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勇
(中建新疆建工路橋工程有限公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隨著公路施工技術的不斷提高,對公路工程進行質量評價的標準也在不斷提升。目前的公路工程不僅要求其具有強大的內在質量,也要求其具有較高的外觀質量。公路工程混凝土結構物的外觀質量,不僅能夠反映建設隊伍的技術水平,還能夠充分反映公路建設隊伍的管理水平及整體素質。在公路工程混凝土結構物中,麻面、蜂窩、氣泡以及裂縫等外觀質量缺陷比較常見。其生成原因比較復雜,既有原材料方面的原因,也有設計和施工方面的原因。筆者結合哈巴克至神仙灣邊防公路改建工程中的實踐經驗,對公路工程結構物混凝土的外觀質量控制措施進行探討。
結構物混凝土表面出現氣泡的現象比較普遍,而在現有的施工技術下想要完全避免比較困難?;炷帘砻娉霈F氣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混凝土的振搗力度不足、分層澆筑的厚度不合理或者在混凝土拌和過程中,沒有控制好坍落度等。
結構物混凝土表面還比較容易出現起砂的現象,引起起砂的原因可能是混凝土模板的加工精度較低,或者混凝土的周轉次數太多,使混凝土局部發生變形,密封不夠使混凝土出現漏漿;混凝土攪拌時間不夠,攪拌不均勻;混凝土澆筑時振搗時間不足。
部分結構物的混凝土表面在粘模之后會出現坑槽或缺損現象?;炷脸霈F粘模現象不僅會影響到混凝土的外觀質量,甚至有可能影響到混凝土的內部質量。導致混凝土粘模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澆筑時,混凝土下落的距離過大,導致混凝土掉落之后,反濺到模板上;由于機械故障不能及時進行混凝土澆筑,或者中間停頓的時間過長,使混凝土提前硬化而出現粘模;也可能是因為施工時氣溫過高,導致脫模在強烈太陽光的照射下,快速發散,混凝土出現粘?,F象;另外,模板表面不光滑、不清潔也是粘模的一大原因。
裂縫是混凝土表面最為常見的缺陷,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的原因較多,具體分析主要有: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不合理,水灰比不科學,導致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出現干縮裂縫;混凝土原材料使用不當,水泥選擇不當,導致水泥在水化熱過程中產生溫度裂縫;施工養護時,養護不及時,或養護工作不到位導致混凝土表面出現早期裂紋。
在本工程中混凝土結構物外觀粗糙、不平整、蜂窩麻面的質量通病,主要受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模板、拌和及現場的施工工藝的影響,因此可采取以下措施進行預防。
混凝土施工時應該嚴格控制好原材料的質量及粗細骨料的含量,材料選擇時應該選擇符合配合比要求的骨料,同時對不合格的材料進行篩選,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試驗,選擇合理的級配,以確保粗細骨料比例合理;對混凝土的水灰比進行確定時,應該盡量多做幾次試驗,在反復比較之后,選擇其中最優的水灰比方案。尤其是在高海拔、低溫條件下施工時,應該綜合考慮好氣候條件對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影響;在施工過程中對材料的含水量進行精確檢測,隨時調整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證混凝土性能得到最大程度地發揮。在本工程當中采取的措施為: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采用現場施工時實際使用的材料配制;混凝土所使用的材料必須在滿足質量要求的情況下,盡可能選擇色澤一致的砂、石、水泥材料。
模板是混凝土外觀質量控制的重要因素,首先支模要牢固可靠,保證不存在接縫不密實而發生錯臺的問題,這樣也可有效避免混凝土出現跑模及漏漿的現象;模板應該具有一定的光潔度和剛度,混凝土的接縫要盡量少,單元面積應該較大;應該采用施工圖計算和設計鋼模板的受力情況,嚴格挑選模板生產廠家,保證模板生產的專業性,進而保證模板加工的質量;在鋼模板運送到施工現場之后,應該進行復核與拼裝試驗,試拼時應該在專用的場地進行;模板內側表面應該做好刨光處理,采用砂輪片將鋼模表面的氧化層磨除,然后再采用工業紗布將表面磨平,直到其表面光滑;模板在安裝之前需要在模板內側涂刷一層脫模劑,脫模劑可在自然情況下風干,當脫模劑不粘手時,便可進行模板的安裝;拆模時混凝土的強度必須大于設計要求的強度。拆模后需要對模板進行整修、磨刷等處理,保證模板在下次使用時表面光潔。模板的制作材料通常選擇冷軋鋼板,要求模板表面不存在劃痕、銹蝕、砂眼等缺陷。在本工程中的模板控制措施為:模板采用的是鋼模板,模板面板厚度≥5mm,這樣可有效避免模板變形;模板采用的是大面積的整體鋼模板,面積應大于1.2m×0.6m,以減少模板接縫;正式支模前對模板進行仔細檢查及修整;模板在安裝前需要認真打磨,去掉污垢、銹蝕等,然后在模板內面涂刷脫模劑;涂刷脫模劑后,對模板進行覆蓋,從而避免粘覆上塵土或其他雜物。
嚴格控制好混凝土的拌和時間,以保證拌和均勻;對混凝土運輸時,道路應該平整,且要盡量縮短運輸距離,避免因振動過度,導致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當混凝土運輸到施工現場后,應該再次進行充分的攪拌,方可澆筑。澆筑可采用分層、分段的方式,在澆筑過程中要避免出現強振搗輕澆筑的現象;分層澆筑應該在混凝土初凝時間內完成,混凝土鋪筑時虛鋪的厚度要控制在0.5m之內;分層澆筑時振搗棒應該從上層插入到下層一定深度,振搗時不能存在過振或漏振的問題,保證處于混凝土深層的氣泡能夠完全析出。本工程對混凝土運輸及澆筑質量控制如下:混凝土的運輸要滿足混凝土凝結速度和澆筑速度的需要,而且不能在運輸過程中出現泌水、離析現象;插入式振搗器移動的間距,不應超過振動器作用半徑的1.5倍,插入下層混凝土的距離要大于50~100mm,避免振搗棒碰撞模板,振動棒要采用快插慢抽的方式,在每一處振動完畢后,應該一邊振動一邊徐徐提出,不準漏振和過振;振搗時間以混凝土表面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氣泡、且表面呈現平坦、泛漿為宜。
混凝土養護控制非常關鍵,混凝土養護時應該結合當地溫度及濕度情況,來確定養護時間及養護方法?;炷恋酿B護時間不能過短,可以在下道工序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延長養護時間。本工程中采取的養護質量控制措施為: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混凝土表面收漿后盡快予以覆蓋和灑水養生。用于覆蓋的材料不能對混凝土表面造成污染;養護用水必須清潔,應該與混凝土拌和用水的要求相同。
本工程混凝土結構物施工過程中,充分結合了當地的海拔高、氣溫低、空氣稀薄的氣候特征,對影響混凝土外觀質量的各種因素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結合豐富的施工經驗采取上述質量控制方法,得到了比較明顯的工程效果,使混凝土的外觀質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也為其他混凝土工程提供了科學、合理的參考依據。
[1]冀德云.混凝土結構物外觀質量控制探討[J].科技視界,2012,(9):140-141.
[2]武永春.橋梁結構物混凝土外觀質量的控制策略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1,(20):28.
[3]彭遠芳.淺談公路現澆混凝土外觀質量缺陷的預防[J].科技與企業,2012,(8):242。
[4]徐瑞芳.如何解決公路工程砼結構物外觀缺陷[J].山西交通科技,2006,(178):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