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軍
(海軍裝備部,山西 太原 030027)
軍品是用于軍事目的或為軍事目的服務的產品。軍品主要用于戰時,戰時的環境和條件是極其復雜和惡劣的,往往許多平時不易暴露的問題,會在戰時的某個特殊條件或特殊環境下發生。可以說,質量是軍品的生命。作為衡量軍品質量的一種重要手段,檢驗工作至關重要。產品的符合性是通過檢驗被賦予的,檢驗過程中的任何誤差都會影響判斷符合性的能力。引起檢驗過程中的誤差的因素很多,比如:測量器具的固有誤差、測量標準帶來的誤差、被測對象本身的誤差等,但做為產品檢驗過程中人的因素,檢驗人員構成了檢驗差錯的重要來源。根據國外調查研究表明,檢驗的準確性為80%;檢驗人員一般僅能挑出實際缺陷的80%,而漏掉了其余的20%。因此,應重視由于檢驗人員的檢驗差錯而引起的軍品質量問題[1]。
軍品檢驗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檢驗人員錯檢和漏檢。按其產生的種類可分為技術性差錯、粗心大意差錯、程序性差錯和明知故犯差錯等。應針對其特點,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提高檢驗的準確率。
技術牲差錯即檢驗人員缺乏判斷產品符合性的知識、能力、技能引起的差錯。
技術性差錯的特點:1)短時不可避免性,這是由于檢驗人員缺乏符合性判斷的知識。如:不會正確使用計量器具、圖紙理解偏差、對加工工藝規程不熟悉、缺乏相關工作經驗等;2)人員本身的特殊性,如色弱、視力低等;3)非有意的。
解決技術性差錯的措施就是要向檢驗人員提供所缺乏的知識或技能,回答“我應當采取哪些與目前不同的做法?”主要措施有:
1)對檢驗人員實現崗位資格證制度,通過崗位專業知識培訓,通過資格考核并獲得資格證書的才能上崗;2)開展檢驗人員技術交流比武活動,總結檢驗技術,交流檢驗工作經驗,提高檢驗技能;3)對檢驗人員進行工藝規程培訓,包括檢測設備、量具使用技能培訓;4)對檢驗人員進行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培訓,熟悉質量管理流程;5)對工作流程、工作中形成的記錄進行目視化管理,如:隔離單的標準填寫樣本、檢驗流程等目視化;6)對于人員本身的特殊性引起的差錯,可以根據人員本身的特點進行崗位調整;7)再培訓、再教育。考慮到產品、技術的不斷更新,應規定時間間隔對檢驗人員進行新產品、新技術的培訓,實現知識與技能的不斷更新。
檢驗人員有著良好的意愿,但在差錯發生時,檢驗人員甚至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發生差錯。如高強度的復雜檢驗項目、檢驗項目繁多、設計發生變化等。
減少無意識性差錯的方法:
1)工作調整。對于高強度、復雜檢驗項目等,可以通過合理配置檢驗人員,調整工作時間減少差錯的發生;2)建立樣板、量規、卡板、比對塊等標準樣品。對于測量復雜工件、感官目視項目等可以通過建立工件樣板、量規等方法減少差錯發生;3)建立檢驗項目目錄并及時更新。對于項目繁多的產品可以通過預先設計檢驗清單目錄等,避免漏檢差錯;4)配備必要的先進的自動化檢測裝置,以彌補檢驗人員感覺器官、鑒別能力的缺陷,提高鑒別能力:5)產品的重新設計。有些情況下,產品設計會使檢驗工作難于開展或對檢驗人員增加了不必要的負擔,在這種情況下,產品的重新設計將有助于減少檢驗人員的誤差以及操作中的誤差。
除了在產品符合性判斷過程中的無意識差錯外,在產品的周轉、放行、發貨等環節也會出現無意識差錯,這種無意識差錯一般由于管理制度、程序等不健全造成。如:未經檢驗的產品流入下道工序或發貨;不合格品與合格品混淆,一起流入下道工序等等。這些差錯主要通過健全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定期檢查,定期整改來減少此類差錯的發生,主要措施可以采取建立產品標識體系的方式,包括產品狀態標識、區域標識等。
1)零部件從加工開始到周轉交付的各個階段都要對產品進行相應的狀態標識;2)產品狀態標識應正確反映產品合格、不合格、待處理、在驗等實際狀態;3)產品狀態標識必須由特定人員進行,其使用的圖形、顏色等標識符號不應用作其他用途;4)產品標識應醒目,使所有人員一目了然。
有意識性差錯的主要特點是檢驗人員清楚的知道正在發生的差錯并打算繼續下去,這類有意識的差錯的原因是復雜的,有可能是管理因素造成,或是檢驗人員因素,或其他多種因素造成。
1)不協調的管理重點造成的差錯,管理者面對多重的管理目標,如交貨期、成本、質量,其管理重點隨著經濟形勢在不斷的發生改變,當質量目標處于其他目標之下時,檢驗人員的行為就會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2)管理者對有關質量的建議、信息的冷漠造成的差錯。當管理者對檢驗人員提出的檢測儀器不充分適宜、潛在的質量隱患信息的重視不夠,沒有做出積極的回應時,檢驗人員的行為就不會太積極;3)管理者對不符合要求的態度造成的差錯。當管理者對于不符合要求的零部件或產品或過程的現象或原因僅僅是草草處理,而沒有采取必要的措施時,檢驗人員就會從這些行為中判斷管理者對質量的態度。比如對于重復發生的不合格品一貫采取讓步接收或簡單的返修,久而久之檢驗人員就不會再報告缺陷,因為反正會被接收。
1)不能堅持原則,在生產主管或操作人員的請求下“破例”或私自放寬驗收標準;2)工作不認真,圖一時之便的,比如檢驗人員不愿意做不合格品處理中要求的程序;減少抽樣樣本;3)工作不負責任,有的檢驗人員工作漫不經心,僅憑操作人員自檢;4)質量意識差,存在僥幸心理,認為稍差一點不會有問題;或是以前的問題都是這么處理的。
1)加強檢驗人員“質量第一”的教育,強化質量意識;2)加強檢驗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強化公正意識;3)教育檢驗人員要以事實和數據說話,避免評價的隨意性和盲目性;4)管理者要以身作則,樹立榜樣,減少不良的管理因素帶來的影響;5)加強檢驗人員的績效考核,明確檢驗關鍵考核指標,通過考核發現問題,改正問題,查證原因,采取措施,彌補不足,持續改進;6)定期開展質量巡檢,通過巡檢發現管理與檢驗過程中的不足,持續提高管理水平。
[1]龔源.軍品質量工程[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