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芳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打造高效課堂必定是一項重要工程,打造高效課堂的成敗,書面檢測是一種評價的手段。因此,如何提高作業的有效性,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是改進教學的重要依據。
關鍵詞:數學 作業 有效性 學生 主體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c)-0165-01
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58頁,提到“書面檢測是考察學生課程目標達成的重要方式,合理地設計和實施書面測驗有助于全面考查學生的數學學業成就,及時反饋教學成效,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書面檢測如此重要,作業的布置是書面檢測的一種途徑,作業設置的有效性決定了課程目標的達成度的高低。因此,作業設置是否合理決定了是否能正確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換言之,決定了教學目標是否達成。那么,如何布置有效作業呢?筆者結合近幾年本縣的教育變化和十幾年的教學經驗,談一談自己的幾點體會,與各位同仁交流。
1 作業布置具有指向性
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是綱,是整節課的主線,所有教學工作都圍繞目標來制定,一切師生活動都是為達到教學目標服務。因此,作業設置根據教學目標而定,設計意圖要明確清晰,考察的內容緊扣教學進度和學生的學情,基礎性強,可操作容易,圍繞本節課或知識點的要求設置,作業內容體現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圍繞三維目標的各個目標設置內容,知識點全面而不重復,真正體現少而精,讓學生從繁重的課業負擔中走出來,回歸學生擁有的童真,從創新有效作業取代一個個壓彎腰的小書包,真正達到書包變輕,學生減負的目的。我們是教育工作者,有責任為整個國家的命運著想,真正讓學生從課業負擔中解脫出來是我們的任務。我們應時刻為學生的前途和終身發展著想,不可單單為自己一時的教學成績著想。從大局出發,體現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素養,而不是為一時的蠅頭小利不擇手段,加重學生的負擔,而是從自身出發,提高業務素質,提高課堂效率。
2 作業布置具有層次性
俗話說:“十根手指不一樣齊”。學生因遺傳因素和家庭因素、學校環境、后天培養等的影響,學生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在教學中用一刀切的辦法是愚蠢的,違背教育規律的。在教學中,應針對學生的學習水平的差異,體現層次性和選擇性。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難度,但我們不能因為麻煩就用一刀切,在平時布置作業時,應上不封頂、下要保底的辦法,真正做到讓學習好點的學生吃的好,讓學習差一點的學生吃的飽。布置作業時,針對每個知識點考察不同層次的學生,真正體現層次性和選擇性僅靠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實現的,操作起來是有難度的,需要大量的時間。因此,集體備課顯得尤為重要,備課組間每個成員的協作水平從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有效作業是否順利實施。在我校,作為數學教研組長,我是這樣做的,充分利用本組現有的教師資源,調動老師們的積極性,搞好教研活動。利用教研時間,組織本組教師分年級組集體備課,統一布置作業,年級組長把布置的作業交給教研組長,由教研組長根據作業量、作業內容作業形式審批本年級組的作業是否合理。通過教研活動,老師們積極參與,統一思想,統一布局,明確分工,前期做好調研,搞好作業的布置,通過書面檢測,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方法,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生的成績有了提高。現在,這種布置作業的方式已在全校推廣,作業布置的改革為我們的教學注入了新的血液,為提高教學質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組教師并沒有因為有了一點成就就沾沾自喜,而是繼續探討布置作業的方法,提高作業的有效性。相信在遵循教學規律的前提下,在以后的教研之路上,一定會鮮花爛漫、色彩斑斕。為人師者,一切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著想。
3 作業布置具有開放性
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作業布置體現開放性、多元化的原則。根據教學目標,結合數學內容,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布置一些創新性、實踐性作業,如小調查、小記者、數字運動會等形式,讓學生走進超市、走進工廠、走進示范園區等,親身經歷數學給生活帶來的變化,運用數學知識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和生活空間。讓學生在調查、訪問、參觀、制作等活動中主動發現、主動思考、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學生的個性得到長遠發展,長大后具備創新、開拓的能力,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
4 作業布置具有自主性
數學課程標準倡導學生是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作業設置應保證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給學生選擇的機會,體現作業內容選擇的自主性。自主并不是沒有尺度,并不是完全學生自己做主,而是在老師的監控布置作業的范圍內,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作業內容,圍繞學生本節課的學習情況,檢測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讓學生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作業的數量、內容、難易程度、內容形式都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喜好程度、年齡特點等通盤考慮,把他們從沉重的作業堆里解放出來,減輕他們的課業負擔。從而有更多的時間發展自己的愛好特長,豐富自己的學習經歷,開闊自己的視野,為走向多元化的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合理利用適量作業,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準確了解學生對每節課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效率,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書面檢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我們應該把這些原則運用到教學中,貫徹在課堂中,使之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服務,為我們的學生學習服務。讓作業融入多種元素,讓作業更多彩!
參考文獻
[1] 小學數學教育[m].遼寧教育宣傳中心出版,2012.
[2] 數學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 小學數學教師[m].小學數學教師編輯部,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