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冉
上海位于東海之濱,瀕臨長江出海處,是當時中國的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又是帝國主義侵華的主要基地,戰略地位極為重要。1949年5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主力勝利渡過長江后,對國民黨軍重兵據守的上海市進行的城市攻堅戰。
一、蔣介石親臨上海給守軍打氣
1949年4月下旬,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打過長江,向江南進軍。上海解放指日可待。4月26日,下野后的蔣介石抵達了上海。第二天,蔣介石親自巡視上海市區,并發表文告,表示決心說:“余誓以在野之身,追隨我愛國軍民同胞之后,擁護李(宗仁)代總統暨何(應欽)院長領導作戰,奮斗到底!”隨后,他又把他的次子蔣緯國的裝甲兵團開到上海,以表示他堅守上海的決心。
蔣介石之所以積極堅守上海,是因為他錯誤地估計了國際形勢。他以為只要上海能堅持6個月,國際形勢必然發生變化,第三次世界大戰會爆發。到那時,只要美國派出一個軍,就能幫助他蔣介石反敗為勝。
蔣介石到上海時,最初住在黃浦江中的復興島上,在這里他連續三批召集團長以上軍官講話,給他們打氣。蔣介石說:“共產黨問題是國際問題,不是我們一國所能解決的,要解決必須依靠整個國際力量。但目前同盟美國要求我們給他一個準備時間,這個時間也不會太長,只希望我們在遠東戰場打一年。因此我要求你們在上海打6個月,就算你們完成了任務,那時我們二線兵團建成了,就可以把你們換下去休息?!?/p>
接下來,蔣介石又說:“上海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對我們很有利,在這里作戰,我們能守也能走。以我們現有的兵力,加上最好的現代化工事,我們愿意守就一定能守住,不愿意守,我們具有??者\輸便利,可以迅速把部隊撤走。上海絕不像濟南、沈陽、徐州、平津等地,共軍可以把我們的部隊卡斷、包圍和整個吃掉?!?/p>
蔣介石坐鎮復興島,親自部署上海防御。5月7日,蔣介石離開上海,把防守上海的任務交給了湯恩伯。
5月11日,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主持召開上海軍事防務會議,湯恩伯說:“大家都準備好了吧?總裁讓我轉達各位,我們在上海一定要好好打一打。只要我們堅持半年下來,那么國際局勢一定會發生變化。”隨后,他又詢問各防區的準備情況及城防工事修得如何,最后強調,一定要把工事修好,作長期固守的打算。
其實,國民黨早在1949年1月就著手修建工事。他們在上海的四周構筑大量的鋼筋混凝土地堡,地堡與地堡之間用交通壕相連接,大地堡四周還設有許多小地堡,形成暴露與隱蔽相結合的子母堡式的交叉火力網。
二、毛澤東對解放上海的看法
1949年4月24日晚,毛澤東在北京的香山雙清別墅得到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的消息,萬分高興,心潮澎湃,隨即揮筆寫下一首氣勢磅礴的七律詩——《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獅過大江?;⒕猃埍P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4月底,中央軍委召開了一次會議,商討解放上海的問題。毛澤東說:“想不到形勢發展這樣快,下一步要考慮解放上海了?!?/p>
周恩來說:“上海是我黨的誕生地,是中國革命的搖籃,這下可以回到人民的懷抱了?!?/p>
劉少奇說:“上海也是蔣介石起家的地方,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主要基地,是冒險家的樂園。那里情況很復雜,現在還有好幾萬外僑?!?/p>
任弼時說:“上海可是我國工業精華的所在,千萬不能打爛了。”
毛澤東說:“解放上海,主要不是軍事問題,還需考慮下列幾點:第一,會不會引起美帝國主義的介入,直接武裝干涉。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上海是我國的第一大城市,被稱為‘冒險家的樂園,更是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據點。蔣介石準備在上海進行最后賭博,拉美國下水。第二,解放上海,必須完整保存這個城市,不使上海受到破壞。打上海,不僅要軍事進城,而且要做到政治進城。第三,解放上海,必須把這個全國的第一大城市接收好、管理好。”
這次會后,毛澤東給華東局和粟裕等人發出一封電報,要求他們:“上海在5月10日以前確定不要去占,以便有10天時間作準備工作。在5月10日以后,則應作兩方面的計劃。(甲)即去占領上海,這是假定湯恩伯在10天內由海上退走,上海成了無政府狀態,迫使你們不得不去占領。過去你們在三個月準備渡江期間,沒有抽出一個月時間令部隊學習政策和接管城市事項,沒有作很快占領諸城的精神準備和組織準備,吃了虧?,F在只好在10天內補足此種缺點。(乙)拖長時間至半個月或20天或一個月再去占領。只要湯恩伯不走,就應如此。我們前已電告你們,何時占領上海,要等候我們的命令。”
