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帥


——博物君,為什么今年夏天蚊子這么多?回答好的話我就訂閱雜志。
——“好”。
這是一段《博物》雜志官方微博與網友的互動,不僅因為語言機智幽默廣受好評,也確確實實使得提問的姑娘訂閱了一年的刊物。
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以類似的“賣萌”方式開展的產品營銷可謂花樣百出,不勝枚舉。
賣萌者得天下
“萌”作為一種屬性,源自日本動漫文化的影響,最初只用來形容可愛的女生。“賣萌”則是向外界展示自己的萌點,以期得到他人的喜愛。逐漸地,從動物到小孩,從日常用品到食物,一股“萬事萬物皆可萌”的趨勢席卷網絡內外。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機構形象人格化,賣萌的隊伍也不斷壯大。
谷歌屬于較早一批訴諸感性、吸引用戶的企業,程序員們通過風格各異的谷歌涂鴉(Google Doodle),或紀念重大事件與節日,或致敬歷史名人,有些創意作品甚至要耗時數月方能完成。他們別有匠心地向公眾展示:這是一個有情懷、有文藝范兒的公司,不僅僅是死理性派。其實,再往前追,微軟公司那令人懷念的Office小助手——大眼夾(曲別針),又何嘗不是在賣萌呢?只不過彼時既無“賣萌”一說,微軟也無意將其拔高到營銷層面而已。
真正將賣萌與賣東西合二為一的,還是創造力無窮無盡的人民群眾。
“親,包郵哦,記得給好評哦”——淘寶體這一產生最早而又經久不衰的網絡語言風格,大概是國內賣萌營銷的始祖。由于淘寶網的P2P交易模式和售后評價體系的存在,商家與顧客的融洽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時,“親切又膩歪”的淘寶體語言便在其中起到潤滑劑的作用,迅速將網絡兩端的陌生的買賣雙方拉近。
從此,賣萌營銷的影響力一發不可收,不僅是協議定價、吸引沖動消費,在新品宣傳、危機公關等諸多方面都有不俗表現。
涼茶大戰中,加多寶公司在被裁處停止使用“王老吉改名為加多寶”等用語后,便在官方微博上發布了“對不起”系列的賣萌宣傳口號。“對不起!是我們無能,賣涼茶可以,打官司不行”,搭配上許多小孩哭泣的圖片,成功地激發了網友們對于加多寶的同情。
意識到賣萌的親民風格之后,政府機構和部門也開始通過“沒節操”的語言吸引眼球。例如,在江浙滬地區持續多日的高溫天氣終結時,南京市公安局江寧分局的官方微博——“江寧公安在線”便以一副歡欣雀躍的口吻說道:“江寧大學城這邊下起了瓢潑大雨(看口型,piao po!),市區的童鞋們你們還好嗎?”難怪這個轄區人口僅一百多萬的公安分局,官方微博卻有著三十多萬粉絲,賣得一手好萌啊!
然而與“熊貓攻勢”相比,上述種種賣萌營銷無論從力度還是廣度上來看,都還差得遠呢。近來由中國網絡電視臺推出的“ipanda熊貓頻道”網站,全天候向世界直播成都熊貓基地的實況。不少網友表示:“它們經常只是吃吃睡睡滾滾,但還是讓人一看就是幾個小時,不能自拔啊。”這么說來,我國不是一直在通過熊貓向世界賣萌,宣傳友好形象么?
賣萌的背后
賣萌營銷何以具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
除了“愛萌之心,人皆有之”的心理因素之外,互聯網時代公眾認知與思考方式的變化也是一大原因。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在《互聯網的女性主義特征》一文中提到,如今的網絡,使得人們逐漸擺脫近現代的笛卡爾式的理性主義,“把問題聚焦于主體的自我認同”,重體驗、重情感、去中心化的女性思維方式愈發凸顯。
他舉例道:“在日本,官方每年的白皮書一般都有兩個版本,一個是文字版,一個是漫畫版。漫畫版的政府白皮書當然不光是給女性看的,日本的男性現在也可以在最嚴肅而理性的政府報告上面,用女性主義的思想特質來進行本質直觀的了解。”
相較之下,我國政府的宣傳部門就要落伍得多。曾有網友調侃,危機公關的模式簡直像言情劇里戀人的對話。政府犯錯,民眾質問道:“你說,你說!這是為什么?”“你聽我解釋。”“我不聽我不聽!”原本就理虧,還不會哄人,被罵得體無完膚也是理所當然。
所以說,互聯網時代,耐心變得愈發稀缺。想要贏得關注,你必須足夠有趣,來勾起網民內心的感性。廣告大師威廉·伯恩巴克甚至說道:“除非人們相信,否則真相就不是真相;除非人們能聽明白你說什么,否則他們就不會相信;除非他們能認真聽你說話,否則他們就不可能聽明白你說什么;除非你足夠有趣,否則他們就不可能認真聽你說話。”
于是,能夠吸引公眾注意力,甚至能促使他們主動傳播的賣萌營銷手段,成了眾多企業的首選。
當然,吸引眼球只是第一步,如果沒有優質的產品作支撐,只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終究逃不過人民群眾的法眼。例如,由于近來對公款消費的打擊,眾多酒企銷售低迷,便開始擴展年輕群體的市場,走起“致青春”的路線。“再不嗨我們就老了”的廣告語,寓意愛情、親情或友情的“漂流瓶”等等,許多針對80后、90后的營銷手段,博得了一時的噱頭,卻仍然免不了曇花一現的命運。店鋪擺在巷子口,也終究要“酒香”才行。
不僅如此,如果賣萌手法與企業一貫形象不符,同樣有“賣砸了”的風險。可口可樂一貫以經典風格示人,商標也是自產生之初至今不曾變更。然而在今年夏天,可口可樂的中國本土化選擇了“昵稱瓶”的創意營銷方式,在包裝上印出“高富帥”“白富美”“學霸”“純爺們”等字眼,引來一片熱議,卻也被不少網友斥為“山寨”。
“賣萌可恥,有萌不賣更可恥,不萌卻要強賣尤其可恥。”如何清新自然、安全有效地賣萌,還真是需要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