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縣發展和改革局調研課題組
隨著杭瑞高速的即將通行,各種生產要素將蜂擁而至,面對這一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形勢,絕大部分湄潭人在完全認同高速公路強力拉動地方經濟的大勢的同時,也就高速公路毫不留情的邊緣化作用表示擔憂。被高速公路架空、冷落而發生萎縮,以及因為高速公路而直接受困的現象極有可能發生。因此,高速公路水到渠成的利好當然有,而更多的是要積極發展跟高速公路這一基礎經濟要素匹配的高速經濟。
一、湄潭面臨的發展環境
(一)區位條件
湄潭縣位于貴州省北部、遵義市東南部,地處大婁山南麓,烏江北岸,縣城距省會貴陽200余公里,距遵義市區47公里,距重慶直轄市300余公里,326國道和204省道交匯于縣城。全縣總面積1864平方公里,南北寬96.5公里,東西長29.5公里,平均海拔972.7米,森林覆蓋率達56.5%。轄9鎮6鄉,118個行政村,131個村(居)委會,總人口49.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2.8萬人。
湄潭屬于黔北經濟開發區東南部農業經濟區,為湄鳳余城鎮發展片區的經濟中心,對外交通也比較便捷。但是,與經濟發達地區相比,相對不利的區位條件制約了湄潭經濟的發展。
(二)湄潭經濟社會發展概況
2012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4.11億元,規模工業總產值32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5.65億元,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3.76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45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30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816元。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三)杭瑞高速的開通對于湄潭的意義
按照杭瑞高速規劃方案,杭瑞高速將在湄潭縣規劃城區內黃家壩鎮和永興鎮分別設立出口,與326國道連接。杭瑞高速對湄潭的意義是:首先,強化了與遵義市區的聯系,屆時湄潭至遵義只要30分鐘的車程;其次,通過遵義與貴陽和重慶建立了快速聯系通道:再次,為湄潭向東,進入中國中部發展軸和長三角地區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高速公路開通后給湄潭經濟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一)挑戰
一是共性機遇的競爭更趨激烈,要素外流不可小視。杭瑞高速公路修建,帶來的機遇為整條公路沿線縣市所共有,不只是湄潭縣,這就存在著份額分配的競爭問題。同時,高速公路建成后,如果沒有一定的政策與環境,也會產生高速公路的“啞鈴效應”,甚至不僅不能吸引外部資本和人流物流,還會加速本地的資源、資本、人才等要素向發達城市外流。
二是高速公路建成后,高速公路經濟帶將加速形成,夯實基礎勢在必行。杭瑞高速公路預計將在2013年10月建成通車,在這段時間里,如果我們不完善好與之配套的干支線公路網絡,不建設好承接產業轉移的工業集聚園區,不開發好旅游景區,不建設好休閑度假娛樂設施,不營造良好的政策、人文環境,使區域更為開放,要使人、財、物流進湄潭是不可能的,那么,湄潭極有可能被高速公路經濟帶邊緣化,所以,夯實基礎迫在眉睫。
三是高速公路建設對資源和生態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壞。據估算,高速公路建設在湄潭縣共需占用各類土地5068畝,這將使湄潭縣的耕地資源更為緊缺。
(二)機遇
一是有利于改善投資環境。湄潭擁有十分豐富的茶、米、畜牧資源、中藥材資源、旅游資源和優越的生態環境。由于受交通條件和區位條件的制約,資源優勢難以較好地轉化為經濟優勢。高速公路的建成,真正打開了湄潭對外開放的大門,將大大促進資源優勢與外部資本、產業的有機融合,從而吸引更多外資投向湄潭;同時,也將有力推動群眾思想觀念的更新、生活方式的轉變,增強人們的開放意識、競爭意識、市場意識、效率意識,促進社會進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二是有利于加速商品流通。高速公路是統一市場的助推器、區域商品物價的平衡器、降低物流成本的加速器。高速公路的建成,極大地縮短農副產品的儲運時間,從而加速農副產品的流通,極大提高農副產品的商品化程度和競爭能力。因此,這必將有力地推進湄潭縣工農業規模經營和集約化生產,加快湄潭縣工農產業化、商品化、市場化進程。
三是有利于推動旅游產業發展。高速公路建成使湄潭縣旅游的交通瓶頸制約得以破解,為旅客大量涌入提供了便捷通道。同時,高速公路的建成,使湄潭縣能融入湘西、云南兩大旅游圈,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深領域參與旅游的合作與競爭,獲得更大發展。