5月6日,毛澤東又親自起草電報給粟張,并告陳饒、劉鄧:“請粟張即行部署于辰灰(5月10日)以后、辰刪(5月15日)以前數日內先行占領吳淞嘉興兩點,封鎖吳淞口及乍浦???,斷絕上海敵人退路,使上海物資不致大批從海上運走。”“占領吳淞、嘉興并不放棄推遲占領上海的計劃。何時占領上海,仍須依照我方準備工作完成的程度來作決定,最好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充分完成準備工作,但是你們仍須準備在不可避免的情況下,早日去占領上海。你們的準備工作愈快愈好?!?/p>
5月10日,在江蘇丹陽的一座大廟里,陳毅向即將接管上海的干部講話:“下面我談談進入上海的問題。對進占上海我們要有革命的信心,要有謹慎虛心的態度。進南京、上海是我們勝利的標志。在南京、上海搞一件壞事,全世界都知道。我們要把自己的行動與帝國主義、國民黨、汪偽比較一下,誰是為人民的?我們要表示解放軍是一支好軍隊,前線打仗是勇敢的,但進城要表現虛心謹慎,要小心,要表現這方面的勇敢。我們野戰軍是‘野,但在城市是不能‘野的?!?/p>
此時,陳毅不僅是以第三野戰軍司令員,而且也是以新上海市市長的身份說這些話的,早在3月,中共中央進駐北平之前,毛澤東就決定讓陳毅就任上海市市長,為此還征求過民主人士黃炎培、陳叔通等幾位民主人士的意見。陳毅自到丹陽起便正式進入“市長”角色,大量收集、研究有關上海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概況等資料,依據中共中央的方針政策,確定接管上海的具體方針步驟。
三、解放軍進攻吳淞口
5月初,粟裕和張震率領第三野戰軍機關自常州東移蘇州。各軍軍長們紛紛來電話,詢問何時進攻上海。粟裕對他們說:“根據毛主席的部署,我們接管上海的準備工作還沒有完成,暫不能進攻上海,也不要靠近上海,不要驚動敵人。不然,會把他們嚇跑,上海就會陷入混亂。所以,進攻上海,猶如瓷店里打老鼠,搞不好會造成不應有的損失?!?/p>
對于怎樣攻取上海,粟裕和張震擬定了幾個方案,最后確定,把攻擊的重點放在吳淞,鉗擊吳淞口,暫不攻擊市區。這樣可以封鎖敵人海上退路,并迅速切斷敵人搶運上海物資的通道。不過,吳淞周圍是敵人防御的強點,采用這個方案,將是一場硬碰硬的艱巨的攻堅戰,我軍要付出較大的代價。中央軍委認為,為了保全城市,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即使多付出代價也是必要的,值得的。
粟裕和張震通過了解知道,防守上海的敵人戰斗力不強,8個軍中有4個是從長江防線上潰退下來的,遭到過不同程度的殲擊,士氣低落。根據敵人的兵力,粟裕決定,由葉飛和宋時輪兩個兵團攻打上海,主要是以吳淞、高橋為目標,鉗擊吳淞、切斷國民黨軍的海上逃路,迫使上海守軍投降,或爭取和平解放上海。
5月13日拂曉,第10兵團第29軍軍長胡炳云率部攻下嘉定,14日夜,又占領月浦。15日,國民黨第21軍組織反擊,企圖奪回月浦,僅一天,就發起5次沖鋒,但均被我軍打退。
第10兵團第28軍軍長朱紹清,率領部隊與29軍同時投入戰斗。他們以猛烈的攻勢向楊行、劉行敵主陣地發起攻擊,但由于這一帶的工事堅固,進展不快。粟裕見攻擊受挫,立即改變部署,就如何攻堅問題,于5月16日向作戰部隊下達了5點新的戰術指示,指示下達后,各部隊改變了戰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7日,28軍肅清劉行殘敵,19日攻下國際電臺,向吳淞推進。
第9兵團司令員宋時輪、政委郭化若受命從浦東向吳淞進攻,5月12日,聶風智率第9兵團第27軍沿滬杭鐵路挺進。13日,先頭部隊以勇猛的動作,搶占大東濱鐵橋和松江城,另以一部攻入青浦城,主力當日進入以泗徑為中心地區集結,待命攻占上海。
第9兵團第20軍以一部沿滬杭公路攻擊前進平湖,13日占領金山衛,在松江以南地區待機。
第9兵團第30軍尾隨第20軍之后,軍長謝振華率先頭部隊第88師飛兵前進。經金山、奪奉賢,取南匯,他們用了不到兩天的時間,就到達川沙。川沙縣是上海市區東出大海的重要門戶,而川沙縣以東的白龍港則是浦東最便捷的入???。所以,湯恩伯對川沙、白龍港尤為重視,將其視為浦東三線防御體系的第一道防線,有第51軍、第37軍一部等部隊防守;第二道防線是浦東市區,有第37軍等部隊防守;第三道防線是高橋地區,這是浦東核心防御陣地,由湯恩伯的嫡系舒榮第12軍堅守。
第30軍到達川沙后就對敵發起了進攻,僅用了兩個小時就攻占了川沙,殲敵700余人。隨后,16日激戰一天,又消滅敵暫編第8師和51軍一部。
第31軍91師在16日凌晨,將周浦鎮包圍,趁敵人不備之際,發起攻擊,一舉拿下周浦鎮。18日,攻占高行,直逼高橋,威脅敵軍黃浦江出口。
湯恩伯為了保住吳淞口,派兵與解放軍反復爭奪陣地。21日,敵人一路由上海東渡黃浦江,一路由高橋正面出擊,海面上的軍艦使用炮火進行支援,解放軍三面受敵。激戰數日,終將敵人打退。戰至23日下午,第31軍終于在高橋外圍站穩了腳跟。這將堵死國民黨軍從吳淞口向海上撤退。
四、解放軍進攻上海市內
5月23日夜9點,解放軍向上海市區發起了總攻。第27軍軍長聶風智在虹橋路臨時設立的前沿指揮所里,拿起電話,接通了直通第79師前沿指揮所的電話,問師長肖鏡海:“部隊打得怎么樣?”
