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簡訊
一中院審結百度奇虎不正當競爭案 —— 一中院經審理認為被告奇虎公司的插標行為、網址導航站劫持流量行為已構成了對原告的不正當競爭,但不存在商業詆毀或商標侵權,被告應立即停止涉案的不正當競爭行為,至此‘3B’大戰告一段落。
一中院審結百度奇虎不正當競爭案
近日,一中院民五庭審結了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訴被告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軟件(北京)有限公司侵犯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本案受理時間為2012年4月,但在管轄異議上訴期間,雙方當事人因搜索業務發生爭端,即所謂的“3B大戰”,造成本案開庭審理期間引起了各方關注。而本案宣判前夕,以360系列軟件為核心產品的北京奇虎公司又在其他案件中被外地法院分別被判敗訴,故而本案的宣判分外引人關注。一中院經審理認為,北京百度公司、百度在線公司作為網站www.baidu.com的共同經營,被告北京奇虎公司作為涉案版本的360安全瀏覽器和360安全衛士及網站www.360.cn的經營者,均為本案的適格主體,本院在一案中針對兩原告對于被告的兩類行為是否分別構成不正當競爭或商標侵權一并審理并無不當,對于被告關于本案應當分案審理的主張不予支持。原告指控被告的插標行為、網址導航站劫持流量的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構成了對原告的不正當競爭,但被告行為不構成詆毀商業的不正當競爭及商標侵權等,故而判決被告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涉案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連續十五日在網站www.360.cn首頁顯著位置刊載消除影響的聲明、賠償原告經濟損失40萬元及合理支出5萬元。
工信部發布2013年知識產權推進計劃
為加強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知識產權工作,切實發揮知識產權對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和工業發展方式轉變的支撐和保障作用,根據《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的總體要求,結合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編制并印發了《2013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知識產權推進計劃》(以下簡稱《推進計劃》)。《推進計劃》以“突出重點、務求實效”為基本原則,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內容:一是全面落實國家知識產權計劃任務。《2013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推進計劃》、《2013年中國保護知識產權行動計劃》和《2013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中涉及我部工作的任務分工,逐一進行分解落實。二是實施產業知識產權風險評估與預警工程,根據產業轉型升級亟需的重點產業和關鍵技術領域發展需要開展預警研究與分析。三是實施工業企業知識產權運用能力培育工程。包括:研究制定并發布《工業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指南》,指導工業企業建立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組建專家團隊,開展知識產權專題培訓等。四是探索建立知識產權熱點問題應對機制,主要針對移動通信產業知識產權問題、WTO知識產權談判等探索建立應對機制。五是建設行業知識產權綜合數據服務平臺。重點建設工業行業知識產權數據資源平臺網站、開發半導體照明產業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知識產權數據資源服務模塊、建設知識產權預警發布系統,提供相關數據查詢、檢索與分析的咨詢服務。
國知局發布《2012年全國專利實力狀況報告》
4月2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發布了《2012年全國專利實力狀況報告》。報告從專利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5方面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專利事業發展狀況進行了監測、分析和評價。《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專利實力持續提升。從全國來看,廣東、北京、江蘇、浙江、上海、四川、山東、湖南、福建、湖北在專利綜合實力排名中位列前十位。該報告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導向,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專利各方面因素進行監測,主要從專利的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等5個方面,通過34個二級指標對全國各地區的專利實力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測量和分析,具體包括專利創造的數量、結構、質量、效率,專利運用的效益及質押、許可、轉讓、產業化等運用方式的發展程度,專利行政保護的條件建設、案件調處、執法協作、展會執法、維權援助和專利司法保護情況,專利行政管理能力建設及企業專利管理水平,專利服務業發展狀況及公共服務能力等。據悉,此次為第二次發布專利實力報告。今后將繼續每年定期發布全國專利實力狀況報告,及時反映我國專利事業發展狀況,引導專利工作科學發展。
