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星 周丹
【摘 要】當代大學生在戀愛觀上, 采取了越來越開放的態度, 呈現出多元化的傾向。但由于大學生自身道德理性的不成熟,主體角色的不明確以及客觀上社會環境的影響, 以至于在他們的身上表現出了種種矛盾和沖突。本文對低年級女大學生戀愛教育問題進行了研討。
【關鍵詞】女大學生;戀愛;戀愛觀;教育
戀愛觀是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戀愛問題上的具體體現, 影響著個體戀愛的態度和行為。大學時期是個體戀愛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當代大學生在戀愛觀上, 采取了越來越開放的態度, 呈現出多元化的傾向。但由于大學生自身道德理性的不成熟,主體角色的不明確以及客觀上社會環境的影響, 以至于在他們的身上表現出了種種矛盾和沖突。但戀愛、婚姻之路卻不平坦,因此愛情給人帶來的不僅是幸福和快樂, 同時也伴隨著痛苦和惆悵。這些戀愛問題,尤其在低年級大學生中表現突出。
一、大學生戀愛的現狀
國內外的研究者對女大學生戀愛觀現狀等問題進行了研究,對女大學生戀愛心理的研究已經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需要我們進一步的研究。關于大學生戀愛問題的專著,主要以大學生整體的戀愛狀況為研究對象,幾乎沒有著力關注女大學生的戀愛問題,只有雷驥在書中提到了有關女大學生戀愛中的偏差、一些基本的戀愛技巧和戀愛中的行為規范等內容?,F有文獻對女大學生戀愛現狀的原因分析以及戀愛教育等問題進行了探討,但是對當今女大學生主體年齡群“90 后”的戀愛價值觀取向的探索還是比較少的。
二、大學生戀愛問題分析
1、生理方面。女大學生的基本年齡在18-25歲之間,正處于青春期向青年期過渡的階段,從人類生理發展的基本規律,女性的生理成熟的較早,渴望愛情也是這個時代女大學生的共同心愿。生理上的趨于成熟,她們對愛情的追求和向往是正常的生理需求,也是愛情萌生的原始契機,更是戀愛的內驅動力。第二性征的出現,生理上的急劇變化所帶給他們心理上的影響還遠沒有消除,本屬于常識性的生理問題往往成為一些女大學生心理困擾的根源,使他們在戀愛和性問題上產生了誤區[1]。在大學校園中,人際交往、學習考試等又都給他們帶來了不同程度的身心壓力,為了轉移注意力,尋找新的感情寄托,他們往往通過戀愛建立一種比較親密的關系,來擺脫孤獨。她們中有一些人情感豐富卻難于駕馭這份情感,戀愛中不能正確地把握自己,盲目追求感情上的滿足,不能自強自立;還有一些思想活躍,熱情開放而少禁忌,喜歡突破固有的道德界限,同時也把一些具有挑戰意味的大膽行為當作彰顯個性和標示成熟的標志;還有一部分女生將愛情生活想象得過分完美、浪漫,對戀愛過程中出現的矛盾缺乏思想準備,缺乏處理好這些問題的能力。
2、心理方面。女大學生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渴望愛情,又對愛情懷有很多的矛盾與困惑,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她們在戀愛時除了具有一般青年人的心理特點外,不論是在感情上還是心理上還具有獨特性。他們生理、心理成熟的早,善于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又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性心理的萌芽,對異性的親近需求,自身的孤獨感、依賴感使他們很迫切的希望有個寬闊的臂膀依靠,但是對愛情又缺乏理智的駕馭能力。她們告別受約束的高中生活,來到個性張揚的大學,她們好奇心強,獨立性差,難以判斷事情的對錯,周圍的同學、朋友都在談戀愛,自己也盲目的效仿,想找到比身邊同學的男朋友都好的男朋友來炫耀,他們不想未來,只注重眼前,但是又對性知識的匱乏,情緒波動、心理脆弱,戀愛上也缺乏正確的引導,盲目的摸索、從眾、攀比嚴重的阻礙了他們心理的健康發展,也是他們不正確戀愛觀形成的原因之一。
3、個性意識。女大學生對愛情的實際獲得程度、體驗方式主要受制于女大學生自身素質和修養狀況。她們的自我觀念和人格特征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沒有經歷過挫折和磨難,遇到困難不知所措難于應對,她們自我控制力、約束力、責任感不強、貪圖享受、愛慕虛榮、追求高消費等,盲目地追求感情上的滿足,以此來掩飾內心的貧乏和懦弱。這些使她們對自我價值產生懷疑,失落之余,便開始“試圖訴諸于他人的情感力量來維系,傾向于尋找更加穩定、安全的友誼關系和戀愛關系”。此外,一些女大學生進入高校后就失去了奮斗目標與前進的動力,轉到談情說愛,借以消磨時光,尋求快樂。還有一些女大學生是為了追求性刺激,把追求感官刺激作為與異性交往的原因和目的。而當代社會關系的復雜化和人際交往的豐富性也為加深了婚戀中道德選擇的難題。
三、加強低年級大學生戀愛觀教育
