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杰 侯廷榮 張桂閣等
摘 要:聊玉23號是以F1822為母本、178為父本育成的一代雜交種,具有高產、穩產、耐密、抗倒、抗病等特點。2009~2012年參加山東省玉米新品種預備試驗、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增產顯著,綜合表現突出,2013年4月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適宜在山東省及生態條件類似地區作為夏玉米品種種植。
關鍵詞:玉米;聊玉23號;選育;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13.034文獻標識號:B文章編號:1001-4942(2013)09-0110-02
山東省屬黃淮海夏玉米區,是全國玉米主產區之一。玉米生長期間,自然災害(風災、澇災、旱災等)和病蟲害(危害較大的有莖腐病、小斑病、玉米螟等)頻繁發生,玉米經常因為倒伏、倒折或者病蟲害發生嚴重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減產,甚至絕收。山東為小麥、玉米一年兩作區,玉米生長期相對較短,如果播種偏晚或后期遇上陰雨寡照天氣,晚熟稀植大穗型雜交種難以正常成熟,粒重降低,也會造成減產。因此,選育適宜麥后直播、耐密性強、抗倒抗病的玉米雜交種是生產所需。
1 選育經過
聊玉23號(原代號聊玉0905)是本院2006年以自選系F1822為母本、外引系178為父本組配育成的一代雜交種。其中,母本F1822是以L32-1×58-3(58-3來源于外引系鄭58)作基礎材料,南繁北育自交選擇7代而成,父本178來源于美國雜交種78599。
2 特征特性
2.1 生物學特性
夏播生育期106 d左右。幼苗長勢強,葉鞘紫色,葉片綠色,全株葉片數19~20片。株型緊湊,株高256 cm,穗位108 cm,高抗倒伏。雄穗分枝一般,護穎綠色,花藥微紫色。雌穗花絲黃帶粉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穗軸白色,穗長18~20 cm,穗行數16~18行。千粒重335 g,出籽率88.9%。
2.2 抗病蟲性
2011年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國家黃淮海夏玉米區域試驗抗病蟲性指定鑒定單位)抗病蟲性接種鑒定結果:聊玉23號抗莖腐病,中抗小斑病、玉米螟。對于黃淮海夏玉米區最主要的病蟲害(莖腐病、小斑病、玉米螟),聊玉23號的抗性優于或等同于鄭單958(表1)。
2.3 品質
2011年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品質分析結果:聊玉23號粗蛋白含量10.17%,粗脂肪含量4.1%,賴氨酸含量2.40 μg/mg, 粗淀粉含量71.45%。聊玉23號粗蛋白含量比鄭單958高17.71%(表2)。
3 產量表現
聊玉23號在2007~2008年本院安排的品比試驗中,兩年多點次平均產量12 811.5 kg/hm2,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0.8%,并且綜合性狀優良。
2009年參加山東省玉米新品種預備試驗,平均產量9 684.0 kg/hm2, 比對照鄭單958增產8.5%,全省7個試點都增產,在227個參試品種中居第8位。2010年參加山東省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產量7 612.5 kg/hm2, 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1%。2011年參加山東省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產量9 243.0 kg/hm2, 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4%,全省11個試點中有10個增產,在26個參試品種中居第8位。2012年參加山東省玉米新品種生產試驗,平均產量10 092.0 kg/hm2, 比對照鄭單958增產3.8%,全省10個試點中有9個增產,在19個參試品種中居第6位。
4 栽培技術
4.1 搶茬直播
6月10~15日搶茬直播,最遲不晚于6月20日,確保正常成熟。機械化播種,行距60 cm左右,播深3~5 cm,用種量37.5~52.5 kg/hm2,提倡單粒播種,根據土壤墑情確定播后是否澆蒙頭水。
4.2 合理密植
聊玉23號耐密性好,在中上肥力地塊只有提高種植密度才能充分發揮其增產潛力,適宜種植密度為6.00萬~6.75萬株/hm2,高產田可以留苗7.50萬株/hm2左右。3葉期間苗,5葉期定苗,及時拔除小弱株,提高群體整齊度,改善群體通風透光條件。
4.3 科學施肥
播種時施用玉米專用種肥105 kg/hm2,苗期(播種后28 d左右)追施玉米專用復合肥(氮含量較高的)450 kg/hm2、硫酸鋅15~30 kg/hm2,大喇叭口期(播種后40 d左右)追施尿素225 kg/hm2、玉米專用復合肥(氮含量較低的)75 kg/hm2;也可播種時施用玉米專用種肥105 kg/hm2,苗期追施玉米專用控釋肥750 kg/hm2、硫酸鋅15~30 kg/hm2。高產田于玉米抽雄后再追施尿素75~105 kg/hm2,追肥深度5~10 cm,并與玉米種植行相距10 cm,施肥后覆土蓋嚴,根據土壤墑情確定是否澆水,提高肥料利用率。
4.4 適期晚收
聊玉23號活稈成熟,只要條件允許,收獲越晚,產量越高,適宜收獲期為播種后106 d以上。
4.5 制種技術要點
聊城夏播制種,先種第一期父本,隔3 d再種母本和第二期父本。第一期和第二期父本各占一半,父母本行比以1∶4為宜,母本留苗6.75萬~7.50 萬株/hm2,父本留苗1.5萬~1.8萬株/hm2。
參 考 文 獻:
[1] 周 嵐,李劍明,郭 勇,等.早熟玉米雜交種廣玉928的選育及栽培技術[J].作物雜志,2010,5:100-101.
[2] 馬秀娟,邵澤廣.玉米新品種金陽光6號特征特性及其高產栽培技術[J].山東農業科學,2012,44(6):125-126.
[3] 趙克明.改善玉米品質,推廣優質玉米[J].玉米科學,2000,8(1):8-10.
[4] 郭慶法,王慶成,汪黎明. 中國玉米栽培學[M].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415-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