公安工商等部門牽手阿里巴巴建設網上知識產權與誠信體系
4月23日,阿里巴巴集團與公安、質監、國家版權局、知識產權局等政府相關行政執法部門,在杭州發布了“打擊假冒偽劣、保護知識產權、共創電子商務健康環境”的深度合作。與會各方提出,當下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相關政府部門聯動,線上線下并進,將互聯網的技術手段和傳統線下的執法力量結合,將有望最終根治社會上的假冒偽劣和侵犯知識產權的現象,從而建設一個中國的商業誠信體系。線上能夠快速的發現和定位制假售假的相關信息,讓售假和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無處可藏,但事實上,真正打擊假貨、知識產權保護,最終是要打掉線下造假的源頭,這已經成為全社會的一個共識。從2010年開始,通過淘寶網上的線索以及對涉嫌售假賣家進行抽查和鑒定,在從相關渠道獲得充分證據后,阿里巴巴集團與行政執法部門有效合作,將知識產權保護發展到線下實體,延伸到輸出假貨的大型假貨集散地直至生產基地,連帶端掉了不少其他品牌的制假鏈條,協助阿迪達斯、杰克瓊斯、WENGER、以純等品牌打擊假貨。會上,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與阿里巴巴集團,現場簽署了加強知識產權刑事保護合作備忘錄。據了解,阿里巴巴集團已成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小組”的常設機構,由即將于5月10日起擔任集團CEO的陸兆禧擔任組長,集團首席風險官邵曉鋒擔任常務副組長,集團各主要業務負責人均為小組成員,全面加大在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上的投入。
首屆北京調解論壇成功舉辦
4月27日,由中關村版權爭議調解中心與北京市仲裁委、中國互聯網協會調解中心、工信部電子知識產權中心爭議解決中心等7家調解機構共同主辦,中國法律咨詢中心調解中心等9家機構協辦的首屆北京調解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版權貿易基地舉行。在上午的主論壇中,與會嘉賓就中國調解事業的發展與挑戰、香港ADR發展對大陸的借鑒意義、北京法院訴調對接工作的探索與展望、版權爭議調解中的利益平衡等主題發表了演講。在下午的分論壇中,與會代表就金融業調解機制的創立與實踐、調解員的職業規劃及權益保障、調解員的培養及調解技巧等議題進行了熱烈討論。中關村版權爭議調解中心在論壇上指出,版權爭議調解中要注重三對利益關系的平衡。首先是著作權人與侵權方之間的利益平衡,基本原則是要充分考慮著作財產權的獲取成本、著作財產權的市場交易價格以及侵權方的侵權可得利益。其次是著作權人之間的利益平衡。一個案件中往往涉及多個著作權人,此時應根據著作權人之間的合同約定或彼此之間對作品創作的貢獻,來分配賠償性收入。再次是侵權方之間的利益平衡。如果一個案件涉及多個侵權方,則要依據合同約定原則、侵權所得原則及過錯大小原則來確定各自所應承擔的賠償額度。此外,論壇期間,北京調解聯盟宣布成立,首批16家成員單位共同發布聯盟宣言。
《中國推進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狀況》報告發布
4月26日,在世界知識產權日之際,推進使用正版軟件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在京舉行了《中國推進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狀況》報告新聞發布會。推進使用正版軟件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司長于慈珂,國管局資產司副司長王國梽發布了報告。報告詳細介紹了推進政府機關和企業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狀況,截至2013年3月底,59.11%的地市級政府和32.28%的縣級政府完成檢查整改。中央及地方政府機關檢查整改期間共采購操作系統、辦公及殺毒三類軟件306.62萬套(許可數)、采購金額19.4億元。報告指出,為推進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國務院及相關部委及時研究出臺了軟件經費預算、軟件采購、資產管理、年度檢查、審計監督等政策,初步建立政府機關軟件正版化長效機制;推進企業使用正版軟件工作涉及領域廣,牽涉企業眾多,統籌協調難度大,為鞏固和進一步深入推進企業使用正版軟件工作,國務院及相關部委積極推動了建立推進企業使用正版軟件長效機制,推動了軟件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完善和政策措施的健全,充分顯示了中國政府保護軟件知識產權的態度和決心,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據了解,在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期間還舉辦了“軟件正版化在中國”展覽本次展覽設置領導重視部署有力、齊抓共管初見成效、服務產業促進發展、完善機制務求實效四個主題展區。豐富的內容、翔實的數據、生動的圖片給前來參觀的各界人士留下深刻印象。
