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昭明



科學發展以人為本,人才發展以用為本。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充分發揮各類人才的作用,是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務。
“以用為本”的提出,是人才思想的一個重大創新,它體現了人才的使用規律。人才“以用為本”的根本目的主要體現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才自身發展兩個方面。前者是人才“以用為本”的最主要目的,是國家(或各級政府)引進人才的期望所在;后者是人才不斷實現職業目標從而實現自我價值的追求。人才在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貢獻的同時,獲得了社會的承認和尊重,自身競爭力獲得提升,自身價值得到了實現。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無論是發現人才、培養人才,還是引進人才,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使用人才。換言之,培養、發現、引進是手段,使用才是最終目的。人才只有用好了,才能進一步得到培養鍛煉,不斷提高素質能力、實現全面發展;才能體現價值、發揮效能,成為經濟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因此,“以用為本”的人才理念及其戰略實施,不僅僅是觀念的革新,更重要的是在此觀念的引導下,實現政策調整和制度創新,改善人才使用的土壤和環境,從而實現人才各顯其能、各盡其用。
一、人才績效評價是實施人才 “以用為本”戰略的關鍵
“試玉需燒三日滿,辨才須待十年期”,是古人對人才評價的認識,說明真正辨識一個人才是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考察的道理。然而,在當今的信息社會,除了基礎科學研究需要較長時間才有可能取得成果外,一般情況下,應用科學研究及其成果的產業化在3—5年時間內就應該或可以顯現成效。
但是,從目前各地人才工作的實踐看,“引才”的熱潮方興未艾,熱力未減;“用才”的績效少有關注,標準不一。“高端引領”固然重要,“以用為本”更為關鍵。如何考察各地踐行人才“以用為本”的成效?如何從“引才”鏈節的“高端引領”向“用才”鏈節的“以用為本”傳遞?這就要關注對人才績效的科學評價。
人才“以用為本”的實踐,要經歷人才引進、人才使用,到通過績效評價確認的人才產出、用才目的實現(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及人才自身發展,形成區域人才競爭力)的全過程。其中,人才績效評價是其中的關鍵環節之一(見圖1)。
一般地說,人才及團隊績效評價的主要程序和方法為:首先,基于人才績效要素并考慮創新類人才(或團隊)和創業類人才(或團隊)的不同特征,建立“人才及團隊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其次,政府依托第三方評價機構,按照所構建的“人才及團隊項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實施績效評價。再次,對評價得到的數據及信息進行綜合、歸納、分析,形成每個人才(或團隊)績效的定性評語和定量分值,這就是人才(或團隊)績效評價的結果。第四,將每個項目績效評價的結果反饋給人才(或團隊),并進行績效面談。對不同績效結果的人才(或團隊),或給予鼓勵,制定績效再增計劃;或進行歸因分析,制定績效改進計劃。第五,按照人才(或團隊)上一階段的不同績效,給予不同的正、負激勵措施(體現在后續支撐力度之中及其他人事管理政策之中);同時,運用反饋控制原理,對不同績效結果的人才(或團隊),調整下一階段的績效計劃。
二、創新成果及產業化是檢驗人才 “以用為本”戰略成效的標志
各地人才開發的績效如何,可以從“2010年中國省域人才專利申請狀況”(見表1)、“2010年中國省域人才專利授權狀況”(見表2)、“2010年中國省域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狀況”(見表3)中獲得比較結果。
從表1可見,在專利申請量的系列數據中,除“發明專利在專利申請中的占比”外,江蘇、廣東、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大多居于前6名,顯示了這些省市人才創新資本轉化為以專利申請為指標的績效優良;而西部地區的大多數省份排名居末,顯示了這些省份人才開發的績效不佳。而在“發明專利在專利申請中的占比”指標中,海南、寧夏、甘肅等省卻排名靠前,與其申請總量較小有關;但浙江在此指標中居全國之末,卻說明了浙江在專利申請上的科技含量不足。
從表2可見,在專利授權量的系列數據中,除“發明專利在專利授權中的占比”外,廣東、北京、江蘇、上海、浙江、山東等省市大多居于前6名,顯示了這些省市人才創新資本轉化為以專利授權為指標的績效優良;而西部地區的大多數省份排名居末,顯示了這些省份人才開發的績效不佳。而在“發明專利在專利授權中的占比”指標中,海南、云南、甘肅等省卻排名靠前,也與其申請總量較小有關;但江蘇、浙江在此指標中居全國之末,卻也說明了江蘇、浙江在專利授權上的科技含量不足。
從表3可見,在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的系列數據中,廣東、江蘇遙遙領先,上海、山東、浙江、四川等省市大多居于前6名,顯示了這些省市人才創新的科技成果轉化為以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為指標的績效優良;而西部地區的大多數省份排名居末,顯示了這些省份人才開發的績效不佳。
人才“以用為本”是人才強國、區域發展的實務戰略。一個地區、一個單位擁有多少人才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現有人才的作用是否充分發揮、才智是否充分挖掘、能力是否充分開發?人才創新成果及產業化狀況如何?這才是一個地區人才發展的切實要務,這才是檢驗人才 “以用為本”戰略成效的標志。本研究結果應該引起一些地方和單位領導人的凝重思考:對人才資源的擁有并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效用,才是人才資源整體性開發的關鍵,是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重點;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是人才開發的核心理念。
(作者系武漢工程大學人才資源開發研究所所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人才研究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廣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客座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