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萍
(三峽電力職業學院,湖北 宜昌 443000)
結算管理系統項目立項以來,結算管理中心本著“統一規劃、發布實施”的原則。目前已經完成:客戶信息、會計核算、資金清算、柜員管理、系統管理、監管、數據移植、觸摸屏等模塊,并于2007年10月正式運行。剩余模塊:個人抵押貸款操作、貸款管理、綜合管理等也在按計劃推進。
結算管理中心通過兩臺華為-3COM RT-2611實現與分中心的連接,同時在局域網內配置兩臺S2403H交換機,提供中心內部服務器及其他設備的連接。分中心采用華為-3COM AR18-12,通過2M光釬與市中心相連,分中心交換機采用華為-3COM S1024。
1.3.1 系統軟件
數據庫:IBM DB2 V8.2;交易中間價:CICS;應用中間件:WebSphere 6.0。
1.3.2 應用軟件
軟件工作流平臺 WorkFlow;軟件資金管理系統 VHFS;潤乾報表3.5版本。
隨著結算業務的發展,目前結算系統主要存在幾方面問題。
(1)前臺終端服務器系統運作在Windows Server 2003Enterprise Edition5.2上,由于Windows系統消耗資源較大,同時容易遭受病毒攻擊。
(2)本系統和外單位系統信息交互時,采用直聯方式,同樣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3)為解決結算系統問題,中心將前臺系統遷移到AIX上,在本系統和外單位系統間增加“多渠道接入系統”,同時管理上也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如“電子檔案”,以滿足業務及系統安全上的需要。

圖1 原系統拓撲圖
主機采用IBM P5-520小型機,P5-520服務器主要負責運行DB2,CICS,VHFS,通過HACMP實現雙機熱備,通過兩臺光纖交換機實現與一臺IBM DS4300存儲的鏈接,從主機到鏈路都實現了冗余備份,另外,由兩臺IBM X346 PCSERVER作為應用服務器,其上部署WEBSPHERE;CTG、WORKFLOW、潤乾報表,如圖1所示。
業務主機 IBM Power 520配置:2個 1500MHz Power 5CPU、4GB內存、36/72GB4mm磁帶機、2個73GB內置熱插拔硬盤、DVD光驅、10/100/1000M以太網卡兩個、FC卡2個、AIX 5.3操作系統、光纖交換機IBM2005-H08。
系統軟件配置:操作系統——采用AIX和HACMP集群實現雙機熱備份、數據庫軟件——采用IBM DB2 V8.2工作組版,實現雙機熱備份。
前臺終端服務器配置:Intel Pentium 4、標稱主頻(MHz):3000、最大處理器數量:1、標準內存容量:512MB、隨機硬盤容量(GB):80。
2.2.1 應用調整
應用中間件WebSphere;交易中間件CICS Client端;升級潤乾報表到4.0版本。原有用于應用服務器的兩臺IBM X346 PCSERVER,現在改為電子檔案文件服務器;新增兩臺IBM P5-52A (2C6G)小型機做為應用中間件及應用集群服務器,安裝WEBSPHERE;CTG WORKFLOW;潤乾報表,實現WEBSHPERE CLUSER,應用集群和與CICS SERVER端連接的功能;新增一臺IBM P5-52A(4C12G)小型機主要負責運行DB2,CICS,VHFS,原有的P5-520生產機改為MCP服務器,并與新增的IBM P5-52A(4C12G)小型機通過HACMP實現雙機熱備,通過兩臺互備的光纖交換機實現與一臺IBM DS4300存儲的鏈接,從主機到鏈路都實現了冗余備份;剩下的原有兩臺P5-520中的一臺做為開發機使用,將開發與生產分離,保證了生產系統的獨立性和安全性。改造后拓撲圖如圖2所示。
2.2.2 應用增加
開發多渠道接入系統。明確業務需求(如:中心與銀行間數據交互的具體功能)。需求簽字,確定需求里程碑;根據業務需求開發與第三方單位的數據交互接口;與第三方單位遠程聯調,出具測試報告;現場進行驗收測試,出具驗收報告;程序上線。

圖2 改造后拓撲圖
項目實施的關鍵是完成前臺終端服務器遷移。系統軟件介質(WebShpere、CTG、潤乾4.0升級包)和硬件設備到位后,在前臺終端服務器備機上安裝系統軟件,備機上能正常運行后,在主機上安裝系統軟件,發布應用軟件,調試雙機WebShpere集群,進行驗收測試,出具驗收報告,進而上線。
該系統經過兩個月的調試,順利運行,各項指標達到了設計要求。其穩定性及安全性較以前系統應用有了較大的改進。客戶滿意度較高。
[1]陳真玄,等.數據遷移技術在水利部電子政務系統的應用[J].水利信息化,2013(1).
[2]劉曉博,等.核電廠管理信息系統(N1-EAM)數據遷移解決方案[J].電子世界,2012(24).
[3]李燦召,等.ORACLE數據庫跨平臺升級方案研究和實施[J].硅谷,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