公安工商等部門牽手阿里巴巴,建設網上知識產權與誠信體系 —— 從2010年開始,通過淘寶網上的線索以及對涉嫌售假賣家進行抽查和鑒定,阿里巴巴集團與行政執法部門有效合作,將互聯網技術手段和傳統線下執法力量結合,有望根治假冒偽劣和侵犯知識產權的現象。
愛仕達或贏與蘇泊爾專利糾紛 —— 愛仕達方面認為,這場官司其實是一場民則品牌與國際品牌抗爭的戰斗,像本案這種在發明專利案件中戰勝國外企業,改判一審判決的案例并不多見。炊具和小家電企業利潤普遍下滑,相信未來兩家競爭會更加激烈。
美國微芯撤回對海爾專利侵權訴訟
日前,美國微芯公司撤回了對海爾上海公司的23件專利的無效請求和訴訟,雙方持續5年多的專利糾紛至此了結。海爾上海集成電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爾上海公司”)是海爾集團設立、中國本土為數不多的MCU設計公司。該公司從2000年開始自主研發8位通用MCU系列芯片,其產品與美國微芯公司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設計方法,實現了基本相同的功能,現已廣泛應用于家電、手機、智能電網、工業控制、汽車等多個領域。由于海爾上海公司打破了長期以來美國微芯公司在芯片領域的技術壟斷,威脅了該公司在中國的市場利益和發展前景,美國微芯公司自2007年,采取向國家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專利無效和向法院提出專利行政訴訟等方式,將海爾上海公司拖入了專利無效和訴訟的“泥潭”。到2009年,幾乎是海爾上海公司每授權1件專利,美國微芯公司就提出1件無效請求,美國微芯公司先后對23件專利提出了72項無效請求和訴訟。據了解,在上海海爾集成受到美國微芯的芯片微代碼著作權侵權指控后,國內權威機構組織國內外技術和知識產權專家進行了比對論證,確定上海海爾集成芯片采用硬連線而非微程序實現指令譯碼,不存在任何侵權行為,美國微芯公司提出的專利無效的理由和證據不成立,屬于惡意打壓。
愛仕達或贏與蘇泊爾專利糾紛
4月17日,長達一年的兩大知名廚具制造商之間的發明專利糾紛案終落帷幕。浙江省高院對塞伯愛仕達專利侵權糾紛一案做出終審判決:原判改判,駁回塞伯公司訴請。愛仕達勝訴,完全推翻一審判決。對此,塞伯公司表示可能向最高院申請再審。蘇泊爾控股方法國塞伯公司和愛仕達之間的官司,源自一款壓力鍋的專利侵權糾紛。一年前,法國塞伯股份有限公司以“愛仕達公司、家樂福公司生產銷售涉案被訴侵權產品,侵犯其發明專利權”為由向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訴狀的內容,是塞伯公司稱自己合法擁有一項“打開時具有安全系統的用于在壓力下蒸煮食物的家用器具”發明專利權,而塞伯公司于2012年3月6日在杭州家樂福超市購買的一款標注有“愛仕達”、“阿拉貢QL1820不銹鋼壓力鍋”等字樣的壓力鍋,塞伯方面認為侵犯了自己的發明專利。塞伯公司要求愛仕達公司立即停止制造、銷售侵害涉案發明專利權的產品,并銷毀制造該侵權產品的模具和半成品;家樂福公司立即停止銷售侵害涉案發明專利權的阿拉貢不銹鋼壓力鍋;愛仕達公司賠償塞伯公司經濟損失人民幣90萬元和制止侵權的合理費用人民幣10萬元。去年底,愛仕達敗訴,被認定構成侵權,法院判令愛仕達公司立即停止生產、銷售落入涉案發明專利權保護范圍的產品,并銷毀模具;愛仕達公司賠償塞伯公司經濟損失人民幣30萬元。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將推高清連接標準
5月7日 ,矽映公司(Silicon Image)宣布與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達成合作,共同在中國推廣高清連接標準。矽映公司將與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緊密合作,推動中國消費電子產品制造商在智能手機、數字電視及其他消費電子產品中集成諸如 HDMI、MHL、WirelessHD、 DiiVA等高清連接技術標準。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表示,努力促進產業標準的實施是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的一項重要工作,消費電子產品的互操作性對于確保消費者獲得超卓的產品體驗至關重要。矽映公司是推動行業標準成功實施的著名廠商,為推進連接標準在中國的廣泛部署,雙方的此次合作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據了解,矽映公司一直以來在中國主要以參與部署HDMI 技術標準的形象被人們了解。該標準被中國消費電子廠商廣泛采納,部署份額占世界DMI 總量的30%以上。近年來,矽映公司按照 MHL移動連接標準生產的產品已被中國許多移動設備制造商整合到自己的產品中。矽映公司已作為 DiiVA標準推廣廠商的身份加入 DiiVA 標準聯盟,并將與 DiiVA 聯盟成員及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一道在中國的音視頻設備連接標準方面進行合作。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CVIA)為中國數字消費電子產業提供支持,并與中國消費電子廠商進行合作,在中國開發和推廣視像及數字音視頻技術、產業標準及標準兼容產品,矽映公司是推動行業標準成功實施的著名廠商,兩家合作可謂水到渠成。
蘋果在中國被判著作權侵權
