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里權
在中華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彝族創造了燦爛的歷史文化。奢香夫人作為彝族杰出的女政治家,在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促進古水西地區經濟文化發展方面,做出了彪炳史冊、永不磨滅的卓越貢獻,造就了奢香精神橫空出世,600年來一直在傳頌。1988年,建立以“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為主題的畢節試驗區,經過24年先行先試,艱苦創業,探索出一條人口、生態、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新路子,政治、經濟、文化建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在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畢節欠發達、欠開發的現實仍未從根本上改變,加速發展,趕超跨越仍是今后畢節試驗區光榮而艱巨的長期任務。如何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構筑畢節試驗區精神高地々作為試驗區建設的一分子,我認為把試驗區精神和奢香精神兩者有機結合起來,發揚光大奢香精神,也許是一條新路子。
600年前,元末明初的西南邊陲,一位叫奢香的彝族女英雄率眾開驛道、置九驛、興漢學、重農耕,打開了貴州與川、滇、湘的通道,促進了各民族的往來,推動了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穩定了西南的政治局面。
24年前,時任貴州省委書記的胡錦濤同志親自倡導、經國務院批準成立了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試驗區。24年來,試驗區人民按照當年胡錦濤同志“要發揚艱苦奮斗、扎實苦干的精神”指示,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經濟總量從17.8億元上漲到600多億元:貧困人口從315萬人減少到31.84萬人:森林覆蓋率從14.9%上升到40.03%……
間隔六個世紀的兩個畫面極其相似。他們都為了什么,是受什么無形、無窮的神秘力量驅使著描繪同一藍圖、構筑同一高地?是內化于心,外化于形,“愛國、團結、開放、奮斗”的奢香精神;是經過長期實踐檢驗凝練形成的“堅定信念、艱苦創業、求實進取、無私奉獻”的試驗區精神和“踐行使命、勇于探索、艱苦奮斗、拼搏爭先”的新階段試驗區精神。
團結、穩定、發展是歷史前進的主流。600年前的奢香夫人和24年前的胡錦濤同志認識驚人的一致。為了民族團結、邊疆穩定、社會發展,奢香舍棄偏安一隅的小家小利思想,力排眾議、歷盡艱險、毅然決然率領以彝族為主體的水西諸民族投入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懷抱,團結奮進、勵精圖治,為水西地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死而后已,實現了“九驛連通天下情”的政治抱負,“從此,內地的文化和生產工具、生產技術等漸漸輸入南方,彝族亦多得學習之”。
為了打破制約貴州經濟發展的瓶頸,經過不斷深入調研、深思熟慮,24年前,時任貴州省委書記的胡錦濤同志在水西故地——畢節親自倡導“發揚艱苦奮斗、扎實苦干的精神”,確立“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三大主題,團結和集合一切奮進、和諧的力量,先行先試,拉開了畢節試驗區“絕地突圍”的序幕。
以此為引領,在黨中央、國務院、貴州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各民主黨派的大力支持下,24年來,畢節干部群眾充分發揚“堅定信念、艱苦創業、求實進取、無私奉獻”的試驗區精神和“踐行使命、勇于探索、艱苦奮斗、拼搏爭先”的新階段試驗區精神,以“苦干、求實、敢闖、奮斗”的作風,“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斷推動畢節社會經濟加速發展、跨越發展。畢節逐步從“經濟洼地”走向貴州崛起的“金三角”,走向富裕文明幸福的新畢節。
由此可見,奢香精神與試驗區精神源出一轍,都是歷史發展進程中民族智慧的結晶和民族凝聚力的集聚;奢香精神與試驗區精神異曲同工,都是以精誠團結、艱苦奮斗的作風,謀求和諧發展、科學發展:奢香精神與試驗區精神不謀而合,都是以發展為目標,不斷推動社會經濟加速發展、實現跨越發展。
600年滄海桑田,24年艱苦奮斗,“古彝圣地、奢香故里”呈現出文化繁榮、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進步的欣欣向榮景象。“愛國、團結、開放、奮斗”的奢香精神深植于水西人的心靈,“堅定信念、艱苦創業、求實進取、無私奉獻”的試驗區精神和“踐行使命、勇于探索、艱苦奮斗、拼搏爭先”的新階段試驗區精神已成為畢節改革開放和跨越發展的堅實動力。
經過24年加速發展、跨越發展,已經從封閉走向開放的畢節,面對挑戰與機遇并存、困難與希望同在的實際,迫切需要通過大力弘揚奢香精神,樹立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的志氣和信心,從而敢于在團結中去爭取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條件,在奮斗中去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在發展中去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新的時代賦予奢香精神新的意義和試驗區新的任務,新的任務承載新的希望。弘揚奢香精神,構筑試驗區精神高地已成為畢節700萬干部群眾毋庸置疑、時不我待的艱巨任務。如何弘揚奢香精神,做到“五個增強”至關重要;如何構筑試驗區精神高地,打好“三張牌”事關成敗。
