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奇 趙玲玲 李元軍等
摘 要:以‘煙富3號脫毒蘋果苗和常規苗為試材,建園后測定了1~4年生脫毒富士植株和常規富士植株的長勢以及4~8年生富士的產量、優質果率等。結果表明:一年生脫毒富士的百葉質量、1~4年生富士植株長勢以及4~8年生植株的產量和優質果率均顯著高于常規富士植株;4年生的初果期脫毒富士果園較常規果園增產98.41%,8年生盛果期的脫毒富士果園較常規果園增產29.08%;2012年,4~8年生脫毒果園果品銷售收入較常規果園分別增收1 835.1、3 194.0、1 880.0元和5 677.9元。與常規苗木相比,栽植脫毒蘋果苗木具有植株長勢旺盛、單株產量高、優質果率高、單位面積果品銷售收入高等突出優點。
關鍵詞:蘋果;脫毒苗木;植株長勢;產量;效益
中圖分類號:S661.104.3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1001-4942(2013)09-0059-03
蘋果是煙臺地區栽培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果樹樹種,全市蘋果種植面積17.4×104 hm2,占全市水果總面積的66.6%。但近年來,蘋果花葉病、銹果病等病毒病的發生呈逐年加重趨勢[1,2],感染病毒病的果園樹勢衰退、產量下降,感病嚴重的果園只能進行刨樹清園,造成的損失巨大。栽植無病毒苗木,是世界蘋果生產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的預防病毒病的方式。為預防和控制病毒病的發生,煙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果樹研究所從20世紀90年代起,就開始利用高溫熱處理和莖尖培養的方式培育脫毒蘋果原種,繁育脫毒苗木進行推廣種植。為深入了解脫毒苗木的優勢,課題組對1~8年生樹齡的脫毒苗木和常規苗木的植株長勢、果實產量和單位面積效益進行了調查、測定和分析,以期為脫毒苗木的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試驗在棲霞市蛇窩泊鎮東院頭村栽培管理措施相近的1~8年生脫毒和常規的‘煙富3號富士品種園內進行。
在脫毒及常規蘋果園內,于樹冠中部,選擇長勢健壯的一年生枝條,分別采集成熟葉片200片,測定葉片的長度、寬度以及百葉質量和厚度。
測量脫毒和常規果園1~4年生樹的干周、樹高、冠徑和枝量,每個果園每個樹齡測定30株。在離地面20 cm處,用卷尺測定植株干周;米尺測定樹高、冠徑;人工計算植株的主枝數。
測定脫毒和常規果園4~8年生果園的單株結果數、平均單果重、單株產量、優質果率、單位面積產量等指標。每個果園隨機選5株,測定單株結果數和一、二、三級及殘次果數量;每個果園隨機選擇50個果,用于測定平均單果重,并根據果品的市場銷售價格折算單位面積果品的總收入。
2 結果與分析
2.1 脫毒植株和常規植株的葉片質量分析
葉片質量直接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據測定,脫毒富士植株的葉片厚度、寬度和長度與常規植株無顯著差異,但百葉質量較常規植株高5.29%(表1),差異達顯著水平。
2.2 脫毒植株與常規植株樹勢分析
對1~4年生脫毒富士和常規富士植株的干周、樹高、冠徑等指標測定結果(表2)表明,脫毒富士蘋果樹體的各項指標均顯著高于常規植株。1~4年生脫毒植株的干周分別比常規富士植株增加77%、58%、43%和33%,樹高分別比常規富士植株高25.75%、22.16%、11.06%和6.07%;冠徑分別比常規富士增加32%、17%、19%和21%;主枝數量分別比常規富士增加87%、85%、74%和1.03倍。
2.3 脫毒植株與常規植株的產量分析
對不同結果樹齡的脫毒富士和常規富士的產量進行了測定,結果(表3)表明,脫毒植株的單株結果數量、平均單果重、單株產量和單位面積產量均顯著高于同齡常規富士。4年生脫毒富士果園666.7m2產量平均700.0 kg,比常規富士果園增產98.41%;8年生進入盛果期的脫毒富士果園666.7m2產量為4 535.7 kg,比常規富士果園增產29.08%。
2.4 脫毒植株與常規植株的經濟效益分析