4月23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美國蘋果公司被告著作權侵權一案做出了一審宣判。二中院判決蘋果公司賠償北京磨鐵數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經濟損失52萬元及因訴訟支出的合理費用1萬元;賠償麥家經濟損失20萬元及因訴訟支出的合理費用5千元;賠償于卓經濟損失1萬元及因訴訟支出的合理費用2千元。原告北京磨鐵數盟、麥家、于卓起訴稱,其享有《明朝那些事兒》系列叢書、《風語》、《風聲》、《暗算》、《解密》、《掛職干部》等作品的著作權。原告于2012年發現被告美國蘋果公司經營的應用程序商店(App Store)在線銷售并為iPhone、iPad用戶下載原告享有著作權的涉案作品。蘋果公司未經原告許可,將原告享有著作權的涉案作品通過網絡向社會公眾提供下載并獲取經濟利益,其行為侵害了原告所享有的著作權,給原告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故起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蘋果公司停止侵權并賠償各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共計425萬元。被告蘋果公司答辯稱,涉案的應用程序商店(App Store)并非由其經營,而是由其位于盧森堡的關聯企業艾通思公司負責運營和管理,故美國蘋果公司并未參與涉案應用程序的上傳、傳播,也并不存在幫助侵權的情況,故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根據查明的事實,法院認為,蘋果公司作為App store的運營者,對App store網絡服務平臺具有很強的控制力和管理能力,對于App store網絡服務平臺提供下載的應用程序,應負有較高的注意義務。在本案中,被告蘋果公司并未盡到其適當的注意義務,具有主觀過錯,故對于涉案應用程序的侵權,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羽泉在“我是歌手”中的演唱涉嫌侵權
近日,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節目因羽泉演唱《燭光里的媽媽》時改動詞曲,并將原作詞者署名弄錯而先后收到原詞曲作者的律師函,很多藝人“既是侵權人、又是被侵權人”的雙重身份,讓中國的維權路走得更加艱難。據了解羽泉演唱《燭光里的媽媽》這首歌時,將詞作者的名字寫錯,而且歌詞也多處改動,還加了原作里根本沒有的句子,曲解了該詞的原有意思。詞作者李春利認為她是這首歌詞的唯一權益人,而且改動歌詞事先沒有任何告知,這是對這首歌和詞作者最大的不尊重。其實,湖南衛視是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的合作單位,歌手本人通過音著協也非常容易和作者溝通。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合作單位在使用作品時都是原樣使用,只要涉及改動,哪怕一個字都要聯系作者本人,這是音著協反復強調的協議內容,而湖南衛視置若罔聞。當代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也在羽泉的這次改動中被改了曲,在被侵權后才被別人告知。得知侵權事件后,他們第一時間向湖南衛視發出了律師函,對方法務部門和律師都給與了正面回答:承認侵權。按照法律規定,如果已經確認侵權成立,對方要采取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或者賠償等措施。但現在,網上還隨處可見大量侵權作品。“目前,我們已經確認了羽泉和湖南衛視侵犯了李春利的署名權、作品修改權和表演權。”李春利代理律師稱,如侵權方不答復,他們將在近日向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其提起訴訟。
玩家經營私服網游侵犯著作權獲刑
近日,重慶巴南區法院審理了一起網絡游戲侵權案。玩家盜用“熱血傳奇”網絡游戲的服務端程序開設私服,搭建充值平臺謀利,以涉嫌侵犯著作權罪被判處拘役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并處罰金30萬元。經法院審理查明,玩家張某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從網上下載了“熱血傳奇”網絡游戲的服務端程序,并租用浙江紹興藍翎科技的5臺服務器,在互聯網上注冊多個域名,仿冒“熱血傳奇”網絡游戲開設私服非法經營。張某還搭建了充值平臺出售游戲幣“元寶”從中非法謀利,非法經營數額達96萬元。在專業機構鑒定下,張某在網站上使用的“熱血傳奇”游戲客戶端與上海盛大公司熱血傳奇游戲客戶端程序架構相似比例分別為99.91%和99.32%。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人張某以營利為目的,未經著作權人許可,非法架設私人服務器,通過互聯網復制發行他人享有著作權的計算機游戲軟件,其行為確已構成侵犯著作權罪。
羽泉在“我是歌手”中的演唱涉嫌侵權 —— 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反復強調,合作單位在使用作品時應原樣使用,倘若涉及改動必須要聯系作者本人。湖南衛視也承認羽泉擅自改動歌詞和曲調的做法涉嫌侵權,但并未有任何具體措施消除侵權影響。
阿迪王稱將與Adidas進行和解 —— 日前阿迪王已更換了自己在天貓商城的logo,僅以英文標識‘adivon’出現,‘阿迪王’這一品牌字樣不復存在。阿迪王這一做法可能表示其和解之意,然而Adidas并不買賬,認為協議尚未確定,案件仍在審理。