四是有利于促進沿線鄉鎮發展,加速農村城市化進程。高速公路形成的交通區位優勢,將誘導大量新的資本在其沿線投入,形成高速公路產業帶,促進產業和人口的分布調整,提高沿線主要鄉鎮及周邊區域土地資源的利用強度和價值。湄潭境內在黃家壩、永興留有高速公路出入口。黃家壩鎮是貴州省綠色食品工業園區所在地,而永興鎮已納入全省特色示范小城鎮建設重點鄉鎮。杭瑞高速公路的建設,將給它們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三、避免“邊緣化”,利用機遇加快湄潭發展的建議
(一)面對高速適時調整規劃布局,發展與現有產業資源相配套、相協調的系列產業
要堅持規劃先行的原則,歸納總結外地成功經驗,加快編制好與高速公路相銜接的產業布局、交通網絡、土地利用、城鎮建設等相關的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產業規劃要充分利用湄潭縣良好的生態和資源稟賦,大力發展以旅游業為主導的地方服務業,力求體現湄潭縣區域優勢和產業特色:交通路網規劃要力求使各鄉鎮資源、要素能快捷流動:土地利用規劃要利用當前調整的有利時機,突出做好高速公路出入口周圍土地規劃,盡可能為今后發展留足空間。
按照國家主體功能區劃分,湄潭已列入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區域。制約湄潭縣農業結構優化進程緩慢的主要根源之一就是交通條件。高速公路修建后,將極大地改善這一制約因素,使農業資源可以在更大的市場范圍內實現優化配置,使區域內部可以根據市場的需求,形成專業化生產、區域化布局的分工與合作,由此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從而也為農業產業化經營創造了條件。就湄潭縣而言,要大力發展以現代物流、商貿流通為重點的服務業,輻射帶動周邊縣:要以省綠色食品工業園區為載體,大力發展以茶葉、優質稻、烤煙等為特色的現代農業和綠色食品加工業,促進湄潭縣工業快速發展。
(二)快速升級鄉鎮公路與高速公路連接的路網建設
高速公路沿線鄉鎮應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出入口來發展當地經濟,加快建好高速公路出入口與國、省道與縣、鄉、村相銜接的道路。加快對326國道蝦子至湄潭永興段及縣內公路升級改造,提升路面等級,提升通達能力,形成便捷、高效、快速、安全的交通網絡。要盡力做好高速公路通達旅游景區和工業園區的配套公路,建好旅游景區之間的道路,為產業發展夯實基礎。
(三)加快工業園區建設
園區建設要堅持合理規劃,拓寬融資渠道,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樹立經營理念,提升管理水平。高起點、大手筆、快速度建設好現有縣綠色食品工業園區。同時在高速公路沿線要積極謀劃、選址建設新的工業園區。因為歷史經驗表明,在已建成的高速公路經濟帶中,一般距高速公路出入口處10至20公里左右,可形成一定的經濟圈。因此我們要把握時機,借鑒外地成功經驗,長遠規劃,加快建設,完善各項園區優惠政策,做好一切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準備。
(四)大力發展與高速經濟發展相匹配的旅游業
圍繞文明、高效、開放、平安、清潔、花園“六大湄潭”建設,以景區、景點建設為重點,立足湄潭縣的生態、文化、休閑三大特色資源,按照立足遵義,主攻重慶、貴陽的要求,加強旅游整體形象的包裝策劃,不斷拓展旅游客源市場,主動參與旅游區域合作;要強化招商引資,完善城市公共設施建設和城市配套服務,加快永興特色古鎮建設,加快開發各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各類旅游服務設施,營造良好旅游發展環境;要重視旅游商品的開發,挖掘和推出一批獨具湄潭當地特色的旅游商品,滿足游客對旅游商品進行消費的需要;加快旅游管理體制創新,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合力興旅的良好氛圍:強化行業管理,加強旅游人才隊伍建設,切實增強旅游經濟的發展活力。
(五)做好生態環境保護
湄潭的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大意義,也是湄潭實現可持續發展與加快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重要前提與基本條件。要高度重視高速公路建設中的生態保護工作。一是在高速公路建設中,盡最大限度地降低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特別是對山體、河道的破壞。二是要盡快評估研究高速公路建設對湄潭縣環境的影響,為以后生態建設提供依據。三是要加強生態建設,使高速公路形成一條環保路、生態路和景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