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
近日,房地產企業再融資的閘門似乎悄悄被打開,盡管證監會對房企再融資“不松綁”的口徑沒有變化,但數家房地產上市公司已公布了再融資方案。據媒體統計,目前共有11家房企提出再融資預案,總額達248.08億元,同時另有多家房企停牌謀劃重大事項,業內估計也與想推出“再融資計劃”有關。
最近,A股市場再融資已進入密集期,人們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招商銀行的285億元、京東方A的460億元的巨額再融資之上,似乎忽略了資本市場房企再融資計劃同樣也在緊鑼密鼓。不過讓人尷尬的是,證監會對上市房企的再融資計劃始終不肯松口,已經連續七次表態“口徑未變”,但上市房企們集體再融資的激情卻絲毫沒有因此而改變。
受上市房企再融資的影響,房地產股票已經一改往日的頹勢,出現遠強于大盤的走勢,有資深證券評論專家表示,房地產企業集中公布再融資方案,絕不會是空穴來風,如果沒有管理層的授意,不可能出現多家房地產公司集體提交再融資方案的現象。
很多投資者不禁要問,一邊是證監會連續七次表態不會對上市房企再融資松綁,另一邊上市房企卻誓不罷休,不斷采取“逼宮”姿態,再融資的隊伍在不斷擴大。那么上市房企集體闖關式的推出再融資計劃背后深藏著什么玄機?
首先,上市房企想試探一下本屆政府對房地產調控的真實態度。本屆政府自上任以來,在房地產調控方面,與上屆政府的風格炯然不同。上屆政府對房地產調控搞得轟轟烈烈,卻屢調屢敗,以致于被業內戲稱為“空調”。而本屆政府在很多重要會議場合上,對房地產調控卻是“刻意回避”,近期也沒有出臺任何更為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措施。這讓上市房企因摸不清新一屆政府的“底牌”,而對后期大手筆房產投資項目有所忌憚。
現在上市房企們則想通過集中推出“再融資”計劃,來試探一下在經濟出現大幅調整的情況下,新一屆政府是否會對房地產進行松綁。如果這次證監會通過了上市房企的再融資計劃,說明本屆政府對房地產業奉行的是“懷柔”政策,那么上市房企既能在市場上融得了資金,又能放心大膽的大上房地產投資項目,這樣豈不一舉兩得?
再者,上市房企這次扎堆集體推出再融資計劃,意在向市場宣布,上市房企堅定看好國內房地產后市的態度沒有改變。雖說目前國內大多數城市的房價仍在堅挺上漲。百城房價已連續第14個月上漲。但是也發生了“價漲量滯”的不盡人意的一面。很多人擔心,目前全國房地產成交量大幅萎縮,樓市拐點已經臨近。而這次上市房企扎堆再融資,就是意圖打消民眾對房價將會下跌的預期。
最后,上市房企再融資的成本實在太低了,不這么做是傻瓜。目前股市不管是IPO還是再融資都有一個不容輕視的致命缺點,那就是“重融資,輕回報”。 如果上市房企通過股權再融資,除了發行費用之外,幾乎無需再支付其他融資費用,這比向銀行貸款、信托等融資方式要劃算得多,房企的融資成本無疑將大幅下降。
上市房企集體推出再融資計劃背后深藏玄機:一、通過推出再融資計劃來試探決策層對房地產市場調控是否“真心”?二、通過再融資計劃讓房地產市場潛在的購買者放心,這么多上市房企都因看好后市而再融資,你們就不必為房價是否出現拐點而猶豫不決了。三、上市房企再融資的成本實在太低,在如此大的利益面前不想融資才是不正常!筆者看來,上市房企集體再融資更像雷聲大雨點小,并不一定會被監管部門通過。不過從中也可以看出,上市房企們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