阿迪王稱將與Adidas進行和解
在背負著“山寨王”的指責起家,并近乎奇跡般地創下過億元利潤之后,最近,泉州品牌阿迪王在Adidas長達5年的侵權訴訟“攻勢”下和解的消息頻傳,而另一邊,Adidas則否認和解。據了解,阿迪王與Adidas協議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被告阿迪王(包括經銷商、區域代理商、加盟店)不得繼續在產品、包裝物、宣傳材料上使用含有阿迪王三角標LOGO和阿迪王標識的商標;二是自4月7日起,阿迪王的所有店鋪不得出現三角標和“阿迪王”字樣,若出現則需賠償300萬元。2008年8月,Adidas以阿迪王侵犯其商標專用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為由,將阿迪王公司等訴至營口市中院。此后,由于阿迪王提出管轄異議,該案件移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09年10月20日開庭審理,2010年4月作出一審判決,駁回Adidas的全部訴訟請求。今年3月,Adidas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訴至法院。3月15日,該案在北京市一中院開庭審理。商評委當日辯稱,“阿迪王”商標與“阿迪達斯”商標未構成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沒有侵犯Adidas的商號權。阿迪王作為第三人認為,“阿迪王”商標與“阿迪達斯”商標不構成近似商標,商標“阿迪達斯”是臆造詞,無明確含義。
“長虹”商標遭侵權,起訴銷售者獲法院支持
日前,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集中宣判三件涉及侵犯“長虹”商標權的案件。 “長虹”商標在1997年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馳名商標,1999長虹公司在第9類商品上取得“CHANGHONG”及“長虹”注冊商標。2008年1月8日,長虹公司將上述二商標授權給凱虹公司排他許可使用。2012年9月1日,長虹公司授權凱虹公司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民事訴訟和市場維權。2012年10月,凱虹公司發現被告唐某、何某和孫某在其店內銷售假冒長虹公司注冊商標的商品,遂將三被告分別起訴至法院,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權并賠償凱虹公司經濟損失2萬元。庭審中,法院組織雙方當事人質證并當庭將涉案公證封存進行拆封,將涉案封存的手機上的標識與長虹公司在手機上使用的注冊商標進行比對。法院經審理認為,涉案商品上印有“CHANHONG”等標識,與原告在手機商品上享有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標相比較,整體上近似,容易導致相關公眾混淆,故該涉案手機為侵犯涉案商標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被告系主要從事手機銷售業務的經營者,具有較高的手機品牌辨識能力,并且涉案手機包裝上未注明生產廠家等信息,且其亦未舉證證明該涉案手機具有合法來源,應認定被告具有主觀過錯,其行為構成侵權,應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的責任。
LV系列商標遭侵權獲賠
因商標被侵權,LV(路易威登)公司將新重慶小商品批發市場、金鷹女人街銀座商場、金海洋商場的經營管理者及商戶告上法庭,每案索賠30萬元。5月10日,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法院對14起案件進行了集中宣判,判決商場的經營管理者和商戶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承擔2萬元至9萬元不等的賠償。法院審理查明, LV公司系“LOUIS VUITTON”系列商標的所有人,該系列商標已在我國注冊,其中兩項還被認定為馳名商標。直到2012年7月,LV公司仍多次在3家商場購買到假冒原告注冊商標的商品。為保護其合法權益,LV公司對新大陸公司等4家公司及張某某等12人提起了14件訴訟,請求判令上述公司及個人停止侵權行為,每案賠償經濟損失30萬元。法院審理認為,被告張某某等12人銷售的帶有原告注冊商標標識的商品與原告注冊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屬于同一類商品,由于被告未舉證證明其銷售行為取得原告授權,也未舉證證明其銷售的商品具有合法來源,其行為侵犯了原告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四被告作為商場的經營管理者,在明知張某某等12人及其他商戶存在銷售侵權商品的行為時,未采取有效措施阻止侵權行為的再次發生,進一步擴大了原告的損失,其主觀上具有過錯,客觀上為商戶的侵權行為提供了便利,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原、被告雙方均未提供有效證據證明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侵權人的違法所得,法院綜合考慮原告LV公司注冊商標的注冊時間、公眾認知程度及因訴訟支出的合理費用,被告侵權行為的范圍、性質、情節、持續時間及主觀過錯程度等因素,酌情確定被告應承擔的賠償數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