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病了,大家都希望早日康復,吃了藥,大家都希望盡快見效。我們在臨床工作中發現,不少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激素、維生素和輸液等“三素一湯”時存在誤區,不但會延誤治療,還可能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為了讓這些藥更好地發揮作用,要注意以下幾點。
感冒、腹瀉大多用不上抗生素。感冒初期多是單純性病毒感染,用抗生素無效。如果頭痛、鼻塞等癥狀較重,可使用撲熱息痛、撲爾敏等藥物緩解。引起腹瀉的原因很多,細菌、真菌感染,食物中毒引起的腹瀉,可遵醫囑用抗生素。而病毒感染、消化不良、寄生蟲引起的腹瀉,以及旅行性腹瀉(即“水土不服”),用抗生素不僅不能控制癥狀,還可能增大細菌耐藥的可能性。還有些腹瀉是抗生素使用不當,菌群失調引起的,更不能再亂用藥。腹瀉時應到醫院就診,明確原因再用藥。
常用激素要防感染。激素的作用有抗炎、抗過敏、抗休克、免疫抑制。皮膚瘙癢、出疹時,很多人會自己涂些軟膏。皮炎平等軟膏中含有激素,長期使用可能影響免疫力,增大感染的風險。糖尿病人的皮膚脆弱,且一旦感染很難好,更不宜自己用。氟米龍等眼藥水中也含有激素,不建議大家自行購買使用。長期大量用激素還可能引起骨質疏松,但如果嚴格遵醫囑用,治療效果和安全性都能得到保證。
維生素,不足才要補。復合維生素是膳食補充劑,通常有兩類人需要補充。一類是通過節食減肥,營養不均衡者;還有一類是消化系統疾病患者,他們的消化、吸收功能較差,營養素的吸收可能不足。如果將維生素當補藥,長期大量服用,可能出現問題。尤其是脂溶性維生素A、D、E、K,如果在體內蓄積過多時難以排出,可能引起中毒。
輸液,能不用就不用。常聽到患者說:“不打針,我上醫院干啥?在藥店買藥不就得了!”一到感冒流行的季節,到醫院要求輸液的人就特別多,其中很多人都要求打抗生素,實際上,如果沒有合并細菌感染,它起不到作用。有的心腦血管病患者在冬天到醫院,要求醫生給他們打活血針“洗血管”,這也沒什么意義。想想看,如果您一年到頭吃著油膩的東西,血管腔變窄,通過幾天的輸液能解決根本問題嗎?相反,如果長期堅持遵醫囑用藥,血管保持暢通,病情就能得到較好的控制。輸液本身是一種侵入性操作,可能帶來感染、過敏性休克、血管炎等問題,且一旦出現癥狀較重,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我們一直提倡盡量少用。
正確使用藥物,是治療的關鍵。如果您對藥物的使用不太清楚,要咨詢醫生和藥師,我們會幫助您完成“藥到病除”的目標。
慧眼辨三七
河南中醫一附院供稿
三七,又名山漆、田三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三七的根,其葉生長為左三右四,故名三七,因有止血散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又有“止血金不換”的美稱。
每年夏末、秋初開花前,或冬季種子成熟后采挖,多選生長3年以上者,挖取根部,去凈泥土,剪除細根及莖基,曬至半干,反復搓揉,然后曬干。再將其置容器內,加入蠟塊,反復振蕩,使表面光亮呈棕黑色即成。其性溫,味甘微苦,入肝、胃、大腸經,主要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剌痛、跌打腫痛等癥。《玉楸藥解》載:三七“和營止血,通脈行瘀,行瘀血而斂新血。凡產后、經期、跌打、癰腫,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傷、箭傷,一切新血皆止。”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三七還能明顯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減少心肌缺氧,增加毛細血管的抗力,有強心、降壓的作用。
三七為名貴中藥,療效顯著,價格昂貴,因此,市場上有葵科植物藤三七冒充三七出售,使用時注意鑒別。
真品三七
外觀呈圓錐形或紡錘形,多數不分支,長1~6厘米,直徑1~4厘米,表面呈光亮的黑棕色,頂端較平,莖基殘痕不明顯,周圍有瘤狀突起,全體有斷續的縱皺、支根痕及少數突起的橫向皮孔;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木部與皮部常分離,皮部黃色、灰色或棕黑色,木部角質光滑,有放射狀紋理;聞之氣微,口嘗味先苦而后微甜。
