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績效管理可以成為公司成功的動力,也能變成公司停滯的桎梏,這取決于如何使用。對此,克蘭菲爾德管理學院企業績效研究中心從績效考核辦法的制定、績效評估以及對績效評估結果的處理這三個方面提出以下基本原則:
績效考核辦法的制定。首先,只需關注對公司成敗重要的內容。績效考核、經營目標應該與公司戰略目標保持一致;數量最好在5條左右,不要超過10條;內容至少涵蓋客戶滿意度、員工敬業度以及運營效力。其次,確保績效衡量辦法切實可行,既要考慮考核成本是否值得,又要保證相關人員都很清楚績效考核的意義以及自己的任務。第三,同時使用定量和定性的衡量辦法。
績效評估。首先,績效評估應該定期、常規化,至少一年一次。其次,參與績效評估的人員應該包括所有員工,而不僅僅是經理、主管;由員工對自己以及經理、主管進行評議。第三,定期復議績效考核辦法,一旦發現過時的、無用的考核條目,即刻移除。第四,除非績效考核體系已經十分穩定和完善,否則不要加入獎勵機制。
對績效評估結果的處理。評估結果應該用來提升公司的整體表現。首先,可以通過績效評估,發現和提出一些與以往不同的問題。其次,可以不斷更新對員工表現的評價;但不要據此批評員工個人,而應該去查找績效考核系統的不足,思考是否因考核辦法不完善而導致。第三,如果評估結果不錯,那么請大范圍、高調地予以慶祝。最后,必須記住,改變需要時間;有時候與其好高騖遠,不如根據評估結果適當調整目標,使其落在可達成的區間,反而更加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