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俊林
摘 要:老師可以針對一個問題做深入淺出的分析講解,直接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暢所欲言:談理解、談觀點、談認識……更可以采用辯論會的形式,先確定一個話題,再把學生分成正反兩方,然后讓學生積極發言論證己方觀點的正確性。
關鍵詞:心理健康;心理障礙;班級管理
當今社會發展迅速,各種事物日新月異,同時也出現一些問題:金錢、權力、人際關系……充斥著人們的頭腦。現在的小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家庭的過分溺愛使學生在學習生活過程中承受挫折的能力較差。生活上只會享受,品質上自私自利……這些都將影響學生將來的人生觀、價值觀,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特別是班級管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當前小學教育中的不足,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形成健康、完善的心理體系,健康、快樂地投入到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實現遠大理想抱負,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那么,如何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有效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途徑入手。
一、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為實現心理健康教育鋪平了道路
教師在接手一個新班級時,首先要了解學生、尊重學生,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要尊重學生的話語權,肯定他們的創造性,對他們所犯的錯誤也應持寬容的態度。讓每個學生在老師面前都能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主張,主動和老師接近甚至和老師成為朋友,從而真正建立起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就為實現心理健康教育鋪平了道路。
新課程倡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育模式必須改變。我們一定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培養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此外,為了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我們一定要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教師的科學輔導有機地結合起來。此外,還要注意,教師的教育理念和人格魅力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所謂模仿是兒童的天性,示范是最好的語言,如果教師品質優秀、性格開朗、學識淵博,那么,在教師的影響下,學生也會受到熏陶,主動地發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素質,提高學習的效率。
二、主題班會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
主題班會上,老師可以針對一個問題做深入淺出的分析講解,直接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暢所欲言:談理解、談觀點、談認識……更可以采用辯論會的形式,先確定一個話題,再把學生分成正反兩方,然后讓學生積極發言論證己方觀點的正確性。
話題不限,可廣可窄,可大可小。既可大到“討論生命的意義”,亦可小到“談談對一句謝謝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經過深入的辨析、論證、總結,使學生真正認識到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什么是善,什么是惡。讓學生的思想得到提升,心靈受到凈化。
不管用什么方法,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而心理健康教育是所有教育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一環。一個心理不健康的學生能夠成長為一個優秀人才,這是難以想象和不可能的。
三、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盛宴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能夠讓學生在享受樂趣的同時,受到心理健康教育。例如,辦板報、組織學生觀看電視節目、剪貼文章、歌詠比賽、書法比賽等活動,可以讓學生增長知識,提高動手能力,培養興趣愛好,鍛煉意志品質,陶冶道德情操……還比如,拔河比賽等活動,就能夠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團隊精神。有人說,實踐里面出真知。的確是這樣,我們既要提高思想意識來指導實踐,又要從實踐中去培養和提高思想意識。
四、個別教育,重點突破是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
每個班級都存在“問題”學生。所謂“問題”學生,就是通常被認為有各種行為問題、且相對落后的學生,他們的行為經常達不到社會化的標準和學校的要求。一般認為這樣的兒童既有生理原因,又有教育不當的因素。心理學家分析認為,這樣的孩子由于長期生活在特殊的缺乏支持的環境中,心理發展受到了某些挫折。所以,導致了一系列的行為問題。如果又沒有得到及時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就會使他們產生心理焦慮甚至敵對情緒,以致陷入學習障礙與心理障礙的惡性循環中,并逐漸形成心理疾病,甚至產生行為危害,更有甚者對社會造成危害。對這樣的兒童,我們一方面要進行細心呵護和耐心指導,另一方面還要培養和發現他們的一技之長,多表揚、鼓勵他們,多為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這樣就能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從而減少心理健康障礙的發生。
最后,我想說,在班級管理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徑很多,篇幅原因不能說得面面俱到、細致入微。我以上說的這些是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一些心得體會。通過和大家交流以起到拋磚引玉、取長補短的作用。同時也讓自己堅定信心,在班級管理中狠抓心理健康教育這個總綱,以期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曉文.學生自我發展之心理學探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樊富岷.團體心理咨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張殿卿.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途徑的探討[J].學園:教育科研,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