相信你和婆婆明說了,她也會理解和體諒的。如果遇到飲食上婆婆的無知讓你很郁悶的時候,你可以尋求一些科學的孕期飲食書籍的幫助,讀給婆婆聽,讓她增長一下見識。
案例四婆婆生活習慣很差,影響到我
我懷孕的時候是和公婆同住的,且我懷孕就不上班了,經常在家的時候就是和婆婆單獨相處的。婆婆沒什么文化,生活習慣又比較差,比如我在房間里午睡的時候,她經常會不敲門就進入,好幾次我都被她吵醒,實在是太郁悶了。
——寶寶豬的峻
K.O應對方法
如果婆婆的行為習慣讓孕媽媽很不能接受的話,你就避避開,盡量不要與婆婆產生正面沖突。你可以在進入房間午睡的時候問一下婆婆有沒有需要進房間拿的東西,如果婆婆說沒有,你可以順帶把房門鎖上,這樣婆婆在你午睡的時候就不能進入了。這樣做你既得到了好好休息的機會,也讓婆婆心里明白了你對她之前擅進擅出的不滿。如果她來問,你就可以明白地和她講;如果不問,就表明她心里已經清楚,以后就不會這樣做了。
案例五為孩子取名的紛爭
孩子下個月就要出生了,全家老小都在為想孩子的名字擠破腦袋。婆婆是小學退休教師,她總覺得自己挺有文化的,取了好幾個名字,希望我們能用,但是我自己文化也不低,且我覺得婆婆取的名字我并不是很喜歡,還是希望由我和老公自己來取。
——彤彤媽
K.O
應對方法
取名字的事情上孕媽媽也不必太糾結,畢竟大家都是為了寓意好。婆婆和孕媽媽應該互相遷就一下。比如可以各用一個自己喜愛的字組合成孩子的名字,這樣大家都高興,皆大歡喜。
案例六為采取何種生產方式糾結
我想剖宮產,但是婆婆一定要讓我自己生,還說以前的人都是自己生的,怎么到了我們這一輩就特別嬌貴,連基本的自己分娩的能力都沒有了。但是我真的很想剖宮產,對順產真的沒有信心。
——果寶媽
K.O應對方法
究竟該采取哪種分娩方式取決于孕媽媽的各方面條件,包括胎兒的大小、孕婦骨盆的大小、胎兒的位置及是否臍帶繞頸等情況。如果各方面條件都能很好的滿足順產條件的,那么孕媽媽是可以考慮婆婆說的話,自己生,這樣對寶寶好,也自己的恢復而言也好。但是如果條件不滿足順產的,必須剖宮產的,你則可以和婆婆說明自身情況,讓老人理解你的苦衷。
《時尚孕婦》貼心小提示:
總之,在孕期這個特殊時期,孕媽媽要遵循以下原則避免婆媳矛盾的升級:
不要比較
婆婆對自己的女兒、兒子比對媳婦好,那是天性,沒有必要嫉妒。婆婆對別的妯娌好,媳婦也可以理解,因為人都有莫名其妙就看順眼的人,這很正常。婆婆對老公的兄弟好,那更可以理解,那是你老公的問題不關你的事。不要拿婆婆和媽做比較,女兒是自己的媽媽身上掉下的肉,能沒有感情嗎?婆婆是老公的媽媽,因為老公的關系大家剛認識沒多久,就算是媳婦的媽媽,那也是“后媽”,碰到好的“后媽”的比例實在太低,不要奢望。
說實話,婆婆真的永遠沒辦法跟媽媽比。
所以不要埋怨你的婆婆,因為那不是你媽。
她對你好,是分外的。
2 無欲無求
對婆婆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指望婆婆打電話對自己噓寒問暖或是為孩子準備東西不切實際,因為婆婆跟媳婦相處時間不長并沒有多少感情,小孩還沒有見面更談不上感情。指望婆婆來照顧自己或是照顧孩子,那更是自找麻煩,婆婆永遠不是媽,坐月子期間,媳婦既不能干活又不能獻殷情,反而要她服侍,你想她會高興嗎?孩子雖然是她的孫子或孫女,但是誰帶大還不是叫她奶奶,她一大把年紀干嗎要操這心?
3 保持距離
盡可能避免住在一起。媳婦對婆婆要尊敬,要以禮相待,該盡的義務要盡、該喊媽的時候要喊。一向覺得,如果有條件的話,婆媳之間最好有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并不是指心理上,而是指地理居住。如果公婆可以自理生活的話,那么分開住,有的時候可以避免很多矛盾與問題。
距離可以消弭很多可能會產生的問題于無形。我們必須承認,婆媳不是母女,少了一份血脈相連,也便少了一份彼此容忍及矛盾發生后的互相體諒;多了一份天性中地位的對立,許多在常人看來并不算什么的小事與言語,也便往往會激化成不可挽回的矛盾。
4 以柔克剛
婆婆提無理要求,媳婦可以當作沒聽見;婆婆過問小家的事情,媳婦要敷衍:“媽,我們肯定把這事處理好,您就放心吧!”;如果婆婆開口罵人,媳婦立刻要指出:“媽,咱有啥話不能好好說,要出口傷人?”如果婆婆動手打人,媳婦要立刻離開現場,請老公出面解決。
5 勿求回報
常常聽見媳婦抱怨自己對婆婆如何如何好,但婆婆還是對自己不好,好像一塊石頭焐不熱。其實這里是大家為等價交換原則所囿。媳婦買東西或是給錢給婆婆,多數婆婆會認為那是自己兒子讓的,是兒子對自己好,而不是媳婦。更有婆婆認為那是天經地義。所以媳婦要獻殷勤可以,但是不要指望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