1、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女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作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認識到,女大學生是大學生中的相對弱勢群體,面對諸多因素的影響,這個群體會出現一些難于應對的新問題。在人生觀教育中滲透戀愛觀教育,幫助她們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有利于女大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有利于營造和諧充滿人性關懷的校園環境,有利于提高整個思想教育工作的質量水平,也有利于家庭和社會的和諧和長期穩定。高校應以教育為主,而不是“管”為主,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一定不能用以前禁錮的思想來源哀求當代女大學生,這是不利于他們身心發育的。加強女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職業規劃教育、成才教育,也是大學生戀愛觀引導的途徑之一,他能夠促進大學生正確的處理好學習與戀愛之間的關系,也能夠不斷升華愛情、不斷豐富愛情的內涵,將學業、事業、成才融到愛情之中。
2、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關心女大學生的戀愛困惑。教育管理者要有高度的責任感與愛心、耐心,深入女大學生中間,了解她們的思想狀況。作為教育工作者,責任感和愛心、耐心是必備的素質。有了基本的素質要求,才能促使教育工作者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女大學生相對于男大學生,心思細膩、敏感,不善于表露內心的真實思想,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勤于深入女大學生中間,主動了解,善于觀察,敏銳捕捉正確的信息,為進行正確的教育提供可靠的依據。教育管理者要具備此方面教育的理論素質,積極學習,努力做到以理服人。做一個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處在教育工作一線的輔導員隊伍,要多閱讀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案例,為指導我們的實踐工作做詳實的理論準備和參考。
3、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關注女大學生性健康。我們在高校的課程設置上,應該豐富課程內容,創新教學模式,增設女性學,性道德和性健康教育科目。這些科目可以作為選修科目,也可以作為女大學生群體活動時的主題內容。在教學方式上應該注重教學實例,用生活中的例子來展示,力求活潑生動,健康向上,使他們體會到真情實感,認識到教育的意義。教育管理者要重視性教育工作,提倡健康文明戀愛,反對腐朽墮落的戀愛觀[2]。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在普及生活和心理知識的基礎上,保證正在成長的女大學生的健康。這種教育既是健康教育,也是道德教育。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盧梭說過:“避免邪念的唯一辦法就是免除神秘”。
四、小結
綜上所述,我們發現了當今社會大學生戀愛觀所存在的許多問題,而這些戀愛觀上所存在的缺陷,在某種意義上也折射出了當代大學生人格與品質上存在的不足。所以我們更應該深思的是,怎樣才能切實地去解決這些問題,幫助大學生們樹立正確的戀愛婚姻觀,以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順利成長成才,為國家、社會的發展,民族的興旺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王堅,冷淑敏,王勇.大學生戀愛問題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11).
[2]邵昌玉,胡軫.當代大學生戀愛觀現狀及對策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5):58-78.
[3]張敏如.淺析當代大學生戀愛觀現狀及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3(7):16-197.
[4]周海濤.大學生戀愛態度及其與性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D].西南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