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蔣瀅 魏春幫

文宣/圖
蘭州石化公司自1999年以來,企業持續重組整合,所轄的15.6萬人,4 萬余住戶,形成各類利益群體多達16種,特別是退休、退養、買斷人員較多,員工或家屬患重大疾病、家庭供養人口多、子女上學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難的內部群體較多。
為進一步體現出全心全意服務員工的根本理念,發揚工人階級團結友愛、互助互濟優良傳統,公司工會積極踐行上級工會提出的“心貼心,面對面,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的活動要求,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認真研究探索建立健全具有國有企業特色的幫扶救助和員工互助保障體系,形成了以保障困難人員基本生活為核心,特殊幫扶、醫療救助、助學幫扶等為配套的多層次、廣覆蓋的救助體系,實現了幫扶救助工作管理制度化、組織網絡化、形式多樣化、活動經常化,確保幫扶救助送溫暖工作取得實效。
1. 加強領導,構建幫扶救助組織體系
困難人員幫扶救助工作,需要做大量的細致工作。為了確保幫扶救助工作開展得扎實有效、落到實處,公司工會不斷建立健全幫扶工作組織機構,進一步完善領導小組,各基層單位也相繼成立了工作小組。橫向上黨政領導親自抓、工會具體抓、相關部門協同配合,縱向上從公司、二級生產廠至車間班組,配備專兼職人員負責困難人員的管理及幫扶救助工作,明確工作內容、責任和程序,形成了縱到底、橫到邊覆蓋整個企業的幫扶工作網絡。各基層單位工會建立了規范統一的困難人員檔案和幫扶救助明細臺賬,及時做好困難人員求助受助信息的統計和分析,隨時跟蹤和掌握動態變化情況,使幫扶救助工作更有針對性。
2. 深入調查,當好第一知情人
當好第一知情人,對困難人員知情、知心,對每個困難人員的生活狀況、困難程度等做到了如指掌,對員工的想法、要求等必須做到心中有數。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困難人員群體電子信息檔案,根據地方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調整,適時地修訂企業內部特困、困難人員認定標準,做到隨時掌握和定期調查相結合,分別在基層單位和公司建立檔案,實行兩級動態管理。對因各類突發事件造成生活困難的員工,及時建立檔案,納入幫扶范圍,確保調查建檔不漏一人,幫扶救助不落一戶。
3. 明確責任,當好第一幫扶人
各單位、車間和工會小組長為幫扶第一責任人,各級工會對困難人員做到“五清”:困難戶清、家庭狀況清、困難原因清、解困措施清、幫扶效果清,對困難人員本人及家庭發生的突發事件隨時報告,采取相應應急救助措施,第一時間幫扶困難人員,確保困難人員家庭達到“三不讓”:不讓一戶困難家庭生活過不下去,不讓一個患病人員看不起病,不讓一名子女上不起學。
1. 健全制度流程,實現幫扶救助規范化
公司制定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員參與扶貧幫困工作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和《蘭州石化公司幫扶救助資金管理》,并編寫了《蘭州石化公司幫扶救助工作指南》,從救助對象、資金來源、資金管理使用原則、救助類型及標準、申請及審批程序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為各類困難人員及時有效地得到幫扶救助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證。針對此項工作推進中存在的問題及難點,又及時出臺了《關于〈幫扶救助資金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說明》,增加了21條實施細則說明,對制度進一步解釋。
在流程方面,當公司內部人員家中出現困難需要幫扶救助時,由個人提供相關的證明材料,車間工會初審后確認并上報分廠工會,二級單位工會審核、確認、匯總后提交相關會議討論,通過后進一步上報公司工會。公司工會復核匯總后提交公司幫扶救助領導小組會議討論,通過后通過網絡、公示欄等形式組織公示,接受員工群眾的監督。如公示期內無異議,組織二級單位再發放救助金。使每一次幫扶救助工作形成了逐級審核、把關的格局,得到了員工群眾的認可。
2. 針對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實現幫扶救助形式多樣化、活動經常化
公司工會立足實際,按困難群體不同的困難原因和需要,實施有針對性、多方位的幫扶救助措施,公司、廠、車間三級領導定期、不定期地深入各類困難人員家庭進行走訪慰問,一方面送去組織的溫暖,另一方面給予他們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關愛,體現企業大家庭的溫暖。
一是長期困難人員定期幫。每季度為特困員工發放救助金,保證其日常的基本生活。2012年全年共為特困員工發放救助金2147.28萬元,救助和慰問各類人員46020人次。對因收入低或因遭受各類災害造成家庭生活出現困難的采取重點幫扶,堅持每年元旦、春節和中秋、國慶等重大節日期間,各級領導在走訪特困戶的同時,還送去米、面、油及節日慰問金。2013年春節前期發放各類慰問金共967.398萬元,15423人得到救助或慰問。
二是對臨時困難人員及時幫。對突發天災人禍造成的臨時困難,根據有關部門提供的證明材料及經濟損失情況給予一次性5000—10000元幫扶救助。
三是對患病員工特殊幫。對公司內部人員本人或家屬(配偶、子女)經縣級以上醫院確診患有重大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搭橋術、惡性腫瘤、慢性腎衰竭、重要器官移植、白血病、顱內原發腫瘤手術、嚴重燒傷燙傷、截癱等),醫療費開支數額較大,造成家庭生活困難的,按個人自付住院費用比例進行幫扶救助,最高救助金額為18萬元/年。據統計,2009年至2012年,蘭州石化公司累計為重大疾病人員發放醫療幫扶款達1414.19萬元,先后有1476名內部人員及家屬受益,大大減輕了患病人員家庭經濟和精神上的巨大壓力。
四是對困難家庭子女升學愛心幫。公司內部的特困人員、困難人員、無正常生活來源的員工遺屬家庭,其子女現正在接受義務教育、高中學歷教育以及國家計劃內統招的中專、大專、大學學歷教育的,按照其所承擔的學費不同,每年均可享受800—4000元不同標準的救助金。2012年在公司開展的“金秋助學”困難人員子女救助中,共有477人得到救助,合計支出助學金152.91萬元。
五是對患病及去世的人員或者家屬友情幫。公司工會專門設立了日常慰問資金,用于慰問內部各類人員及其直系親屬患病、住院、去世等購買慰問品和花圈的專項費用,并且還撥專款為有關人員的喪事安排一輛大客車用于接送親友。對于日常慰問資金的使用,基層單位必須每季度將用途、慰問對象、支出金額、簽批人、經辦人、余額等進行核實后向本單位員工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公司工會定期組織檢查考核,確保了專款專用。
3. 建立完善的幫扶救助資金來源渠道
2010年初,根據中國石油總部的倡議,公司黨委出臺《關于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員參與幫扶救助工作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在上級撥付專款的基礎上,建立了“職工同心互助金”捐款機制。自2010年以來,公司“職工同心互助金”捐款額已達到1230.4726萬元,有11.7888萬人次參加,全體員工關心、關注、參與到困難群體的幫扶救助中來,形成了公司內部共同關愛困難人員的良好氛圍,擴大了幫扶的影響面。下一步,我們將著力創新工會幫扶救助的工作內容,為促進企業和諧穩定發展作出貢獻,為推動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發揮出國有企業工會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