對調查測試果園的單位面積產量,一、二、三級果及殘次果等稱量統計,脫毒富士果園的果實著色好、果形端正,一、二級果實總產量顯著高于常規富士果園(表4)。2012年,每千克一、二、三級果及殘次果的銷售價格分別為5.6、4.4、3.4元和0.9元,4~8年生脫毒蘋果園666.7m2收入依次為3 348.1、8 332.7、12 695.0元和22 005.4元,分別比常規苗木高1 835.1、3194.0、1 880.0元和5 677.9元,果品銷售收入顯著增加。
3 結論與討論
果樹感染病毒后,果樹的生長發育受到嚴重影響,造成樹勢衰弱,產量和品質降低。英國東茂林試驗站(1979)對6年生金冠、桔蘋等4個品種的帶毒和無病毒樹進行調查,無病毒樹的干周生長量比同品種帶毒對照樹多21.8%[11]。劉元勤等(1997)[12]報道,3年生無病毒喬納金樹高比有毒樹高11.5%,干徑多32.5%,樹冠直徑大8.2%。王際軒(1994)[5]連續調查了無病毒富士、金矮生和甜黃魁,各品種樹高均比對照樹高3.7%~10.0%,干徑多5.9%~11.9%,每株樹的新枝數多14.7%~30.0%,2~4年生富士無病毒樹平均株產分別為0.5、2.1、3.5 kg,而同齡同品種對照僅為0.1、1.0、1.6 kg。3年生無病毒喬化國光的結果株率達64.0%,而對照為0;無病毒樹的果實個大,銹少,光潔度提高13%~26%[6]。
本研究結果表明,4~8年生脫毒富士的單株結果數、單株產量顯著高于常規富士植株,果實表光好,優質果率高,在相同的市場收購價格情況下,脫毒富士果園的單位面積果品銷售收入顯著好于常規富士果園。從脫毒富士植株一年生的樹勢、葉片營養狀況的測定結果看,脫毒富士植株葉片的百葉質量較常規植株高5.29%;1~4年生脫毒植株的樹高、干周、冠徑和主枝數均高于常規植株,說明脫毒植株的葉片質量更好,光合作用能力強,制造的營養成分多,樹體長勢旺盛,結果多,產量高。薛建平等(2004)[7]的研究結果也表明,在相同的光照條件下,植物脫毒苗葉綠素含量高,其凈光合速率也高,可以同化更多的光能,積累更多的有機物,從而使產量得到明顯提高。陳選陽等(2001)[8]認為,脫毒可能避免了病毒對葉綠素或光合傳遞鏈的破壞,消除了對營養物質的競爭或對其它結構的負面影響,從而提高了凈光合速率,而這種凈光合速率的提高對于植物的增產、增質效應密切相關。曲復寧等(1999)[10]試驗表明,帶毒蘋果樹的光合色素低于無毒樹,對果實的進一步發育和第2年的花芽分化、生長發育都有影響。
目前,歐美蘋果生產發達國家已基本實現了采用無病毒苗木進行蘋果的無毒化栽培,我國的無病毒苗木應用比例不足5%。從本試驗的調查結果看,與常規苗木相比,脫毒苗木在植株長勢、優質果率、單位面積產量和效益等方面均有突出優勢。建議加強主要品種的脫毒和苗木繁育,規范苗木市場,強化推廣無病毒苗木,進一步提高我國蘋果產業的整體質量。
參 考 文 獻:
[1] 于 青, 劉美英, 宋來慶, 等. 煙臺市蘋果病毒病的發生與防治[J]. 山東農業科學, 2010,6: 86-88.
[2] 蘇佳明, 段小娜, 于 強, 等. 煙臺市主要果樹病毒調查與檢測鑒定初報[J]. 山東農業科學, 2009,9: 54-56.
[3] 田世恩, 陸書橋, 李熙勝,等. 蘋果病毒病的危害現狀與防治對策[J]. 煙臺果樹, 2007,4: 38-39.
[4] 程玉琴, 韓振海, 徐雪峰. 蘋果病毒及其脫毒檢測技術研究進展[J]. 中國農學通報,2003,19 (1): 72-74.
[5] 王際軒.蘋果脫毒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 北方果樹, 1994,2:2-4.
[6] 王際軒,劉 志,謝休華, 等.蘋果無病毒樹的生長和結果表現[J]. 園藝學報, 2000,27(3):157-160.
[7] 薛建平, 張愛民, 盛 瑋, 等. 安徽藥菊脫毒苗與非脫毒苗生理生化的比較研究[J]. 中國中藥雜志, 2004,29 (6):514-517.
[8] 陳選陽, 陳鳳翔, 袁 照, 等. 甘薯脫毒對一些生理指標的影響[J]. 福建農業大學學報,2001,30 (4) : 449- 453.
[9] 王國平, 劉福昌.蘋果病毒病害的研究進展[J]. 農牧情報研究, 1990, 2:18-25.
[10]曲復寧,李育芳, 劉志峰, 等. 潛隱病毒對蘋果樹內源激素、過氧化物同工酶和光合色素的影響[A]. 中國園藝學會成立70周年紀念優秀論文選編[C].1999,225-229.
[11]王際軒.栽培無病毒蘋果充分發揮生產潛力[J]. 北方果樹,2001,2:1-2.
[12]劉元勤,劉學才.無病毒喬納金蘋果幼樹的生長與結果表現[J]. 北方果樹,1997,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