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
摘 要:文章以高中政治某一課為實例,探究如何讓學生體現(xiàn)主體地位。以小組討論為主,以問題為導向,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很強的時效性。這樣的政治課堂既能夠彰顯學生個性、挖掘?qū)W生的潛能,又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識,使政治課堂充滿生機,一片欣欣向榮。
關(guān)鍵詞:稅收;稅率;種類;探究
一、 教學內(nèi)容
本課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經(jīng)濟生活第三單元第八課《財政與稅收》中的第二節(jié)《征稅和納稅》。由于這節(jié)課知識點較多,我把這一節(jié)分為兩個課時。這一節(jié)課主要講解“稅收及其種類”。介紹稅收的含義、三個特征及其相互關(guān)系、稅收的種類,其中最重要的兩個稅種——增值稅以及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識記稅收的含義,稅收的基本特征,理解稅收基本特征之間的關(guān)系。稅收的幾個種類。個人所得稅的含義及計算方法2.能力目標:提高學生辨別能力,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對稅收及其基本特征、稅收的作用的理解,認識到依法納稅的必要性;通過對具體稅種特別是個人所得稅的了解認識到個人在社會分配中的地位,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課件]
一、稅收的含義,請小老師解釋說明
二、稅收的特征及其相互關(guān)系,請小老師解釋說明
三、我國稅收的種類。影響最大的是哪兩個?
教師:兩分鐘時間,請同學們把答案找出來。
教師:每組派一位代表到前面抽簽。
教師:時間到,請抽到第一道題的小組到講臺前展示。
學生:稅收是國家為實現(xiàn)其職能,憑借政治權(quán)利,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教師:請你告訴大家,從稅收的含義來看,稅收的主體、手段、目的和依據(jù)分別是什么?
學生:稅收的主體是國家,稅收的目的是國家為了實現(xiàn)其職能,稅收的手段是稅法機關(guān)憑借政治權(quán)利,稅收的依據(jù)是“依法取得”。
教師:回答的非常好。有請抽到第二題的小組派一位小老師為我們講解。
學生:稅收具有強制性,強制性是指,不論你想不想交,都必須要繳納。無償性是指我們把稅款交給國家,國家不用給我們補償。固定性是指,稅法機關(guān)跟誰征稅,征收多少稅,都是固定的。三者關(guān)系是:因為是無償?shù)模詻]有人會愿意把自己賺的錢交出去,因此,國家必須強制性征收。這就是強制性是無償性的保障。另外,因為是強制征收和無償征收,所以稅率和納稅對象必須是固定的,國家不能隨意的征稅,否則會引起國家經(jīng)濟秩序的混亂。
教師點評:這位同學的回答非常精彩。稅收的三個特征之間的關(guān)系解釋的非常詳細。請抽到第三題的小組派代表回答問題。
學生:分為流轉(zhuǎn)稅、所得稅、財產(chǎn)稅、行為稅、資源稅,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
教師:現(xiàn)在我們來做一道連線題,大家思考一下,每一個案例各屬于哪一個稅種。
[課件]1.黃小姐買了一處房產(chǎn),價值100萬,需繳納15000元的稅款。
學生:房產(chǎn)屬于財產(chǎn)稅。
教師:回答正確。一般來講,普通住宅按1.5%征稅,別墅要按4%來征稅。如果你購買了價值1000萬的別墅,就要繳納40萬的稅款。
[課件]2.某地開采原油100噸,需繳納3000元稅款。
學生:原油征稅屬于資源稅。
教師:回答正確。因為各地各種資源的質(zhì)量和含量不同,所以征稅的稅率因地而異。
[課件]3.紡織廠出售一批價值15000的布料,需要交納2550的稅款。
學生:流轉(zhuǎn)稅。
教師:其實,這個稅收是屬于流轉(zhuǎn)稅中的增值稅,是以在生產(chǎn)經(jīng)營中的增值額為征稅對象的稅種。增值稅是按照17%來征稅,也就是一家餐館,每產(chǎn)生100元的收入,就要繳納17元的稅率。
[課件]4.小王向某報社投稿,獲得了3000元稿酬,他需要繳納308元的稅款。
學生:這屬于個人所得稅。
教師:回答正確。個人所得稅的項目繁多,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課件]個人所得稅的應稅項目圖片展示。
教師:個人所得稅中,比較常見的是稿酬、利息、偶然所得。其中偶然所得比如中獎,是按照20%來征稅,但是只有在中得10000元以上的數(shù)額,才需要交稅。個人所得稅中,比重最大的就是工資和薪金,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工資薪金的計算方法:
[課件]: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教師:現(xiàn)行的工資薪金中,起征點是3500元。如果你將來一個月的收入是3400元,你不用交一分錢的稅。如果你的收入是3501元,這多出的一元,也要交稅。具體算法是,在扣除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的工資中,減掉3500元的起征點,找到相應的那一欄,乘以稅率,減去速算扣除數(shù)。現(xiàn)在,請抽簽時抽到4,5,6號的小組,派一位代表到白板上做計算題。分別計算工資收入為8千、2萬、5萬時,每個月需要繳納的稅款。其余同學,把答案寫在練習本上。
學生展示:(8000-3500)*10%-105=345
(20000-3500)*25%-1005=3120
(50000-3500)*30%-2755=11195
教師:非常正確!通過這三組數(shù)據(jù),同學們請思考一下,個人所得稅的這種征收方式,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影響?
學生:高收入者多納稅,低收入者少納稅,這可以縮小貧富差距,調(diào)節(jié)個人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公平。
[課堂小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稅收的基本含義,知道了稅收是國家為了實現(xiàn)其政治職能,而依法取得的財政收入。征稅是強制的、無償?shù)摹⒐潭ǖ摹6愂找还卜譃槲宕箢悺F渲袀€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是本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內(nèi)容。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希望大家能夠了解,你們將來踏入社會,會經(jīng)常接觸到各類稅收,希望大家自覺依法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