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勝超
摘 要:目前城市與農村的教育存在著很大的差距,農村學校的教師缺乏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和相應的教育理論知識,這使得他們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效率低。教學設施陳舊,教學設備缺乏,師生對外界的新生事物接觸少與知識更新加快、傳播渠道多樣化的今天,教師已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的今天相比,嚴重地限制了教師教學,從而影響教學質量與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其次部分農村教師文化素質不高,待遇和社會地位低下對農村教師自身教育的影響。再次農村家長素質不高,對學生學習不夠重視,留守學生太多,監護人管理不力,很多農村家長關心的不是學生的成績,而是學生能不能盡早替家里分擔經濟上的困難。
關鍵詞:教學設備;文化素質;缺乏師資
我是一位多年從事農村義務教育的工作者,在這里談我個人一點當前農村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些困難和問題。
雖然說要實現縮小城市和農村教育資源,但是由于經濟、文化等的原因,目前城市與農村的教育存在著很大的差距,而且這個差距越拉越大,就像經濟快速增長沿海與落后的西部一樣。目前農村小學的硬件設施建設相雖然在不斷的增加,但是城市與農村相比差距還是很大。很多農村學校因為缺乏師資或者設備不齊全,教育的辦學條件只能滿足學科教學的基本需要,適應不要當代教學的需要。因為農村學校教學設施陳舊,教學設備缺乏,因師生對外界的新生事物接觸少,對一些新的觀念、理論、知識的接收少,導致觀念陳舊、思想保守、知識老化,教學還固守著傳統、僵化的老模式與知識更新加快、傳播渠道多樣化的今天,教師已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的今天相比,嚴重地限制了教師教學與學生的學習,從而影響教學質量與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有些課程基本都是形同虛設,即使開設了這些課程,也只是走形式。也正因為這些原因使得有些家庭條件好與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就往縣城跑,導致農村成績與縣城的差距也越來越大,各種各樣的原因使很多人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在農村讀書導致農村學生數正逐年減少,許多家長把自己的孩子帶到外地就讀,或者千方百計送孩子到縣城就讀,試想想農村的教育還能走多遠!
再次,有些農民文化素質不高,把自己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全部推到老師身上,自己卻從不過問孩子的學習。社會的影響,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出去打工找到一點的錢,而自己辛辛苦苦的培養讀書長大也不一定找工作,何不如早點出去給家里找錢,給家里減輕負擔。其次是教師自己的勞動成果得不到社會的尊重,使很多教師對自己的工作沒有盡心盡力的做。再加上現在的學生不好管,教師承擔的責任很大,不能確定體罰和懲罰的界限,害怕懲罰過度一不小心成了體罰。使得有部分教師干脆不愿管也不管管的一個原因。農村教師的待遇和社會地位的持續低下使很多教師充滿怨言,對自身要求降低,這些極大的損害了教師積極性。對自己的工作沒有了積極性,效果與當今競爭激烈縣城相比就可想而知。
有些教師文化素質不高,認為管理學生是班主任的事,其他任課教師無關,出現了不愿意管或管不了學生,不愿意對學生付出愛,上完自己的課就走,在村小教學的部分教師沒有進行過正規的教育教學培訓,基礎較差,沒有把精力全花在教學上。農村小學師資嚴重缺乏,由于農村教師的工資、待遇比城市教師低,工作條件也比城市差。因此,有文憑、素質高的教師都奔向大城市,導致農村教師隊伍結構失調,教師年齡偏大的比重較大。老教師知識層次低,缺乏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和相應的教育理論知識,這使得他們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效率低,所傳授的知識也明顯跟不上學生的實際需要和現代的科技發展。部分家長文化水平低教育觀念的落后,尤其是偏遠山區的家長不關心學生的成績,,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對子女的過錯、學習成績不理想,不是打就是罵,沒有對學生進行正確教育,部分雙親都外出打工,而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或其他親屬撫養,這就造成了留守兒童,致使學生從很小就沒有得到正確的教育與指導,使他們不能認識自己的人生觀。一個沒有正確的工作觀與人生觀的人,就如同一個在空中斷線了的風箏,隨風飄逸,也就沒有了行使的目標方向。
當前我國鄉村與城市教育存在很大的差異,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關注。很多農村家長關心的不是學生的成績,而是學生能不能盡早替家里分擔經濟上的困難。父母長期在外面打工,孩子留給爺爺奶奶和或者親戚家看管,很少過問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由于沒有孩子沒有得到家長的管束,不知道包容,不懂得謙讓,道德水平極低,眾多學生厭學是因為基礎不好,而學生的基礎不好是因為從小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農村家長對學生學習不夠重視,留守學生太多,監護人管理不力,大多學生就不把學習當回事了,不愛向老師請教解答疑問是所有學生的通病,累積下來知識點多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也就越來越淡,成績也就越來越差,都是學生學習習慣差的主要原因。與性格雖然國家對中西部的教育事業做了不少投入,但是東西和城鄉的教育相差巨大,但是始終無法改這種現狀,因為城市與農村的生活條件存在很大的差異,使得學生在接觸現代的工具和使用的差異,致使孩子與整個社會格格不入。試想想當他們踏入這個競爭激烈社會怎么樣?
作為一名教師,孩子的引路人。教師必須有洞察孩子的心靈,捕捉他們的思想信息。進行正確的指導與教育,包容他們過錯的一顆高尚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