弘揚奢香精神,必須增強改革意識。仍處于欠發達、欠開發現實中的畢節,要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必須以大無畏的勇氣,堅持用創新的精神搞好改革、在解放思想中推進改革。要堅持“三個有利于”的判斷標準,敢于排除一切影響改革發展的干擾和阻力,打破一切影響改革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允許改革犯錯誤,但必須堅持改革不停步。
弘揚奢香精神,必須增強開放意識。要立足實際,面向全省、全國乃至世界,通過努力營造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環境、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文明有序的社會環境和舒適方便的生活環境,為擴大招商引資創造條件。同時,要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力闖東西南北,廣交八方朋友,充分借助外部的一切有利條件,搞好開放開發,推動跨越式發展。
弘揚奢香精神,必須增強競爭意識。面對良好的機遇和嚴峻的挑戰,畢節要堅持把競爭作為提高創新能力、加快發展步伐、培養鍛煉人才的重要舉措,敢于和善于參與國內外競爭。同時,注重把競爭機制引入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的一切領域,倡導和激勵各行各業和社會各方面在競爭中學會競爭、在競爭中敢于競爭、在敢于競爭中把握競爭的主動權,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狀態搶占發展先機。
弘揚奢香精神,必須增強責任意識。一個人的潛能是在盡責中發揮出來的,同樣,一個人的智慧是在盡責中體現出來的。人的潛能和智慧一旦發揮出來就會形成推動事業發展的巨大力量。因此,要在全社會大力營造人人盡責任,個個講奉獻的良好氛圍,倡導和激勵各行各業的建設者,把職業當作事業辦,把國家和人民的事當作自己的事辦,凡事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在干事創業中去創造社會財富,在成就事業中去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
弘揚奢香精神,必須增強效益意識。經濟發展要講效益、政治發展要講效益、文化發展要講效益、社會發展要講效益、各行各業的工作都要講效益。只有把效益作為一切發展的生命線,才能使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永葆旺盛的活力與生機。因此,要通過建立健全各項工作的效益評估和獎懲激勵機制,使各行各業的工作都能夠做到在好中求快,在快中體現好,從而實現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發展。
構筑試驗區精神高地,必須打好工業牌。工業化水平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畢節工業基礎十分薄弱,還處在工業化初級階段。所謂工業基本是高能耗、高污染、勞動密集型、管理粗放型的煤炭采掘、水泥制造、硫黃冶煉、土法煉鋅等,管理精細化、技術型、科技型的現代化工業少之又少。因此,要打好工業牌,畢節應加快“筑巢引鳳”步伐,短期內建幾個標準化工業園區,引進一批能耗低、無污染、技術密集型工業企業。要立足資源優勢,以煤化工為重點,以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為依托,水煤結合、水火電互濟,夯實工業基礎。在工業化的進程中,不要“穿新鞋走老路”,以破壞生態環境,浪費自然資源為代價換取工業發展,要知道,保住青山綠水不但是發展,而且是可持續發展。
構筑試驗區精神高地,必須打好旅游牌。當前,旅游業以其強勁的勢頭成為我國經濟產業中最具活力的“朝陽產業”。隨著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帶薪假期的增加,旅游業將持續高速度發展,成為最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畢節地處云貴高原中段,喀斯特地形地貌發育完整,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經過多年的生態恢復建設,森林覆蓋率達40.03%,加之獨有的百里杜鵑林帶、古樸濃郁的民族風情和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等,是旅游和休閑度假的理想地。因此,畢節要憑借資源優勢,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加快發展第三產業。
構筑試驗區精神高地,必須打好文化牌。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畢節是一個少數民族地區,民族歷史文化豐富,尤以水西彝族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獨樹一幟、特色鮮明。為發展彝族文化,畢節已建成奢香博物館、“貴州宣慰府”,在建慕俄格古城等一批民族文化產業。但這和畢節擁有豐富的少數民族歷史文化實際不相符,還遠遠不夠。因此,畢節要加快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步伐,對民族文化古跡進行創造性修復,發掘和保護好民族歷史文物,弘揚和彰顯特色民族文化,切實打好少數民族文化牌,特別要打好奢香文化牌、古彝文化牌。
奢香精神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弘揚奢香精神,構筑畢節試驗區精神高地又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時代呼喚,更是欠發達、欠開發的畢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現實需要。奢香精神作為一種動力、一種信心、一種希望,有了這種精神,畢節就能夠排難而上,拼搏奮進,畢節的事業就會煥發生機,無往而不勝。
(作者單位:大方縣人大常委會)
責任編輯: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