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艷
摘 要:低年級是積累語言的最佳期,也是學習閱讀的基礎階段。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旨在幫助兒童學習正確的使用語言文字,培養學生逐步的感受、理解、欣賞、評價語言的能力。
關鍵詞:閱讀;語言;興趣
低年級是積累語言的最佳期,也是學習閱讀的基礎階段。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旨在幫助兒童學習正確的使用語言文字,培養學生逐步感受、理解、欣賞、評價語言的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而低年級閱讀教學則側重通過朗讀和借助圖畫閱讀,了解課文內容,理解重點詞句,學習積累詞語。那如何做好低年級的閱讀教學呢?下面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一點淺見:
一、激發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閱讀有興趣,就為學生持續閱讀和提高閱讀能力提供了條件,學生只有對閱讀產生了興趣,才能學好語文。因此,教師要激發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1)要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占優勢的特點,為他們提供貼近他們生活趣味的閱讀材料,如,童話、童謠、寓言、兒歌、故事等。(2)要選擇適合低年級學生學習的方式,引導他們通過配圖理解、表演、游戲、角色體驗等生動活潑的學習方式學習課文。把更多的時間讓學生投入到閱讀中。(3)拓展自由閱讀的空間,倡導學生自由閱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4)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如,“我最喜歡的名著中的人物”“書香伴我行”“詩歌朗誦”“小小故事會”“課外讀物推薦”等。
我還及時評價學生的讀書效果,這些活動培養了學生對詩歌等文學作品的閱讀興趣。我還鼓勵學生們制訂“精彩語句”本,將閱讀中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并進行“詞語接龍”這樣的有趣活動,不但可以檢查學生的詞語積累情況和讀書情況,也從另一個側面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享受閱讀的樂趣,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二、多渠道培養朗讀能力
1.利用感知和形象培養閱讀能力
低年級學生還處于依靠直觀形象進行思維的階段,在他們學習語言、理解語言、掌握語言的過程中,直觀的形象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理解文章中所描繪的事物時,更需要生動形象的支持。因此,抓住形象,豐富和充實主觀世界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關鍵,是理解整篇文章的前提和基礎。教學時應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或借助圖畫、實物、動作等幫助學生迅速地建立起形象感。低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些生活積累。在領會詞語含義時,我們應從實際生活出發,充分挖掘,利用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中的一些形象,為語言學習服務。如,《兩只鳥蛋》中的“我小心地捧著鳥蛋,連忙走到樹邊,輕輕地把鳥蛋送還”一句話是指小心地送還鳥蛋。我就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人們可能為小鳥做了哪些事,通過學生生活中已有的一些具體事例的形象,在頭腦中喚起語言文字描繪的形象,就能自然的悟出這句話的意義,也能感受到愛鳥之心。
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刪減比較和變換比較,方法簡單,又能幫助學生建立準確的形象、敏銳的語感,更好地體會出詞語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刪減比較是把句子中某個重點詞語拿掉,然后與原句進行比較。如,教學《日月潭》對比讀句子: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拿掉括號里的詞,句子也通順。到底有什么不同呢?通過比較,又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學生能體會到,這樣用詞就更加生動、形象、準確。展現在學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的文字,而是有聲有色、有形有態的畫面了。
2.利用課文的插圖,培養閱讀能力
低年級的課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動活潑的插圖,并且大部分包含著聲情并茂的故事情節。在教學中我就充分利用課文插圖,讓學生通過看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然后圖文對照讀課文。如,教學《我要的是葫蘆》一課時,讓學生通過觀察兩幅插圖,說說兩幅圖的變化。學生通過讀文、看圖,發現了兩方面的變化:(1)葫蘆葉子和小葫蘆的變化;(2)種葫蘆人的神態的變化。這樣安排教學,既培養了小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對讀懂課文,揣摩人物心理,理解字詞都是很有用的。
3.讀與思結合、讀與說結合,培養閱讀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把讀書與思考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如,在教學《藍色的樹葉》一課時,我就采用了以讀代講,以讀促思,讀中感悟的方式,讓學生自讀課文,讓學生自由爭論:你喜歡誰?為什么?然后用自己的話說說自己在平時的生活中遇到與課文中相似的事嗎。升華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這樣讀、說結合,也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讀”是對信息的輸入,而“說”是對信息的輸出,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把讀與思、讀與說結合起來。并加強訓練。在教學實踐中我非常重視學生讀與說的有機結合。
總之,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因勢利導,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引導學生積累較多的感性材料,在正確、敏銳、豐富的感受中,培養情趣感,并引導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才能達到發展學生閱讀能力,開拓思維、陶冶情趣的目的。在閱讀的神圣領地里,讓我們把精神食糧帶給我們的學生,讓他們都能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找到閱讀的金鑰匙。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旗克一河第一小學)
編輯 代躍先