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紅
摘 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及教師的傳統教法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高中化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緊扣教材的特點,不斷探究適合學生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并恰當地將其應用于化學課堂教學中,才能不斷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更好更快地接受知識。
關鍵詞:教學方法;高中化學;學習化學;學習方法
一、溫故知新,循序漸進
知識的獲得,應當是溫故知新,循序漸進。在教材中出現的一些知識,以前曾經涉及或者是學過,只是沒有得到深化。因此,在新教材的學習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情適當的進行深化和細化,在原有的基礎上循序漸進。例如,在教學新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1《第一課時 氧化還原反應》時,我就是在學生初中學過得失氧內容的基礎上,漸漸過渡到化合價的升降,再到電子的轉移,這樣逐步進行學習的。
二、培養整理筆記的習慣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好課堂筆記對于加強記憶和理解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記筆記要有一定的方法,課內和課外要有區別!我主張課內筆記記書本上,自己會的不記,課本上有的不記,不重要的不記,只記關鍵與要點,記新東西,把主要時間用在聽課和理解教學內容上。課后要認真整理好課堂筆記,學生整理課堂筆記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記憶、理解、歸納和查漏補缺的過程,通過整理課堂筆記,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可以使學生所學知識條理化、網絡化、幫助學生記憶,加深理解。
三、形成及時記憶的習慣
沒有記憶就沒有知識,也不可能形成能力。教師要教育學生肯記、善記,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科學的記憶方法通常有:(1)有意義記憶,即理解基礎上記憶;(2)有序記憶,按照一定的規律或步驟進行記憶,可以加深記憶并防止發生遺漏;(3)點面結合記憶,記規律、記特殊、記反例。
同時,也要懂得對暫時不能理解或本身無意義的數字、符號進行記憶是正常的、重要的。作為教師,應該盡可能地幫助學生理解知識,使學生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不生吞活剝。對一些化學反應方程式特別是高一化學第一冊的化學方程式,一定要強化學生記憶。
四、聯系生活
聯系日常生活實際教學化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在日常生活現象中,有許多學生經常接觸而又不能理解的問題,用化學知識恰當地對生活中的現象進行正確解釋,既可以豐富學生的化學知識,也能使學生深深地感到他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為了使生活更加美好,必須學好化學,從而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化學與生活實際有著廣泛而密切的聯系,現代物質文明的提高離不開化學學科學作出的貢獻。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把教學內容與生產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使學生體會到所學知識的價值和用途,從而培養學習化學的興趣。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可用化學知識解答,如,喜慶的節日里色彩斑斕的煙火就是堿金屬的焰色反應,銀鏡反應制取保溫瓶瓶膽、制鏡,明礬可使渾濁的泥水變澄清的凈水功能,燒魚放些酒和醋有特殊的香味是因為產生了酯,家里用的肥皂是高級脂肪酸和丙三醇在堿性條件下酯化的產物等,教師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些知識讓學生知道生活中處處有化學。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利用多種途徑,使每一位學生的智能都能得到很好的發展。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在最佳的師生雙邊活動中開展教學,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便大幅度地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 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