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紀斌
摘 要:加強黨員管理教育,是落實從嚴治黨的具體內容,也是各級黨組織的重要職責,必須緊跟時代特點,改進工作方法,嚴格組織生活,完善黨內監管,不斷提升黨員教育管理的質量效益,保持和發揚黨員隊伍的先進性。
關鍵字:黨員;教育管理;質量
十八大報告指出:“以增強黨性、提高素質為重點,加強和改進黨員隊伍教育管理,健全黨員立足崗位創先爭優的長效機制,推動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黨員是黨的是黨的肌體的細胞,黨員的素質如何,直接影響到黨組織的作用發揮、影響黨的威信和黨群關系。實踐證明,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強不強,戰斗堡壘作用發揮好不好,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看對黨員隊伍能否管得住、管得好,能否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新形勢下,如何加強黨員隊伍的教育管理,是各級黨組織必須認真研究和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當前基層黨員隊伍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軍隊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不斷加強,基層黨員隊伍數、質量不斷提升,廣大黨員在基層建設中發揮了很好的模范作用,成為基層建設的中堅力量。但受各種社會文化思潮的影響,當前,基層黨員隊伍教育管理中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
一是黨員教育重形式過場,輕實際效果。有的基層黨組織在組織黨員教育時,往往滿足于講過了、講完了,黨員聽過了、記全了,工作記錄本上有顯示,黨員學習本上有體現,對上面檢查有交代,但卻毫不關心學習效果。有的基層黨組織開展教育,動靜很大,層層動員,經常采取領導宣講、集中授課、組織討論交流、撰寫心得體會等方式進行,表面上看起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但由于不能緊貼黨員思想實際,既耗費了基層精力,又占用了黨員的學習教育時間,容易造成黨員的厭煩心理。
二是黨員發展重工作表現,輕思想轉變。有的基層黨組織發展黨員時,用工作標準代替黨員標準。誰工作成績突出、完成任務好,誰為本單位出力多、爭光多,就優先發展誰,而不去深入考察入黨動機、思想狀況,不注重思想覺悟、黨性修養。因而,把在各種文體競賽、讀書演講中獲獎的,在業務訓練中成績冒尖的,都列入了優先發展的行列,而沒有真正解決思想上入黨的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思想變化,特別是部分同志加入黨組織后,不能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影響了黨員隊伍在官兵心中的形象。
三是黨員管理重行政手段,輕組織約束。部分單位黨組織平時對黨員的管理過多依賴于行政管理,忽視黨內管理,對于一些問題,不注重運用組織手段進行解決。有的黨組織對黨員不敢嚴格要求,不敢開展批評,不敢觸及思想, 特別是對于少數后進黨員的處理和幫帶,缺少約束力和執行力,少數黨員干部身上存在的大錯不犯、小錯不斷,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黨員隊伍的建設質量。
二、影響基層黨員隊伍教育管理質量的原因分析
上述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黨員能力素質的提高和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制約著基層建設的創新發展。產生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歸結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黨性教育施之于“空”,缺乏吸引力和實效性。黨性教育,是加強黨員思想理論武裝,提高黨員思想覺悟的重要途徑。從黨員教育情況來看,雖然各級都強調重視思想建設,但在實際工作中,教育觀念思路不夠開闊,教育形式方法比較單一,教育內容設置比較陳舊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有的黨組織忽視思想理論建設,放松對黨員的思想理論武裝,黨員教育培訓走過場;有的教育方法簡單,不能充分利用信息網絡資源,還停留在讀報、學文件這個層面;有的教育內容單調枯燥,不敢涉及現實敏感問題,不能觸及黨員靈魂深處等等,致使黨性教育缺乏吸引力,不能及時為黨員解疑釋惑,不利于黨員先進性的發揮。
二是組織生活施之于“軟”,缺乏凝聚力和戰斗性。七項組織生活制度,是各級黨組織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的主陣地。高標準地落實七項組織生活制度,是各級黨組織和黨員解決自身問題、永葆先進性的有效途徑。
但從實際情況看,部分基層黨組組織生活落實不夠嚴格。
一是活動缺乏計劃性,經常被其他工作“擠占挪用”;