偽品藤三七的珠芽
外觀呈不規則的紡錘形或圓柱形,長3~6厘米,直徑1~3厘米,表面有瘤狀突起及折斷后的圓形疤痕和彎曲的縱皺紋;斷面類白色,顆粒狀,或呈黃棕色角質;聞之亦氣微,但口嘗味甘淡而后微苦,嚼之有黏滑感。
偽品還有珠子參、竹節參、峨參、菊三七、水田七等植物的根莖,更有甚者以木薯的淀粉和苦楝樹葉軋粉,用模具壓制,偽造成三七;或用中藥莪術雕刻加工而成冒充三七,這些偽品既不與三七為同一科屬的植物,又不具有真品三七的各項功效,故不可代替三七使用,以免會引發不良反應。我們在購買使用時,可根據以上特點,仔細辨別真偽。服用時最好到大的、有信譽的藥店購買,以免上當受騙。
紅霉素軟膏廣譜抗菌 這六種小病都能用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皮膚科主任 劉曉雁
紅霉素軟膏是治療皮膚病的老藥。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皮膚科主任劉曉雁說,作為一種廣譜抗菌軟膏,紅霉素軟膏刺激較小,應用范圍廣,一般沒有嚴重的不良反應,普通人群都可以使用。
皮膚感染:劉曉雁介紹說,作為抗生素類軟膏,紅霉素軟膏首先用于治療和預防皮膚感染。膿包瘡等化膿性皮膚病及潰瘍面的感染可以使用紅霉素軟膏,它也可用于皮膚黏膜交界的部位,如口周和肛周等處的感染。用法一般是1日2次,薄涂于患處。
除了抗感染之外,紅霉素軟膏還有其他一些用途。
輕微創傷:如身體輕微挫傷、劃傷或其他創傷都可使用紅霉素軟膏,一般用法是將患處清洗消毒,之后將適量藥膏涂于患處,1日2次。
輕度燒燙傷:小面積的燒傷、燙傷可以先用冷水沖洗一下傷口,然后在表面薄涂一層紅霉素軟膏。
蚊蟲叮咬:蚊蟲叮咬的情況較嚴重時,應當及時清洗并消毒被叮咬的局部,取適量本藥膏涂抹,每日2次,連用5~7天。
流鼻血:干燥的天氣會讓一些人原本干燥的鼻黏膜更加脆弱,于是流鼻血的現象時有發生。這時不妨用紅霉素軟膏適量涂抹鼻中隔部位,每日4—5次,可以消毒、軟化鼻腔,滋潤鼻黏膜,改善鼻腔內環境,預防再次出血。涂抹的量不要過多,以防藥膏倒流進口中。
口角炎:口角炎多因感染引起,以學齡前兒童多見。細菌性口角炎可以涂抹少量紅霉素軟膏,同時服用維生素B2。
需要注意的是,紅霉素軟膏中還有一種劑型用于眼部發炎,名叫紅霉素眼膏。它們所含的紅霉素濃度不同,軟膏的濃度為1%,眼膏的濃度為0.5%。
雖然紅霉素軟膏應用廣泛,但它對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如頭癬、甲癬、股癬和手足癬等卻不起作用。紅霉素軟膏偶爾也會導致一些不良反應,如局部燒灼感、干燥、發癢、紅斑,偶見蕁麻疹樣反應。如果出現了上述不良反應,應立即停止使用。
煎中藥用水有學問
生活在城市的人,在煎煮中藥的時候,都免不了使用自來水。可是很少人知道,原來用自來水煎中藥會讓藥效大打折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來聽一聽我國中藥炮制專家韓教授的分析。
韓教授說,城市的自來水為了消菌殺毒達到飲用安全,一般都會添加漂白粉等,由于物質化學反應,在自來水中,會殘留一定的余氯(大于0.3毫克/升)。因為氯本身的化學特性,它可以跟許多有機物可發生氧化反應,用這種水來煎中藥,必然影響中藥的有效成分,進而使中藥的療效打折。
為了保留中藥的有效成分,我們可以將水先煮沸,這樣水中的余氯會隨著蒸汽蒸發走。
是不是等水一燒開,就可以加入中藥進行煎煮了呢?還不行,因為開水煎中藥不利于水分滲入藥物組織內部,更加阻礙了中藥有效成分的濾出。例如,山藥、芡實、薏苡仁等含有淀粉的中藥,因為淀粉容易凝結,煎出有效成分會更加困難。應先把開水放涼,再加入藥物中,浸泡一陣子(約30分鐘);再將浸泡好的中藥材置于火上煎煮即可。
煎煮藥材對加水量也是有講究的,加水量一般以淹過藥材表面2~3厘米為宜,質地堅硬的如何首烏、白芍等加水量可多些,質地疏松的藥材如蒲公英、藿香加水量只須淹沒藥材即可。
遵循以上做法,才能更好地保證中藥的有效成分,發揮中藥的最大療效。提醒的是,如果要第二煎,使用開水或是溫水也是可以的。
(編輯:司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