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敏靜(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科,江蘇 蘇州 215006)
頭頸部腫瘤晚期患者的綜合護理
顧敏靜(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科,江蘇 蘇州 215006)
目的:探討頭頸部腫瘤晚期患者的綜合護理。方法:通過對患者的心理、飲食、皮膚,特別是頸部皮膚的護理。結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結論:頭頸部腫瘤晚期患者再次手術、放療、化療的機會已很小,維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是其主要目標,護理工作應以患者為中心,以人為本,從患者生活的各個方面入手,采取綜合性的護理措施,可以提高其生活質量。
頭頸部腫瘤;晚期;護理
頭頸部是腫瘤的好發部位,所發生的各種腫瘤約占全身腫瘤的20%,常見有鼻咽癌、喉癌、下咽癌。鼻咽癌以放射治療為主,喉癌、下咽癌以手術及術后放療為主要治療手段。部分患者會在綜合治療后出現復發,并且喪失再次手術或放療的機會,護理工作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現將頭頸部惡性腫瘤的復發的晚期患者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選擇2006年~2012年我科各類頭頸部腫瘤復發患者25例,男23例,女2例,年齡42~89歲,病程35個月。喉癌10例,下咽癌15例。鼻咽癌因主要在放療科治療,未在統計范圍內。
2.1 心理護理:對腫瘤患者來說,心理護理是十分重要的。大量研究結果表明,喉切除術后患者的心理問題包括焦慮、抑郁、自尊降低、自我形象紊亂、性生活受損和活力減退等[1-2]。而晚期腫瘤患者經過之前的手術、放療、化療,身心都已經很疲憊,再經歷復發的打擊,身體更為虛弱,心理會更加脆弱,部分患者面對自己腫脹、潰爛的頸部,疼痛、虛弱的身體,思想負擔更為沉重,甚至已經絕望地等待死亡。作為專業護理人員應切實以患者為中心,采取以下幾個心理護理措施:①疏泄和安慰:主動熱情關心患者,抽一定時間陪伴患者,傾聽其訴說心中的焦慮,并表示理解和同情,消除其孤寂感,讓其體會到他并不是孤立地承擔痛苦。同時給以安慰,安慰要恰到好處,既強調有希望的方面,又不能過于樂觀。在暗示疾病疑難的同時,幫助患者分析疼痛的反復性,對于伴有癌性疼痛的患者要解釋與疼痛有關的生物心理學問題。多與患者交談疾病以外的話題,轉移其注意力。護士在患者面前自始至終都要表現出冷靜、沉穩大方、認真負責的態度,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②暗示療法:暗示療法是指治療者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效應的一種方法。也就是利用治療者的權威使患者接受治療者的觀念,從而解除心理壓力和負擔,使癥狀得以減輕;③死亡教育:患者穩定的情緒、良好的心境、精神放松都可增加患者對病痛的耐受性。對不同年齡、性格、文化水平、社會經歷、病程長短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內容,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生、老、病、死這一自然規律,認識到生命的真正價值在于質量,最終達到幫助其擺脫對死亡的恐懼和不安、平靜面對死亡的目的;④家屬的心理護理:關心、幫助和支持晚期癌癥患者,使患者輕松愉快地度過最后的日子是患者家庭中每個成員的責任。家屬的心理狀態對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通過與家屬交談、向家屬介紹病情、提出指導性意見來穩定家屬的心理狀態。允許家屬在任何時候均可以探視患者,讓他們在陪伴親人時配合護士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