二是活動缺乏規范性,經常臨時動議,甚至以行政會議代替黨內活動;三是活動缺乏戰斗性,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不能直面問題,搞一團和氣。這些現象致使組織生活流于形式,不能發揮好教育管理職能,嚴重損害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三是黨內監管施之于“松”,缺乏約束力和操作性。加強黨內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是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的重要內容。
當前黨內監管還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如:有的黨員權利意識淡漠,認為黨員只要履行好應盡的義務,行不行使權力并不重要;有的黨組織紀律松弛,治黨不嚴,對違背黨性原則的錯誤言行不能進行積極有效的斗爭;有的黨組織缺少嚴格的考核獎勵措施,疏于管理,黨員干好干壞一個樣,黨內缺少奮發向上、創先爭優的機制和氛圍。黨內監管制度不完善,缺乏約束力和執行力,嚴重制約了黨內監管的實際效果。
三、提升基層黨員隊伍教育管理質量的對策
加強新時期基層黨員隊伍建設,必須緊緊抓住教育管理這一重要環節,不斷提高黨員能力素質,為基層建設科學發展貢獻更大力量。一要改進黨員教育工作,增強黨員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一是要規范黨員教育的內容。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不斷豐富黨員教育的內容,使黨員教育內容具有時代性;要改變過去黨員教育“一刀切”的做法,結合黨員實際和認知水平,搞好基礎教育和拓展教育,使黨員教育內容具有層次性;要堅持全面加強黨員的思想理論武裝,教育內容要完整準確、全面系統地體現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使黨員教育具有系統性。二是要創新教育的方法途徑。要充分利用現代網絡媒體,積極開展網上教學,在線答疑,提升教育的時代性;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組織黨員瞻仰革命遺址,參觀感受改革開放的成就,引導黨員在豐富的社會課堂中接受教育,增強教育的開放性;要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模式,大力開展探討式、交流式授課,增強教育的互動性。三是要提升教育者的能力素質。要嚴格黨務工作者的選拔培養,實行資格認定制度,防止用人的隨意性。同時,要加強培訓幫帶,采取送學深造、集中培訓、研討交流等方式,打牢教育者的政治理論基礎,完善教育者知識結構,增強其干好本職工作的能力素質。二要嚴格組織生活制度,增強黨內生活的原則性和戰斗性。一要堅持黨員標準。黨章規定的黨員標準是衡量一個黨員是否合格的根本尺度。做好新黨員發展工作,必須嚴格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嚴格把好“入口”,同時要按照黨章規定的標準,及時處置不合格黨員,及時疏通“出口”,始終保持黨員隊伍的生機活力。二要嚴肅黨的紀律。要敢于旗幟鮮明地反對和糾正不良傾向,嚴格執行黨的紀律。對黨員的違紀問題,不管什么人,都要認真追查,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做到紀律面前人人平等,以維護黨的紀律的嚴肅性。三要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要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本著對自己、對同志、對黨的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堅持團結—批評—團結的原則,開展積極健康的思想斗爭,在批評中增進團結,加深友誼。三要完善黨內監督機制,增強黨內監督的科學性和規范性。
一是要健全制度體系。要不斷完善黨內監督的法規制度,以規范黨內監督活動,使黨內監督有法可依;健全黨內情況反映制度,規范黨員對黨內事務意見建議的反映渠道及程序,保證下級意見能及時準確的向上反映。
二是要保障黨員監督權利。要充分尊重黨員的主體地位,建立科學規范的權力運行機制,擴大黨員對黨內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要不斷加強黨內民主建設,健全黨內重大決策征求意見制度,增強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
三是要強化黨員監督意識。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切實增強參與黨內監督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履行好黨內監督的權利與義務;要引導廣大黨員正確行使黨內監督權力,嚴格依據黨內監督法規、組織原則和規定程序實施監督,確保黨內監督健康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N].解放軍報,2012.11.
[2]盧先福,宋福范.十六大以來黨的建設理論創新[M].人民出版社,2007.10.
[3]路智孟.增強軍隊黨員教育管理和監督有效性思考[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02.
[4]李濤.新形勢下黨內監督之要[J].政工導刊,2009.
[5]管磊.提高軍隊黨員教育的有效性 [J].基層政治工作研究,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