“軍長!沖進去了,敵人退卻了,我們正順著南京路、林森路(今延安路)向市中心追擊!我們的指揮所馬上就要搬進市里去了!”肖鏡海興奮地說。
聶風智又分別要通了第80師、81師指揮所的電話,了解了他們的戰況。敵人的防線,南起徐家匯,北至蘇州河,已被解放軍全線突破,現在正進行巷戰。
在市區的一些主要街道上,敵人安置在路中心的坦克和裝甲車,像一個個鋼筋水泥筑成的地堡,不時地向外噴射著道道火舌。在另外一些街頭、廣場上,敵人又以麻包和鐵絲網作障礙,妄圖阻止解放軍前進。整團整營的敵人,隱蔽在高大建筑里困獸猶斗。
聶風智率第27軍在南部市區打得非常順利,可是沒想到一條窄窄的蘇州河卻擋住了他們的攻勢,各部隊從拂曉一直攻擊到中午,也沒有攻過河去。
24日上午10時,陶勇率領部隊趕到蘇州河南岸,看見敵人在橋上布滿了鐵絲網,橋頭設有碉堡,岸邊用沙袋密密麻麻地堆壘成工事,并派兵防守。陶勇認為硬拼不行,他命令部隊在四川路橋至西藏路橋一線,展開對北岸守敵嚴密監視。
偵察處通過偵察找到了易于自己突破的蘇州河北岸地段的具體地點:在上游距部隊位置15公里的西站附近,雖有國民黨軍重兵把守,但河面只有十幾米寬。
陶勇掌握這一情況后,下令部隊繞道西站渡河。當日深夜,部隊向西站迅速前進,并以迅猛的動作搶占了管家渡方平轎,避開大路,隱蔽向西站運動,消滅紗廠守敵,乘勝直撲蘇州河北岸,敵棄陣而逃。解放軍逼到河邊,一看沒橋,趕忙找了兩條船,搭成“船橋”渡過蘇州河,直插對岸。
25日拂曉,陶勇率部已把國民黨蘇州河防線攔腰斬斷。北岸的國民黨守軍頓時軍心動搖,蘇州河防線全線崩潰,在一片混亂中向吳淞口逃竄。
與此同時,敵淞滬警備副司令劉昌義在我軍的策動下,于5月25日率第21、第51、第123等3個軍的殘部4萬人起義,撤出防地。
5月27日,上海完全解放。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陳毅為市長,曾山、潘漢年為副市長。
28日下午,陳毅等人來到上海市政府大廈,國民黨代理市長趙祖康率人熱烈歡迎。陳毅來到市長辦公室,聽取趙祖康關于上海市舊政府的工作情況介紹。接著,在會議室大廳召開市府職工、包括勤雜工警衛人員在內的大會。陳毅市長在會上發表了講話。
陳毅說:“諸位朋友沒有去臺灣,我們表示歡迎。這次解放軍的勝利,是人民的勝利,與過去改朝換代不同。國民黨統治22年,搞得民不聊生……”講到這里,陳毅指了指墻上掛的孫中山先生像,說:“怎么對得起他!上海的解放是一個偉大的歷史變革,在國民黨幾十年統治下的上海,今天已成為人民的城市。改造舊上海,建設新上海,是人民政權的根本宗旨。”
最后,陳毅市長勉勵大家:“各安職守,努力學習,改造世界觀,為革命、為人民,多做些貢獻。中國共產黨是不會埋沒人才的。我們一定要按照‘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立功受獎的既定政策執行。希望大家與人民解放軍切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