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溶,陳 路,陳小芳,孫早喜
我國全科醫學教育由高等醫學院校、有條件的綜合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三類培訓機構完成,這些機構的全科醫生培養的師資參差不齊,更談不上真正的全科醫學師資隊伍[1]。到目前為止,全科醫學師資培訓標準尚未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規范化[2]。海南省于1995年開始全科醫學教育,同時開始培養全科醫學師資,現將海南省全科醫學師資狀況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海南省3家三甲醫院的全科醫學師資。
1.2 研究方法 通過海南省全科醫學培訓中心介紹信,從2012年4月20日起歷時10天,在海南省3個三甲醫院科教科獲得所在醫院全部的全科醫學教師名單與所在科室資料,通過簡單隨機抽樣方法抽取師資姓名,并逐個面對面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全科醫學師資的基本情況、從事崗位、技術職稱及學歷情況、全科醫學培訓及應急管理、掌握外語及級別、出國留學情況、主持課題及取得名譽情況、是否愿意成為全科師資情況等資料。本次共收集資料110份,資料填寫完整。

2.1 全科醫學師資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的全科醫學師資中,男76例,女34例,男女性別比約為2.2∶1,平均年齡為(36±8)歲。參加工作的平均年數為(13±9)年,其中編內人員占總人數的88.2%(97/110),非編內人員占總人數的11.8%(13/110)。110人具有醫師資格證,占總人數的100.0%,具有教師證者占總人數的25.5%(28/110),無教師資格證占總人數的74.5%(82/110)。
2.2 全科醫學師資從事專業資格、技術職稱、學歷情況 本次收集到的全科醫學師資資料中,從事臨床醫師崗位的有110人,占總人數的100.0%,其中也從事教師崗位的師資人數占總人數的32.7%(36/110)。第一專業技術資格評為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醫師的人數分別占總人數的12.7%(14/110)、22.7%(25/110)、31.8%(35/110)、32.8%(36/110);第二專業技術資格評為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的人數分別占總人數的6.4%(7/110)、13.6%(15/110)、12.7%(14/110)、11.8%(13/110),無第二專業技術資格的人數占總人數的55.5%(61/110)。現技術職務為正高、副高、中級、師級及其他的人數分別占總人數的12.7%(14/110)、22.7%(25/110)、30.9%(34/110)、33.7%(37/110)。第一專業最高學歷為研究生、本科、大專的人數分別占總人數的32.7%(36/110)、66.4%(73/110)、0.9%(1/110)。根據有無教師證情況分組,全科醫學師資中第一專業技術資格、現技術職稱、第一所學專業最高學歷、第二所學專業最高學歷構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第二專業技術資格構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811,P=0.000),見表1。
2.3 全科醫學師資培訓及應急管理情況 全科醫學師資調查資料表明,接受過全科醫學培訓的人數占總人數的44.5%(49/110),國家及省級全科醫學師資培訓已合格的人數分別占總人數的12.7%(14/110)、14.5%(16/110),其中具有培訓合格證書的人數占總人數的25.5%(28/110);未接受過培訓的人數占總人數的55.5%(61/110)。
本次收集到的資料中,是衛生應急管理干部的全科師資占總人數的7.3%(8/110),是應急專業隊伍成員的占總人數的10.9%(12/110),參加過衛生應急培訓的人數占總人數的25.5%(28/110)。
表1 有無教師證的全科醫學師資專業資格、技術職稱、學歷情況比較
Table1 The comparison of the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technical titles and degrees of general medicine fellows with or without the teacher certification

有教師證無教師證合計χ2值P值第一專業技術資格28821101.1740.759 主任醫師31114 副主任醫師52025 主治醫師112435 醫師92736第二專業技術資格288211043.8110.000 無第二專業35861 教授257 副教授51015 講師12214 助教6713現技術職稱28821103.1920.670 正高41014 副高52025 中級112334 初級及其他82937第一專業最高學歷28821101.0160.602 研究生112536 大學本科175673 大專011第二專業最高學歷28821100.1010.751 無第二專業2780107 研究生123
2.4 全科醫學師資掌握外語及出國情況 本次收集到的全科醫學師資資料中,考過英語六級、四級及其他英語級別的人數分別占總人數的33.6%(37/110)、46.4%(51/110)、10.0%(11/110),沒有考過任何英語級別的人數占總人數的10.0%(11/110)。考過全國外語水平PETS-5等級的人數占總人數的31.8%(35/110),考過英語全國出國培訓備選人員外語考試的人數占總人數的3.6%(4/110)。曾出國留學的人數占總人數的0.9%(1/110)。
2.5 全科醫學師資主持課題及取得名譽情況 據全科醫學師資調查資料分析,近五年主持過科研課題項目的人數占總人數的21.8%(24/110)。取得國家級突出貢獻、教育部長江學者、新世紀百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新世紀百萬人才工程省級人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杰出人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取得博導資格、海南省醫學領軍人才、省優專家的人數均為0人。取得省部級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取得碩導資格、省級名師的人數分別占總人數的0.9%(1/110)。
2.6 成為全科醫學師資意愿情況 愿意成為全科醫學師資的占66.4%(73/110),不愿意的占22.7%(25/110),認為無所謂的占10.9%(12/110)。不愿意成為全科醫學師資的主要原因為專業不符占56.0%(14/25),認為自己沒有系統學過全科醫學而無法帶教的占32.0%(8/25),個人原因占8.0%(2/25),認為全科太忙太累、待遇低的占4.0%(1/25)。
調查發現,目前海南省全科醫學師資都具有醫師資格證,但具有教師資格證的人數少。全科醫學師資學歷中本科及專科所占比例高,教育系列技術職稱中教授及副教授所占比例低,衛生系列技術職稱中主治醫師和醫師占到64.5%。掌握外語及級別情況比較好,過英語四六級的人數占總人數的80.0%。但取得名譽獎項的師資人數極少。由此可以了解海南省全科醫學師資配置較低,與專家建議的標準相差甚遠,這樣的師資會影響到合格全科醫生的培養[3]。
在調查的110名全科醫學師資中,接受過全科醫學培訓的占總人數的44.5%,其中具有培訓合格證書的人數占總人數的25.5%,未接受過全科醫學培訓的師資占總人數55.5%。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海南省的全科醫學師資接受全科醫學培訓力度不夠,這與專家提出的理論課“雙師”型師資需經過600學時的培訓,臨床師資400學時的理論培訓,至少50學時的全科醫學基本概念培訓的要求相距甚遠[4]。
資料統計發現,愿意成為全科醫學師資的占66.4%,不愿意成為全科醫學師資的占22.7%,認為無所謂的占10.9%。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不愿意成為全科醫學師資,88.0%的認為專業不符和沒有系統學過全科醫學而無法帶教,個人原因和認為全科工作太忙太累、待遇低占少數。可見政府需進一步加強對全科醫學學科的建設,采取措施增強全科師資的崗位吸引力,提高全科醫學師資的待遇和參加全科醫學教學工作的積極性。
志謝:該研究得到下列人員的大力支持與幫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謝!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全科醫學培訓中心工作人員、海南省人民醫院領導及科教科工作人員、海南省農墾總局醫院科教科工作人員等。
1 郭愛民,解江林,路孝琴,等.我國全科醫學師資管理及培訓規范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05,8 (3):169-172.
2 盧祖洵.我國全科醫學師資隊伍現狀分析與建設構想[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1,9(2):121-122.
3 徐江榮,郭化山.提升專科層次全科醫學師資整體素質的有效對策[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10):3258.
4 杜兆輝,毛秀珍.社區全科教學師資培養方法的探索[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11):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