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楠生
一、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教學內(nèi)容是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廣東省初級中學課本B版信息技術(第一冊)上冊,第二章第三節(jié)《網(wǎng)上查找信息》。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知識更新日新月異,我們窮極一生的學習成果與人類的知識總量相比,猶如滄海一粟。幸運的是,搜索引擎已成為人類獲取新知識最有效的手段。使用搜索引擎在網(wǎng)上查找信息,易學難精,但是實用性和實踐性強。
課堂以“提高搜商”為主線,借助構建的戰(zhàn)爭情景,創(chuàng)設“戰(zhàn)爭三回合”,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認識概念、實踐關鍵詞搜索、體驗分類搜索,在動手操作中學會選擇關鍵詞,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課堂不僅僅局限于掌握“搜索引擎”工具的使用,更著眼于未來,借助“搜商”概念,讓學生樹立“掌握獲取知識的能力比掌握知識更為重要”這個觀念,為學生未來學習生活打下基礎。
二、教學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搜索引擎”“關鍵詞”概念;學會選擇關鍵詞;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過程與方法:通過模擬戰(zhàn)爭“三回合”,讓學生掌握概念,初步體驗搜索技術。通過“搜商訓練”活動,強化學生的搜索技能。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讓學生在掌握最基本的搜索技能基礎上,重點提升搜索效率。引入“搜商”概念,讓學生主動去訓練提升自己的搜索技巧,樹立“掌握獲取知識的能力比掌握知識更為重要”這個觀念。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搜索技巧,提高“搜商”。
教學難點:如何選擇適當?shù)年P鍵詞。
四、教法、學法
教法:啟發(fā)引導式、演示法、任務驅(qū)動。
學法:學案導學;合作學習;自主學習。
五、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階段:
教師活動:
教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著名戰(zhàn)役中途島海戰(zhàn)中,美國能夠以弱勝強戰(zhàn)勝強大的日本。美國贏得戰(zhàn)爭關鍵在哪?現(xiàn)在,我們?nèi)嗤瑢W每4人一組,每一組代表一支軍隊,觀看視頻后討論回答。
播放中途島海戰(zhàn)視頻片段。學生:戰(zhàn)前截取到日本的通訊信息并進行了破解,對日本軍隊的行動計劃了如指掌。
教師:美軍破譯日本的密碼耗時長達幾個月的時間。今天我們借助強大的網(wǎng)絡,試試能否快速破譯敵軍信息,贏得戰(zhàn)爭的主動權!
學生活動:觀看視頻。
分組,4人一組。組員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合作,組間PK競爭。
設計意圖:
通過觀看視頻,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興趣。創(chuàng)設戰(zhàn)爭情景,鼓勵組間競爭,提高課堂的效率。
接下來的階段:
教師:我軍打探到敵人將要開展進攻,但具體情況不詳。戰(zhàn)爭第一回合:請破譯密碼表格,最短時間知道敵軍動向!(教師展示密碼破譯任務,讓學生動手尋找答案。)
學校名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革命軍事學校,由孫中山創(chuàng)辦。
詞語,一起一落,高低不平。
電影名字,陳凱歌導演的故事片,被譽為他的開山之作。
成語,比喻另外一種勢力或派別突然出現(xiàn)。
山名,唐代詩人薛能題詩“虎蹲峰狀屈名牛,落日連村好望秋。”
教師巡視學生搜索情況,了解學生已有的網(wǎng)絡信息搜索水平。請最快完成搜索任務的組派代表上講臺演示操作過程。
教師點評學生的操作:大家都借助網(wǎng)絡的幫助破譯了敵軍密碼。大家是通過哪些網(wǎng)站尋找答案的呢?
學生:百度、谷歌、搜狗等。
(教師講解“什么是搜索引擎”,“什么叫關鍵詞”)。
教師:由于大家代表的軍隊都能順利破譯密碼表格,提前做好防備,敵軍進攻未能得逞。敵軍將情報通訊進行升級,進攻地點為歌曲的名。戰(zhàn)爭第二回合:請同學認真聽聽截獲的歌曲片段,破譯敵軍進攻地點。(教師播放歌曲)
請破譯出結果的同學演示操作。
教師:大家都能破譯敵軍第二次進攻的地點,但是速度有快有慢。戰(zhàn)場上時間就是生命,請學會更快的搜索方式:分類搜索。(教師點評學生采用的方式,提醒學生以歌詞作為關鍵詞,采用分類的搜索方式快速搜索結果)
教師:敵軍由于情報被破譯,兩次進攻失敗,敵人軍官大為惱火。戰(zhàn)爭第三回合:將第三次進攻地點隱藏于圖片中!只要我軍找到照片的拍攝地點,就知道敵軍進攻的地點。
(教師提示:使用百度的“照片”分類查找。最新搜索技能:圖片可以作為特殊的關鍵詞!)
