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黃賢濤 王文心
提升企業知識產權資產管理能力
文 / 黃賢濤 王文心
2009年1月14日,北電網絡凈負債約10億美元,陷入財務周轉危機而宣告破產,這是全球經濟危機下第一家申請破產保護的知名科技企業,但是它破產后,其4000多項專利拍賣了約45億美元;深圳唯冠頻臨破產邊緣,卻利用手中的iPad中國商標,成功迫使蘋果公司支付 6000萬美元的和解金。知識產權為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利潤,卻無法作為資產充分反映出來,其市價總值與資產負債表中實際反映的資產價值背離程度越來越大,知識產權的價值只在市場經營中得到了認可。
據調查,在我國25家國內代表性企業中知識產權資產占無形資產的比例平均為16.98%,占企業總資產比例平均僅為0.65% 。知識產權在資產中的占比偏低,與企業市場價值評估結果嚴重背離。這反映出,我國企業知識產權在資產中的占比偏低,而且企業財務報表反映出的知識產權資產價值與實際評估反映出的市場價值存在巨大差距,會計信息失真嚴重。知識產權是否可以作為資產加以管理?企業目前是如何管理知識產權資產的?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障礙是什么?知識產權資產管理如何充分發揮促進企業發展的作用?值得我們關注。
在企業資產管理中,知識產權被納入無形資產管理的范疇。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在會計準則中,只有對無形資產和商譽的會計處理,缺乏對知識產權資產的單項管理。
事實上,企業會計報表在很大程度上被有形資產所左右,會計準則幾乎沒有表述知識產權價值的空間。這就是說,企業資產負債表提供的知識產權信息是歪曲的:內部創造的知識產權一文不值,而外部購買的知識產權卻值上百萬元甚至更多。由于自創知識產權通常不會明確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上,開發知識產權所需的投入又隨時發生,因此會計模式會低估盈利和股本的票面價值。這就會帶來兩方面的后果。一方面,資本成本增加,這就意味著知識產權密集型的企業將更難逾越籌資的障礙。另一方面,由于關于所有企業資產和債務的信息不夠充分,對公司進行管理時將更加困難。
知識產權無法在企業資產負債表中表現出來,這使得管理層很難制定或者關注企業知識產權戰略。麥肯錫管理咨詢公司的研究表明,美國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許可創造的運營收入不足0.5%。然而企業可以通過銷售或者以使用許可方式轉讓知識產權獲得10% 左右的利潤,美國67%的公司都擁有尚未付諸應用的知識產權,這足以說明知識產權資產化不足的嚴重性。
企業知識產權資產管理薄弱,不利于體現創新和知識產權的價值,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依靠創新發展。一方面,企業創造和運營知識產權動力不足。由于企業的知識產權帶來的利潤未被認可,財務上沒有反映,企業創新人員和知識產權工作者創造和轉化實施知識產權的貢獻無法充分體現,因此動力不足。不少企業反映“知識產權部門就是花錢而不是賺錢的部門”,這不利于企業轉型,并依靠知識產權實現創新發展。另一方面,企業知識產權資產面臨流失風險。這在國有企業資產運營中表現更為明顯。一是在國企改制重組中大量知識產權被“零化”處理,并未估價入賬,企業實際資產價值被低估。二是在跨國并購中大量知識產權被“矮化”處理,國內企業知識產權被無償使用或低價收購的實例屢見不鮮,比如“美加凈”商標事件等。此外,企業在缺乏知識產權資產確認的情況下,原本歸屬于企業的知識產權往往被企業所有者個人所獨占,有侵占企業資產之嫌卻不必承擔相應責任。
目前,造成企業知識產權資產化不足的關鍵問題就是企業自己投入資源創設的知識產權未能納入企業財務報表,知識產權價值難以體現。從規定和操作方面看,知識產權雖納入無形資產,針對知識產權的規定不具體,也缺乏足夠操作性。由于知識產權的特殊屬性,其納入無形資產仍面臨不小障礙。知識產權本身具有時間性、地域性、法定等特征,其市場價值隨著客觀環境的變化而隨時變化,難以做出穩定和準確的估計。權利不穩定(知識產權可能被無效或放棄)也會帶來預期收益的不確定性。即便企業通過歷史成本或者資產評估等方式確認知識產權資產價值,但其實際價值的變化也會給企業財務操作帶來困擾。在現有以保守和規范為主導的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中,很難將知識產權納入其中。
從企業自身方面看,由于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經營總體水平不高,知識產權還沒有成為企業重要的利潤來源,企業管理層往往把知識產權作為需要完成的考核任務和經費負擔,也增加了推進企業知識產權資產管理的難度。
根據筆者對我國9家中國企業(中興、華為、中石化、中石油、聯想、騰訊、比亞迪、華為終端)和8家外資企業(通用電氣、佳能、西門子、東芝、巴斯夫、IBM、3M)的抽樣比較發現,我國企業與外資企業的知識產權資產存在明顯差距:
——無形資產平均值,9家中國公司的無形資產平均值約為134.2億元,8家國外公司的無形資產平均值約為369.5億元,約為國外公司的1/3。
——知識產權資產平均值,9家中國公司的知識產權資產平均值約為9.9億元,8家國外公司的知識產權資產平均值約為188.8億元,約為國外公司的1/19。
由于企業資產負債表上的大部分空間都被有形資產所占據,管理層的注意力也就集中在這些有形資產上,在一個知識驅動經濟的時代,有形資產不再是企業取得成功的主要決定因素。知識產權已經超越傳統資產成為當今高新技術企業最重要的資產,隨著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越來越高,企業所擁有的知識產權價值越來越大,將知識產權作為資產加以管理的呼聲也越來越高。而如果解決企業知識產權資產會計化這一基本問題,將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知識產權對經濟貢獻的測度問題,有利于企業加強知識產權資產管理,運用知識產權獲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