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明天
摘 要:語文教學要優選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語文教師要靈活地選擇教法,傳授給學生知識和培養語文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教法的運用,向課堂四十五分鐘要效益,優選教法,研究教法,培養學生,做到教學相長,共同提高。
關鍵詞:優選;方法;效益;培養
素質教育以其無比的優越性取代了應試教育,由為了追求單純的升學而轉向全面發展、培養健全的人格為目的。在這種形勢下,就要求教師轉變原有的教學觀念,研究新的教法,以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達到“全面、高效、高質”的目的。所謂教學法包括教法和學法,是師生相互有效地傳遞信息,提高教學效率的保證。俗話講“教學有法,但無定法”,任何好的方法都要吸收、活用,以適應素質教育課堂的要求。
一、精心設計,巧妙導入
“萬事開頭難。”課堂教學亦如此,好的導語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充滿渴望,起到集中學生注意力的作用。我在講《春》時,是這樣設計導語的:一提到春,我們眼前就會呈現出一派暖風和煦、楊柳依依、萬紫千紅的春天景象。春天是美好的,它給人們生機勃勃的活力,它在人們的心頭播下希望的種子,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謳歌過春天,不少畫家濃墨重彩地描繪過春天。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
這樣設計的意圖在于充分運用語言手段,啟發學生豐富想象,創設一種生動感人的教學情境,使其盡快進入作品的意境。實際上,導語的設計有多種方法,關鍵是要根據課文內容,恰當地設計好一節課的開頭。導語是教學過程的一個環節,不可偏廢。因此,每位教師都要精心設計好導語。
二、由單純的知識傳授,到培養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由教師的一人活動到學生的整體活動
語文課,關鍵是對學生進行能力的培養。因此,課堂上要增加學生質疑、提問、討論、交流、展示個人見解的機會,給他們一個獨立思考的時間,使學與思、手與腦結合起來。例如,在講《我的母親》一課時,我結合本課實際,布置作業,朗讀課文,圍繞母親這個話題,舉一件兩件自己感動的事,以《我的母親》為題,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親,介紹自己的母親,然后,同學互聽互評。這樣,既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以說代寫,以說促寫,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又鍛煉了學生讀、寫、聽、說各方面的能力。又如,我在講《敬畏自然》一課時,首先講宇宙的神秘,人類的智慧,然后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圍繞“關注自然,保護自然,是每個人的責任”談感想、講體會,說說自己對生存環境的憂慮與思考,自己的心靈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這樣就能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挖掘、深化、補充教材內容,培養學生明辨是非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在講授教材時,要進行適當的深化、挖掘和補充,使之更趨完善,既要橫向拓寬,又要縱向深入,由表及里地挖掘教材深層的內涵。對教材進行宏觀把握,才能微觀掌握。我在講《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時,就是這樣做的。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作者怎樣看待三味書屋的那位先生。對那位先生的評價,不應過多貶斥。作者敘述“他有一條戒尺,但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則,但也不常用,普通總不過瞪幾眼……”說明他嚴厲卻也和藹可親;“給我讀的書漸漸加多”,說明他對學生能因材施教。而他對“怪哉”這蟲是怎么回事不作回答,而且臉上還有慍色,則表現了他落后的封建思想。總之,他是一個嚴肅、可親而又迂腐的封建塾師。
四、教學時還要注意抓重點帶全面,提綱挈領,帶動全篇
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帶動全篇,是搞好課堂教學的藝術之一。《皇帝的新裝》可根據一個“騙”字帶動故事的發展;《背影》重點應放在特定環境下父子情深的特定表達方式,要抓住文章命題、立意、多角度和文章線索來作為分析的突破口。這樣,就帶動全篇,既是對課文內容的高度概括,同時又表達了文章的主旨。
五、授課過程中要注意板書設計,板書要新,要給人以藝術的美感
板書是教學內容精練的概括,是提綱,是靈魂,能在教學中起到“窺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所以,板書設計要新穎,要給人以藝術的美感。我在講《夏感》一課時,先在黑板中間用黃粉筆畫了一個大圓圈,并在左半部分羅列出夏天的三種景象,右半部分一一對應羅列出三種景象特點,最后寫上“夏季緊張、熱烈、急促”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夏季獨有的鐘情,完成整個板書。其作用就是讓學生一目了然地理清作者思路,認識到夏季的總體特點,表達作者對夏季的熱愛和贊美。這樣會加深學生對文章主旨的理解,整個板書具有形象性、整體性、新穎性的特點,還能給人以美的享受。
總之,教師要注重教法的使用,向課堂四十五分鐘要效益,要不斷充實自己,研究教法,研究學生,做到教學相長,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有效的教學技能:教學問題診斷與技能提高:初中語文.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
[2]魏書生.魏書生談語文教學.河海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 河南省永城市李寨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