2.2 飲食護理:基于患者食欲下降的特點,護士應和家屬以及營養師共同商量患者的飲食,飲食宜富含營養,要提供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食物宜多樣化,易消化,避免吃油膩的食物,并注意色、香、味、形,以增進患者食欲,少量多餐。禁煙酒,忌辛辣刺激、油炸、煙熏、腌臘類食品,并發感染時禁食狗肉、羊肉等熱性食品,在鼓勵患者進食的同時根據個人的耐受性適當安排飲食。在患者自己感覺良好有食欲時可盡量多吃一些,不必給與過多限制,不勉強吃自己不喜歡的食物,以免引起惡心、嘔吐。對于無法經口進食通過鼻飼流質的患者,鼻飼前應觀察胃管是否移位,通過觀察鼻外胃管的長度或外露的標記及早發現位置的變化。鼻飼時抬高患者床頭30°~60°角,可借重力作用防止食物反流和誤吸。鼻飼后30 min內不可翻身、搬動患者。喂食后再注入少量溫開水,以沖洗鼻飼管。注意口腔衛生,生理 鹽水棉球檫洗2次/d,或用漱口液漱口4~6次/d。觀察患者是否有腹瀉、腹脹及胃出血(應激性胃潰瘍)等癥狀。對于神智不清意識淡漠的患者,每次鼻飼前判斷胃管是否在胃中以及是否有胃潴留,用回抽胃液的方法來判斷,回抽胃內容物超過200 ml時為胃潴留,應暫停鼻飼喂養,通知醫生處理。鼻飼液的選擇與配置應根據病情及患者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供給能全力及均衡勻漿膳,改善營養狀況,增強抵抗力。
2.3 皮膚護理
2.3.1 頸部皮膚護理:放療后放射區內皮膚可出現不同程度脫屑、瘙癢、局部滲出等不良反應,囑患者在放射區禁止用手搔、抓、撓,禁用肥皂及涂抹帶刺激性的藥物,禁貼膠布,因放療后皮膚變薄,修復能力明顯下降,皮膚易破潰引起感染而不易愈合。
2.3.2 氣切口造瘺口的護理:氣切造瘺口護理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每天氣切處換藥1~2次,觀察有無傷口感染及皮下氣腫發生;保持敷料干燥無滲出,固定良好,其松緊度可容納一指;②嚴格無菌操作,操作時戴無菌手套,防止交叉感染。吸痰管每用一次即換,先吸氣切管,再吸口腔;③金屬內套管消毒,2次/d,在吸痰后將內套管取出用蒸餾水清洗干凈,注意痰痂的清洗,再放到碘伏中浸泡10 min,取出用蒸餾水沖洗干凈置入外套管;④加強氣道濕化,氣切管上置兩層無菌鹽水濕紗布,以免灰塵及異物吸入氣管;保持紗布清潔。視痰液黏稠度給予配制的氣管滴入藥水(糜蛋白酶5 mg、慶大霉素8萬U加入20 ml生理鹽水中)氣管滴入,并每天給予3次生理鹽水100 ml霧化吸入;⑤有痰應及時吸出,保持呼吸道通暢。如需連續吸痰時,兩次吸痰應間隔1~2 min,且每次吸痰不得超過15 s;⑥吸痰前后用無菌蒸餾水潤滑吸痰管前端,吸痰動作輕柔,插入深度適宜,減輕呼吸道損傷;⑦及時留取痰標本送檢。
2.3.3 壓瘡的預防及護理壓瘡護理:受壓、營養不良、潮濕、摩擦是壓瘡的好發原因,壓瘡是臨床常見的并發癥。對于不能下床活動的患者應做到:①鼓勵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保證患者足夠的營養供給,必要時給予鼻飼或靜脈營養支持,極度消瘦,低蛋白血癥者可靜脈輸注血漿或白蛋白;②保持臥床患者衣服、床單、被褥清潔、柔軟、平整、干燥。保持臥床患者全身皮膚清潔、干燥。大小便后要及時清洗會陰部和肛周部,擦痱子粉吸潮并減少摩擦,每天用溫開水擦洗全身;③避免局部皮膚和組織長期受壓,向臥床患者介紹預防壓瘡的重要性,鼓勵并協助臥床患者2 h更換臥位1次,可按摩皮膚無發紅的部位,促進血液循環,墊海綿墊或軟枕于身體空隙處。
頭頸部腫瘤晚期患者再次手術、放療、化療的機會已很小,維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是其主要目標,護理工作應以患者為中心,以人為本,從患者生活的各個方面入手,采取綜合性的護理措施,提高其生活質量。
[1]席淑新.喉切除患者康復中的幾個問題[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1,20(8):359.
[2]朝欣暢,鄧 婕,李 鳴,等.老年喉癌喉近全切圍手術期的護理12例[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1):33.
2013-01-10 編校:鄭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