教師:經(jīng)過三個回合的戰(zhàn)爭,同學們代表的軍隊都可以借助搜索引擎的幫助破譯了敵軍密碼。這說明同學們具備智商、情商之外,還有一種未被認識的能力,叫“搜商”,它是人們借助工具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即搜索能力。從問路、查地圖、翻閱圖書資料,到使用搜索引擎,都是人類搜商的體現(xiàn)。
請同學們按照4人一組的分組,搜索到“百度搜索技巧”的幫助信息,完成“搜商”提升訓練!
選擇適當?shù)年P鍵詞
(訓練1:搜索2010年感動中國的10個人)
找軟件下載
(訓練2:找到微信軟件的下載地址)
找問題的解決辦法
(訓練3:找到糖醋排骨的制作方法)
找英漢互譯
(訓練4:Opportunity seldom knocks twice.中文意思)
找專業(yè)報告
(訓練5:找一份西藏自駕游行程文檔?關鍵詞:“西藏自駕游filetype:doc”)
找謎底
(訓練6:帶槍的男人( )打一中國城市名稱)
找人
(訓練7:找很久沒有聯(lián)系過的一個舊同學;找小學期間最難忘的一個老師。)
(1)教師點評各組搜索情況:從各組搜索的結果可以看出,有些同學很快搜索到結果。表明大家的“搜商”是有差異的。“搜商”是后天獲得的能力,只要大家多思考、多動手,“搜商”便會逐步提高。
(2)本節(jié)課學習了用“關鍵詞”搜索的技巧,分類搜索的技巧,以及如何通過網(wǎng)絡尋求問題解決方法。以后大家應該多借助“百度搜索技巧”的幫助,提高自身的“搜商”能力,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贏得主動。
學生:
上網(wǎng)查找信息“破譯密碼”。
同學間互相學習,給搜索能力強的同學提供展示的平臺。
提交密碼破譯結果至教師機。
學生認真聽歌曲、記歌詞,并在網(wǎng)上搜索這首歌的名字。
根據(jù)同學和老師的演示,查找自己使用搜索引擎獲取信息時的技能欠缺,獲得新知。
嘗試使用“圖片”搜索功能。
(1)學生用關鍵詞搜索“百度搜索技巧”;
(2)參照學習“百度搜索技巧”,訓練7個常用的技巧,提高自身“搜商”能力,學生回顧本節(jié)所學內(nèi)容。
設計意圖:
1.利用創(chuàng)設的戰(zhàn)爭情景,開展情景教學,讓學生有濃厚的興趣開展搜索任務。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搜索過程,了解學生的網(wǎng)絡信息搜索水平。
2.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并在實踐中感悟提取關鍵詞對搜索結果的影響。
3.讓學生知道“搜索引擎”概念后,知道可以借助搜索引擎搜索答案,進一步練習使用關鍵詞搜索。
4.“關鍵詞”搜索結合“分類搜索”方式,提高搜索速度。
5.再次體驗“分類搜索”的方式。讓學生體驗最新的搜索技術,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借用“搜商”概念,引導學生繼續(xù)探究搜索引擎的功能,系統(tǒng)學習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鞏固課堂所學。讓學生主動學習,突破“關鍵詞選擇”這個難點,重點練習提高“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實踐體驗,感悟比較。檢查學習效果。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知道在學習中可以借助網(wǎng)絡獲取幫助,自主學習。
六、教學思考與體會
通過對本節(jié)課的認真思考和精心備課,我有以下三個方面的思考與體會。
1.確定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首先讓學生重點掌握搜索引擎及其使用技巧,然后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體會與比較。
2.本節(jié)課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創(chuàng)設戰(zhàn)爭情景,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個性推出學習任務,學生的興趣濃、參與度高,有效地開展了課堂的學習。借助最新的“搜商”概念,刺激與鼓勵同學們自行拓展學習,從而輕松突破了“關鍵詞”選擇的難點,加強課堂重點“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的訓練。
3.讓學生掌握搜索技巧還不是課堂終極目的。讓學生懂得可以借助網(wǎng)絡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懂得主動利用“幫助”系統(tǒng)自主學習才是最可貴的。在信息爆炸時代,單靠一節(jié)課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有待在以后的信息技術課堂及生活實踐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搜商”,贏得成長的主動權。
(作者單位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